巨大的履带装置被一个个的连接到城市上。把动力线路连接到已经从城市动力网上留出的接口上,这些设备就动有了动力。400个履带装置在城市下排了20行20列,城市是正方形的对称结构,动力装置也必须尽量对称,我们必须保证城市的整体稳定性。
动力核心连接完毕之后进行了一次半功率试机,顺便测试了一下新的推进设备。首先城市中央的巨型千斤顶把城市顶了起来,然后那4050个履带装置统一动作的收缩再伸出,实验了三次确认没有异常。第四次伸出履带装置然后收起中央的千斤顶,那些驱动装置依然正常地很。
因为没有城市之树。现在一切控制都是手动的。我们找了400个玩家爬到那些履带装置上启动动力设备,然后城市框架竟然真的开始在地面上跑了起来。以后艾辛格再也不是一座被动挨打的城市了,它就要变成我们地前进要塞了。
接下来需要测试的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城市的空中移动设备。重力反抗装置虽然可以把艾辛格拖起来。可是由于这个设备该死的特性,城市完全无法移动,这已经成了我们行会和阿修富德的铁十字军心中永远的痛。阿修福德当初就是希望能造出移动要塞才研究这玩意的,可是后来发现这东西能飞不能动,确实是够郁闷的。
我站在城市框架的前面使用行会频道同时向400部履带装置里地玩家发部命令,现在这个时候可不能出错。这么大的城市,重量是难以想象地。我们要驱动这么大的东西,使用的动力可不是一半二般的,一旦操作失误,就会把推进装置弄散架。
在我的命令下40030个履带装置的倒丫字型支撑架上都伸出了一些像机械臂,这些机械臂地尖端有一促像扫把头子一样的金属丝,这个实际上就是我们仿照电刷设计的能量刷。那些履带的夹层里都是有重力反抗装置的,而且位于履带夹板两端的重力反抗装置都有触须一样的能源头伸在外面,这个就是我们的设计。
动力核心突然开始加大输出功率,动力网上的能量通过能量刷传到了重力反抗装置伸出地能源探头上,然后再进入装置内部。获得能量的重力反抗装置突然启动。通过调节能源刷上的能源强度可以轻易地控制重力反抗装置的浮力大小。随着大家一起调大输出,那些位于轮子下方的履带板内的重力反抗装置逐渐提高了浮力。整城市框架在这巨大的拖力下缓慢的离开了地面,并持续上升着。
当下面的履带板离开地面5米时我下令保持悬停,那些玩家立刻把动力调整到刚好保证城市框架稳定的悬浮不上升也不下降。我再次下令启动履带装置的推力设备,随着玩家们整齐的操作,动力设备开始运转起来。发动机的动力被传寻到轮子上,然后履带开始转动,城市框架竟然真的开始移动了起来,要知道此时艾辛格的框架是漂浮在天上的。它现在是真正的在飞行啊!
其实这套空中移动设备并没有解决重力反抗装置启动后无法水平移动的毛病。它只是巧妙的回避了这个问题。反重力装置只有在启动时才无法水平移动,只要不启动它就可以随便移动,而履带恰恰完成了这个目标。
履带在运转的时候,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实际上是没有水平移动的,这个属性恰好符合反重力装置的特性。在地面上时履带前进的作用力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而在空中,这个反作用力由重力反抗装置提供。
那排巨大的能量刷覆盖的区域仅仅是位于轮子下方的重力反抗装置,也就是说当履带转动起来时只有进入轮子下面的那一两块履带板里的重力反抗装置才有能源,而一旦它们离开了这个位置就碰不到能量刷,当然也就停机了。这个设计的优点是纯机械化,不需要专门制作控制系统来决定该启动哪个设备不该启动哪个设备,现在一切都是自动化的。不管履带是停是走,也不管它的转速如何,能量刷只会提供承担重量的那几台重力反抗装置的动力,其他的根本就不会启动。
实验结束,事实证明设计完全合理,城市可以正常移动。将来将拥有空中移动地能力,但是想要转向就必须先停下来。然后关闭履带装置上的所有动力替换到钢轨转向装置上去,转向结束再换回来继续移动。麻烦是麻烦了点,好歹能移动能转向了。
最复杂的装置都安装结束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纯粹地力气活了。城市框架上己经把管道层和机械层维修层都留了出来。剩下的工作就是铺设地面和构造建筑了。
整体施工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是模块化设计导致城市里多了很多可动部件,这些东西的能量导线和传动设备搞的城市框架里向蜘蛛洞穴一样,到处都是线。趁他们在忙施工,我拿出了一枚城市之树的种子。这个带回来的那种变种城市之树的种子,这种城市之树比原来的要聪明一些,而且还多一个魔偶地指挥能力,正好这次被毁城市之树也遇害了,新城市正好换新的城市之树。我把种子放在了主动力核心上,然后这个植物就迅速地渗透进入了各种建筑内部。新城市之树的特点就是完全看不见它的根系。所有的植株部分都和城市的建筑以及设备融合到了一起,根本不会被发现。而且无法分离。
城市的主体看起来像玛雅金字塔,由三个依次缩小的梯台堆叠形成。
