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考入高中(1 / 2)

 第一章 考入高中

太阳升起来了,从东方,大地又恢复了力量。

这是一九七九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在京东八县之一的宝坻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六点刚过,“当、当”的生产队集合的钟声便急促地敲响,叫醒了劳累的人们,整个村庄开始喧嚣起来。

听到钟声,社员们急急忙忙爬起来,甚至来不及穿好衣服,睡眼惺忪地就往生产队赶。再苦再累也要爬起来,也要出工,最起码老队长比大家起得早比大家都累吧。

老生产队长一直站在钟下,在晨光的映衬下真好像是一尊屹立的雕像,只是腰板已经不是那么笔直了,而且显得单薄。他不停地向远处张望,迎接着走过来的社员们。他心里早就把今天需要干的农活收拢起来,男劳力有男劳力的活,女劳力有女劳力的活。现在是抢收抢种的季节,农活太多,怎么也要赶在寒露到来之前把冬小麦种下去,老队长心里急啊!

这个季节,社员们早晨是来不及在家里吃早饭的,都要先下地干活。季节不等人,时间不等人,老生产队长催促着已经领到活计的社员赶紧准备农具,赶紧下地干活。称他为老队长,当然是因为他干队长的时间长,不知不觉中都干了二十多年了。老生产队长这么多年总是没早没晚地为生产队操劳,不但要时刻把该干的各种活计挂在心里,在干活的时候还要当把头,冲在前面,领着大家一起干。生产队长在农村可真是最有本事的人呢!不然没有人会听他的跟着他干。不管怎么操劳,生产队长每天也是挣一个劳动力的工分,和普通社员的待遇是一样的,他这么干活全凭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老队长快六十岁了,头发虽然浓密但已经花白,他知道自己到了该退下来的年龄,他已经没有体力再冲在前面领着壮劳力们拼命了,地里的活没有体力不中。可是一直也没有合适的后生追上来,没有合适的后生追上来他也就没有办法退下去。按理说也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有,但是不中,不能用,因为出身背景有问题。为这事村革委会研究过多少次,这几天终于有了结果,叫有成分论又不唯成分论,只要表现好、社员们认可就行,重在表现。哈哈,要说表现,这小伙子真是没得挑,人人竖大拇指啊!以后当起生产队长来保准要比自己强,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还有人缘,方圆十里八里就没有这么高大全的后生啦!为什么把有文化放在首位?老队长认为这就是比自己强的地方,要不是自己没文化,那还说不定自己要为这个社会做多大贡献呢,没有文化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影响了自己的革命事业嘛!

过了七点,太阳终于爬上了眼眶,放射出无限的光芒,金灿灿的洒满大地,整个天地间都在熠熠生辉。社员们都下了地,整个村庄开始安静下来。这时,大队部的广播喇叭传出了欢快激昂的《文化革命就是好》的音乐,随后,一个浑厚男人的声音传了出来,这是村革委会主任的声音:

“广大社员同志们注意啦!广大社员同志们注意啦!秋收季节到了,我们一定要发扬与天斗与地斗与牛鬼蛇神斗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争分夺秒,与大自然抢夺胜利果实。党中央华主席在等待着我们胜利的喜讯,我们一定要在寒露到来之前保证全部种完冬小麦,坚决不种寒露麦。”

鼓舞士气的声音几乎是呼喊着不断传出,传向整个村庄,传向田间地头,传到每个人的心里。这种声音天天有,天天听,都习惯了,一天听不到还真有点寂寞。这是村主任最重要的本质工作,在这大忙季节里,早晨起来呼喊几声,让全村的社员们都能感受到力量,都能感受到村主任正在和他们战斗在一起。

村庄上空升起了袅袅炊烟,妇女们开始在各自的家中忙碌,准备早饭,然后送到田间地头,给正在生产的家属们送到嘴头。劳力们在前方打仗,妇女们在家中支援。都做的什么饭?差不多千篇一律的烙饼炒鸡蛋。这都成了抢秋季节里雷打不动的品牌饭了,不但要给劳力们准备,孩子们也眼巴巴地盼着呢!每年的秋收季节能吃上烙饼炒鸡蛋已经成为孩子们一年的盼头,就像盼望过年一样。

这真是一个值得让人纪念和留恋的美丽金秋!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十亿人民都侵沉在无比的喜悦和舒畅之中。在英明领袖华主席领导下,全国范围的、波澜壮阔的揭批“林”和“帮”的政治大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把这股猖撅十年、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反动势力基本摧毁,使成千上万颗人头免于落地,使鲜艳的五星红旗得以在祖国的天空继续迎风招展;抓纲治国大见成效,国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恢复和发展;教育、科学、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生动活泼,欣欣向荣;我国的外交政策取得重大进展。英明领袖华主席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宣布:从今年起,把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变。

