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的录制进行的很顺利,现在的郝平安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情,只剩下《芬奇》的上映,斗彩青花展的展品筹备。
至于其他的事情,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本燃漫画工作室那边,《头文字d》已经完结,就连动画版也进入了收尾阶段,不出意料的是,那首横扫混剪圈的神曲《逮虾户》,依然在这平行世界保持了这一势头。
大风音乐这边暂时没有需要郝平安亲自出手的作品,倒是方茹因为献唱了《剑仙奇侠传2》电视剧的主题曲,再次走进大众视线,刷了一波存在感。
星驰影业除了《芬奇》上映,再就是《倚天屠龙记》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短时间内也没有继续投拍计划。
而随着《芬奇》上映的日期越发临近,电影的宣传也变得频繁起来,越来越多的信息也披露在大众面前。
比如《芬奇》走感动人心路线。
比如《芬奇》有点公路片的味道。
比如《芬奇》的剧情非常温情治愈。
比如……
当然,剧透是不可能剧透的。
大规模剧透无异于在赶走观众。
就像宣传方总不能直接告诉观众说,这部电影讲述一个人、一条狗和一个机器人奔赴金门大桥的故事。
宣传一般也只能放放剧照和海报,以及一些精心裁剪出来的短视频,用“年度最感人电影”、“人性的救赎”之类的噱头来吸引观众。
而既定宣传就会勾勒出大众对《芬奇》的印象:
这是一部走温情路线的公路片,甚至你要说他带点文艺片的色彩,也似乎沾边。
一波波宣传下来,感兴趣者有之,无感的观众也有不少,反正借宣传广而告之的目的基本达到了。
想要人尽皆知,需要更大的宣传力度,那对于《芬奇》来说未免代价过高,所以公司对宣传资金把控还是比较理智的。
而星驰影业对于这部电影的宣传,在文案方面同样也是花了心思的:
“如果说《疯狂的石头》让我们见识了安可天马行空的黑色幽默,那么《芬奇》又将带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安可?六月十八号,我们不见不散!”
这样写文案的目的和逻辑,其实也简单:
用前《疯狂的石头》的成功唤醒观众的记忆,从而让大家对安可执笔编剧的第二部电影产生兴趣。
显然。
这条广告文案的目的,达成了。
随着星驰影业的网书账号发布这样一段话,很多网友们都开始讨论《芬奇》会有些什么样的惊喜。
“应该是极致温暖的吧?”
“说的我很好奇啊。”
“《疯狂的石头》的确让我很惊喜,期待这部《芬奇》。”
“在我心里,也很少有电影可以比肩《疯狂的石头》。”
“……”
与此同时。
郝平安也拿到了《芬奇》具体的排片计划表。
之前举办的看片会,邀请了三十多家院线的代表前来观影,其中近百分之九十的院线都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兴趣,安排了一定的排片量,只是各大院线给出的排片率各自不一。
具体排片率不用赘述,总的来说,各大院线安排的初期排片率还不错。
尤其是对于《芬奇》这种剧情片来说。
别以为院线代表喜欢《芬奇》这部电影,就一定会乖乖的安排高排片率。
电影市场可从来不会那么简单。
喜欢归喜欢,生意归生意,一码归一码。
看完电影,院线代表终究是要回归理智,用商业眼光去考量电
影的。
如果拿地球上的电影举例:
无论在国内的豆瓣还是欧美各大主流电影评价榜单,《肖申克的救赎》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哪怕国内和国外的观影水平不同,但在这部电影的看法上,却是完全一致!
大家都喜欢《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电影的口碑在地球也确实算是最顶级水准了。
但另一个惊人的事实却是,《肖申克的救赎》上映后不但票房惨败,而且后来的奖项方面,也几乎是颗粒无收,虽然奖项方面也跟这部电影当时的对手同样非常强大有关……
其实这部电影的票房惨败不是孤例。
这就是很多带有文艺属性的剧情片现状。
观众去电影院就是更倾向于那些商业大片!
这样的道理院线代表们不会不明白
所以在结束《芬奇》看片会之后,那些院线代表愿意签约给排片
其实是很难得的事情。
估计都是打着靠这部电影的口碑来换取观众票房的主意。
如果口碑无法换来票房,《芬奇》的评价再高,排片也只会慢慢降低直到下档。
当然。
相对来说,安可的一些铁杆粉丝才是最无私的。
在电影开启了宣传模式后,安可的网书账号评论区充满摇旗呐喊的声音:
“期待安可大神的新电影!六月十八号电影院见!”
“看剧照感觉画面真的好治愈啊,刚好最近心情不好,希望看完这部电影可以感受到温暖。”
“还用说必须是极致的治愈和温暖!”
“不知为何,我总感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安可老师的电影会不会和他的那些音乐作品一样讨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