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回高阳老家的事,古雅雯跟吴兰商量之后,决定在锦阳待几天,所以,吴若涵和吴晓月都留在京城。
这个年代,清明节还不是法定节假日,吴晓月周末要回家, 周日又要返校。
古雅雯很快就订好三个人的机票,还有满了16个月大的天天。
4月3日午后,高阳三人带着孩子,飞抵锦阳,江兵开着吴鹏安排的那辆帕杰罗,到机场来接。
4月份,农历也进入了三月仲春时节,正是所谓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美好季节。
锦阳的春色, 跟京城大不相同,春意更为盎然。
进城后,接到了高阳父母,还有高月和江雪,再开上江兵的捷达车,两辆车马上赶往30公里外的仁水乡。
到了仁水乡,江兵带上江雪,先去为江家祖先扫墓。
高月怀上二胎快两个月了,有忌讳,就坐着帕杰罗回石门村老家。
吴兰还没去过高阳老家,也想去看看。
高阳开车先回老家,然后高应学和李秀珍拎上祭祀物品,高阳背上天天,古雅雯跟着,一行人穿过老家屋后的松林,由高应学领着去扫墓。
高家祖上的墓, 分了三四个地方。
石门村高家这一脉,到了高应学和高阳这两代人,都是独子。
一路上,高应学都在念叨着。
说高家祖上,在湖广填川的年代,从湘西一路披荆斩棘,迁徙至石门村一带。
高氏一族,曾经在石门村一带也是大族,人丁兴旺,据说一度有好几百族人。
来到未曾见过面的爷爷奶奶坟前,高阳发现,坟墓被修葺一新,还立上了崭新的墓碑。
便问道:“爸,你安排的?”
高应学揉揉眼睛:“是啊,以前穷嘛,现在日子好过了,这该让祖老先人过过好日子了。”
李秀珍道:“你爸过了春节,就在找人做这件事了,你三个姑妈家里,都来出过力气。”
告祭祖先时,高应学嘴里念念有辞,高阳注意到,老爸在悄悄落泪。
高应学应该在感叹,儿子现在有大出息了,高家也终于兴旺起来了。
天天奶声奶气道:“爷爷,你在说什么?”
高应学笑道:“天天,爷爷在告诉你爸爸的爷爷和奶奶,让他们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
天天听不懂,高阳便教他如何作揖,磕头。
祭祀完附近三座墓后,一行又赶去另一片松林,那附近的山林,名叫高家山,高家的祖屋,曾经位于山坡下的那个院落。
那里,高氏一族的第一座坟墓,是一座大坟,都有三百年了,上面记载着高氏一族从湘西迁居至此的历史。
高家山上,漫山坟茔,有不少于百座,长眠着高氏一族的祖先。
高阳一行接近高家山时,高阳远远注意到,祖坟前有几道人影。
还未等开口,高应学也瞧见了:“高阳,好像是你大伯一家。”
高阳马上想起来,这个大伯,名叫高应华,跟老爸高应学是同一个爷爷,算是比较亲了。
只是高应华这一脉,年轻时便迁出高家山祖地,去仁水乡邻镇的一个村子定居,其实距离仁水乡也不远,10里路左右。
走过去,很快就看清楚了,三个大人,带着两个小孩,一男一女。
高应学远远就叫了一声:“大哥!”
高应华也注意到了,笑着过来:“是应学和秀珍啊,这是高阳吧?”
高阳马上笑道:“大伯,我是高阳,这是我爱人古雅雯,这是我儿子高天赐,小名叫天天。”
古雅雯马上叫了大伯,又教天天叫了大爷爷。
这时候,一个年轻人拉着一个两岁多的小女孩过来了。
高阳忙招呼:“四哥!”
这是高应华家里的小儿子高宇,曾经跟高阳同在安河县中念高中,比高阳大一岁,后面考上了蜀都交大。
高宇以前上中学时,本和高阳认识,现在见面也挺热情的,教女儿高燕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