最下面一层梯台地底部是个边长32公里的正方形,外部垂直高度大约是900,米。这个部分是整个城市最大的一个区,我们把它命名为基础层。基础层里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层,它实际上分成了4层。
这四层中最下面一层是机械动力层,那些千斤顶、履带推进器、轨道转向机都在这一层里。而且这一层的活动装甲下面安装有大量的伸缩式武器。能飞了。将来可以是要进攻别的城市的,既然我们能飞就要充分利用这个优点。把武器都装在城市下面就可以飘在人家头顶上往下打。其实这些所谓的武器平台根本没有多少是正规武器平台,大部分都是炸弹投掷器,反正我们在人家头顶上,把炸弹直接往下扔就是了,要不要炮意义不大。
基础层的第二层是结构层,这里有备用重力反抗装置以及备用能源系统,主动力核心也在这里,而且城市地生产设备大多都在这里。
基础层的第三层是主要生活层。城市里的npc以及一些商店之类地都聚集在这里。最上面一层第四层和第三层的功能是完全一样的,城市的跨国传送阵也将被安装在这一层的中心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基础层最上面的第四层也是有顶的。它不是敞开的。这一层的外墙厚度是2000米,不过内部并不是实心的。我们在这墙里留了大量的炮火窗口,每个窗口都用防水隔门挡了起来,而且有移动装甲保护。需要射击时打开窗口把炮管伸出去就可以了,不用时就封闭起来。窗口里面是战斗室,后面有通道相连,再向城市内部延伸一点就是弹药库,这样设计安全可靠还能保证战斗力。
底部的基础层上面就是中间层,这个部分是完全独立的,它和下面的基础层实际上是可以分离的。行会里的技术人员又做了不少履带推进装置以及新的轨道转向机,这些设备都将安装在中间层。中间层的外形也是个梯台,不过它要比基础层小一些,其底部边长只有50公里,外部垂直高度大约700米。
中间层内部一共分三层,最下面的第一层和基础层布局差不多,也有一个机械区。这里有100个履带推进装置和由三个钢轨组成的钢轨转向机。但是和基础层不同的是这一层的机械区都集中在中间位置,外围区域都是空的,而且外墙上有大量的闸门,闸门后面的空间就是港口。这些闸门都使用从亚特兰缔斯定做的特大号防水隔门保护了起来,如果城市下水这里就是战舰的出入口。港口里有特殊的设备可以让城市升空后把水保留在港口里,这样战舰依然可以在港口里停泊,不过想要让战舰出入就必须等城市下水。
因为基础层的最上层是有顶棚地。也就是说中间层的外面有很大一片空场子。我们的人把这里制造了多功能青台,地面上有大量的升降平台,战斗时这些地方地装甲可以打开把内部的武器升起来。当武器平台回收之后关闭装甲,这里就成了青整的平台。其实保留这个青台是考虑到以后可能需要建造空中战舰。所以先把航空港留了出来。这么大区域完全就是个机场,不管多少空中战舰都可以停进去,而且后面的港口只要把水放掉就可以当机库用,设备完善条件一流。
中间层的第二层是我们的npc军团的营地,我们的图腾兽和守护兽都住在这里。中间层的第三层是行会玩家生活区,这里有职业中心以及复活殿等一些主要事物所,行会玩家的休息室也在这里,而且这边也有少量商业区。
中间层因为在基础层上面,所以相对比较安全些,墙壁厚度仅仅为800米。不过依然设置了大量火力窗口。我们地设计思路是艾辛格不因该有火力盲区。实际上中间层的底部也是有火力平台地,不过中间层平时和基础层都是对接在一起的。所以这些东西都收在内部。如果有需要的话中间层脱离基础层就可以展开。这些武器防卫自己的下方区域。
在中间层的上面是指挥层,它的结构比较特殊。这一层并不是正方形的底面,它地底部是个边长13公里的正八边形,但是顶部却是个边长2500米的正方形。指挥层外部垂直高度650米,内部共分三层。
指挥层的最下面一层当然还是机械层,要保证城市脱离之后指挥层可以独立行动,那些动力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指挥层只有36个履带推进设备。而且转向机只有一个轨道,不过因为这一层比较小,这些就足够了。
和中间层的底层一样,指挥层的底层外圈也有港口,不过这里的港口只有四个出口,并不象中间层那么多,而且这里的港口都很小。我们计划这个仅仅是备用港口,平时一般用不到它。
指挥层地第二层是行会指工作层,城市议会厅和图书馆以及大型水晶通讯室、各种研究机构。等等等等基本都挤在这里。再上面就是第三层,这里是神殿层,不过实际上办事的神殿不在这里。艾辛格每一层都有神殿办事处。指挥层最上面的这个神殿层实际上只是神殿地研究所居住地,另外,因为要宣扬道教,所以这里还划出了一部分给道观用。
指挥层的最上面上层也是有顶的,这个平台上面就没有完整的层次了。因为暂时不知道能在这里放些什么,所以暂时就空了出去。
从第一天过来到现在差不多一个星期了,终于基本完工了。所有的结构都已经安装完成,内部建筑物目前还在建造,不过那就相当于装潢比盖城市要简单多了。因为好多武器和设备都没有有到位,暂时感觉城市还比较空。还有一个比较郁闷的问题是城市里现在没有自由npc。当初我们把城市里的人员和物资都转移走了,那些负责城市运转的npc也被我们一起撤走了,可是自由npc无法撤离,城市被摧毁那些人都变冤魂了,我对此也无能为力。
现在才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