广播、电台、报纸等所有媒体连篇累牍地宣扬这一伟大的转变,宣传党的英明,宣传伟大领袖革命路线的正确,宣传社会主义前程的灿烂广阔。

但是,在现阶段,中国还有反动分子和敌特分子,还有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秩序的犯罪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还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新剥削分子,还有“几人帮”的某些残余,还有没有改造好的地主富农分子和其他旧剥削阶级的某些残余,也还会继续坚持反动立场,进行反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活动。并且,国内的阶级斗争又同国际的阶级斗争密切地联系着。所以,各种阶级敌人还将长期存在,我们决不能麻痹大意、放松警惕,我们要在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继续正确的进行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的阶级斗争,保证“使资产阶级即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

所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我们要认识这种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所以,阶级斗争是不可调和的,残酷的,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将永远继续下去。

伟大领袖是一个历史的伟人,他虽然不能把中国带向现代科学与文明,因为他生长和成长于封闭和封建的社会之中,但是王i大领袖的思想和精神将在人类历史很长的阶段里鼓舞着这个民族,让这个民族充满遐想、充满朝气、充满自豪,成为有梦想和作为的民族。

伟大领袖是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他是全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没有伟大领袖,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坚决沿着伟大领袖指引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走下去,永生永世不动摇,谁敢反对伟大领袖我们就坚决和他斗到底,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再蹋上十万只脚。伟大领袖要保证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自己关于建设和治理国家的路线世世代代传下去。他于临终之前选择了自己中意的接班人华国锋,遗诏是:你办事,我放心。

这是伟大领袖的最高指示,这是华国锋成为亿万人民领袖的唯一资本。只要伟大领袖放心,华主席就是全中国人民的领袖。应该明确地说明:中国封建社会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帝王应该是我们的伟大领袖,伟大领袖是一代开国帝王,而且是最伟大的最成功的最受人民爱戴的帝王,难道不是么?你懂的。

今天的太阳落下了,明天的太阳照样升起。伟大领袖犯了一个错误,这个“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伟人,离开世界之后留下了一个被他打倒但没有打死的“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的能成为伟人的人---小平。

华国锋成为伟大领袖指定的十亿人民的领袖,伟大领袖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华主席就是伟大领袖。伟大领袖是神,华主席也是神。举国人民无限忠于华主席。

在举国上下万众瞩目之中,不经意间小平悄然露面,全国人民开始慢慢地想起他、适应他、接受他、认可他、跟着他。

华主席是表面上的领袖,小平是背后的领袖;华主席是形式上的领袖,小平是实质上的领袖。华主席坚决沿着伟大领袖的革命路线走下去,一点不动摇。小平要拨乱反正,要革新,要在新的形式下有新的革命内容。中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实际上,只小平才能领导全中国人民继续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继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并使我们伟大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全会提出,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指导下,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形成的以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承担起艰巨的使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小平的胜利,他实现了中国伟大的历史转折:1、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定了根本的指导思想。2、会议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3、会议提出了要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是中国共产党确立全面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的开端。4、会议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党的领导、马列主义、伟大领袖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5、鉴于“文化革命”的教训,会议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6、会议给已经查清的冤假错案进行了平反,并提出要继续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进行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7、会议提出科学对待伟大领袖和伟大领袖思想的问题,强调要继承和发展伟大领袖思想。8、会议研究了国际战略,确定了外交方针。9、会议确定了祖国统一的新方针。10、恢复和确定了正确的组织路线。以这次会议为标志,实际上形成了以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为贯彻执行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奠定了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新篇章,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这就是一九七九年,这就是中国的一九七九年。

就在这一年的秋天,一个获得新生的孩子,凭他优异的考试成绩,幸运地考入了县城的重点高中。他欣喜,他兴奋,他激动。之所以说他获得了新生,是因为他赶上了好年代,如果时间向前推迟一年,他无论如何也要被排斥在高中的大门之外。因为在这之前实行的是保送制上学,凭的是政治上根红苗正,他没有这个条件,他出生在一个被打倒的、被专政的家庭里。但现在不同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拨乱反正开始。

