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龙之海上帝国 > 第477章 经历军营(下)

第477章 经历军营(下)(1 / 2)

 “……其军谓之一营者,一营官所统也。凡入场自禀放炮以后,士卒只听从号令行事。从举变令炮一声起,就掌海螺号一通。各起身,千百士卒行止划一。本营看中军旗立起是何色,便是何营听候。向何方点,亦向本方点,依营旗所向,三部取齐。每路一旗三队头平行,三部为三路平行,中军在中,行至教场,中道听海螺号一声,全体立正。吹转身喇叭,转身向上。营官队官传号令,吹海螺号,各于脚下坐定休息。旗手举旗,仿若有贼至,举海螺号及锣声一响,士卒立起,行止千百人如同一人。迎敌各持枪一字摆列,中部居中,左部居左,右部居右。每部一队在前,二队在后,为二叠,旗鼓居中,金鸣鼓止。又海螺号吹单摆开,每一队为一行,每队相去各连人脚,中分各一丈。金鸣,海螺号止。军官各传令,坐息。”

这是袁崇焕在发往京师兵部报告中所记载的中华军步军操练情形。在这篇“情报汇报”的最后,他写到:“观此寇军中行事,大有戚少保之遗风,所据多出自《练兵实纪》也……”

张叶在锦衣卫内部的秘密报告中则称:“海寇军军纪森严、步伍行止多合兵法……”

一营最初进行的是队列变换操练,使得徐光启、盛以泓等文官大开眼界,而在武将世家出身的张叶及自以为“知兵”的袁崇焕看来,这一营中华军确实堪称精锐强兵,但是假以时日、在严肃军纪、严格选拔士卒的前提下,明军中也会有些部队能操练到此程度。而且,他们认为这支部队一定是特别选拔出来展示队形变换操练的,中华军的部队不可能所有部队都是这个样子的。

随后中华军第四师的这个营演练了步军对抗,用燧发火枪发射“纸弹”进行实弹演习。

徐光启等文官被这种冷酷的排队枪毙战法惊呆了。两队中华军相向而行,立正对射,同时一步步逼近对方。前排战士“阵亡”,后排士兵立刻补上前排射击位,继续立正射击。双方对射,全无躲避、视死如归,不死不休。在大明钦差大臣的思想中,世上是不可能存在这种战斗方法的。

实际上,这种排队枪毙战术,在国内战场上中华军很少使用,因为,他们遇不到相应的对手:没有一支明军部队能够和他们展开火枪对射的,这不仅仅是武器技术的差距,还有部队编制、战术训练等多方面因素,最主要的是明军由于技术落后,根本缺乏适用于火器战的战术思维方式。

“人人遵守号令,重如性命,死便就死,不敢违令……此为一等强军。但,此种战法,蠢笨死板,这世上能有多少人能真的视死如归?上得战阵,士卒真的能如此作战吗?”盛以泓边说边摇头。

袁崇焕在兵部供职,到时听说过一些中华军的传说:“也未必,传闻这海寇在吕宋岛上与那干系腊人作战,就是如此战法。”

大明钦差们还没来得及从惊疑中换过劲来,大操场上的战斗已经结束,双方基本同归于尽。在士兵们重新整队的时候,郭怀一在解说这场演习:“此战模拟两支技术战术形同的部队之间,单纯用火枪对射来决胜负。实际的战场上,应该不会有这样的场景出现。”

经历过战阵厮杀的张叶和周翔对中华军的燧发火枪十分感兴趣,迫不及待地向郭怀一提出要看一下这种火枪。

郭怀一斜眼看看站在一边的罗全修,又看看曾岳,见两人都不在乎地点点头,立刻叫来一名士兵,让他把手中的燧发火枪交给锦衣卫千户张叶。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