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尉府偏院,南越发展规划人才中心。
“各位先生,子婴有事求见。”面对这群诸子百家后人,子婴一如既往,举止有礼。
“我等拜见秦王。”
“诸位,我将在桂林郡设置公学,但公学教书先生尚缺,不知在座的先生有意否?”子婴说明来意。
“敢问秦王,何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为何从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秦王可知,从何人为师?年长乎?年少乎?贵乎?贱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必贤于弟子乎?”
“非也,圣人亦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子婴根据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师说》对答如流,强行装逼爽歪歪。
“秦王大才,吾等不如。”
“不敢,各位先生之才远胜子婴百倍。”害怕装逼过头露出马脚,子婴赶紧谦虚了起来,“我想借助桂林公学这个平台,来振兴南越地区,改革文坛,未知各位可有报国之志?”
诸子百家后人没有立刻回答,安静片刻后。
“不知秦王对教书先生有何要求?”
“最重要的一点,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道德学识水准。”
“为何先是道德?”
“我设置了一个教学计划,公学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段时间考查一次学生。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
“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做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屈的意志,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
“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让周围的人信服,令远方的人归顺。而作为教育出这样的人的教书先生,当然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学识水准。”
“请问秦王,这可是以知类通达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来培养学生?”
“正是,第二,教书先生还应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较高?具体需要怎样?有多高?”
“这个很难说,大概有三四层楼那么高。”子婴对众人开了一个来自后世的玩笑。
发现对于这个时代是个冷笑话之后,子婴改口:“不好意思各位,具体要求有以下几个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性原则,相观而善原则。”
“此外,要有渊博的知识,随时根据学生的提问给以圆满的回答;诱导而不强牵,劝勉而不强制;知道自己的不足后应不倦的钻研。”
“秦王,这些是对于教书先生本身的硬性要求,对于教学过程中有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