美好的生活向全中国走来,他从心底里为自己欢呼。

拨乱反正,百废待兴。

这个获得新生的年轻人就是----张向阳。

张向阳出生在一个被专政的知识分子家庭里,生活里本来拥有的,他失去了,生活中本来不该发生的,他却面临了。在那狂乱的岁月里,他的父母,一对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被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进行教育改造。他的父亲,一个到国外留过学的知识分子,就因为家里保存了几张和外国专家的合影,在文化革命期间,被认定为里通外国的特务嫌疑分子,被打的死去活来,虽然留下了一条还能苟筵残喘的生命,但活着已经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他们全家,作为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下放户,从城里疏散到了华北平原上的农村老家。正要考大学的哥哥带着他破碎的人生梦想,成了名精神病患者,而他的二哥、姐姐初中毕业后就去接受劳动改造。排行最小的张向阳眼看就要步哥哥、姐姐的后尘,就在他这人生的关键时刻,历史进入了一九七六年,伟大领袖逝世,华主席接班。到了一九七八年,小平出现。国家的方针路线有了一些修正。张向阳第一次懂得了国家的形式、国家的方针路线也是能够变化的,他成了时代变化的幸运儿。

到了一九七九年,张向阳考入高中,这一年他十六岁。

太阳已经挂的老高老高的,阳光普照,落在身上暖融融的。空气清新,凉风爽爽,让人扬眉吐气,心旷神怡,趾高气扬,无比舒畅,真是舒服啊!

迎着明媚的阳光,三个纯阳的半大男子冲出村庄,欢快地跑在通往县城的乡间大道上。说是大道,只不过是比较宽阔的土路,走的人多,过的车多,所以叫大道。叫喊声和欢笑声伴随着他们青春的步伐划破天空飞向远方。

他们是同一个村里的初中同学,也是一同长大的玩伴,他们一起考入了县城的重点高中。在他们那里,这三个学生刻苦学习是远近出名的,一下子都考上了重点高中,这成为村里家喻户晓的大事,他们成为整个村庄的骄傲,他们成为村里孩子们的榜样,他们为村里所有孩子们树立了信心,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这个偏僻落后的小村庄,追求文化是世世代代庄稼人梦寐以求的人生座右铭。

今天是开学报到的第一天,他们无比兴奋,他们尽情地、欢快地向前跑着,跑向他们人生新的目标,新的学校。

大道上,两条车辙或深或浅地轧进了路面,平行着蜿蜒向前延伸。有人说那是乡村土道上特有的“皱纹”,其实,它倒更象是两条“路轨”,即使那些赶车的把式们偷懒睡觉,马车也可以在这些早已轧好的“路轨”引导下照走无误。这都是统一度、量、衡的好处,要不然,这千百年一个面孔的土路,恐怕早已被轧得千疮百孔了。追溯起来这一功劳要记给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身上,他给后人们留下了永恒的贡献---统一度、量、衡。唯有遗憾的倒应该是我们现在的自己,在世界上已经有了飞机、火箭、卫星、宇宙飞船的今天,我们辽阔的农村大地上,到处都是千篇一律的和两千年前一样的土路。马车在这样的土路上悠哉悠哉地一步一步地向前慢慢行走,车上载满了社员们用双手收割下的秋的果实,车后仍然是多少年多少代留下的那两道车辙。

秋高气爽,手工耕种,自给自足,自然淳朴。

突然,一个“电驴子”从后面跑过了,“突突突”地带着一股青烟地奔到三个年轻人的前面,飞也似地跑了,这在农村太少见了。张向阳特别喜欢“电驴子”冒出来青烟的味道,在这清凉的空气中终于有了味道可闻,他总是要不解渴地使劲吸啊吸,而且是使劲地追赶着疯狂的“电驴子”屁股后面吸。

三个青年人义无反顾地向前跑着,他们手里攥着入学通知书,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心里憧憬着未来的学习生活,他们好象是要一直这样迎着太阳飞快地跑下去。

张向阳跑在最前面,他太兴奋了,在两条车辙之间,迎着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他奋力地向前跑着,显得那么有信心,那么富有朝气和活力,在东方的朝霞的映衬下,他简直就象是一只腾空欲飞的精灵。紧随其后的是管立新,他咬紧牙关,紧紧地追赶着,生怕被拉下。这个世世代代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孩子,从小懂得生活的艰辛,懂得洒下汗水才能收获的道理,他凭着自己坚强的努力,弥补着自己先天的不足,在眼看着全家人勒紧裤腰带供他上学的环境中,他只有一条路,必须努力,他能不努力吗 ? 他咬紧牙关,拼命地向前跑。管景春跑在最后,这个喝口凉水也长肉的青年人,身高体胖。他和管立新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一个黑瘦,一个白胖。管景春此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他干脆放弃追赶,气喘嘘嘘地落在后面慢悠悠地走。

张向阳尽情尽兴地向前跑,他终于发现自己跑得太快,便转回身,倒退着跑,举起双手招呼两个伙伴快点追上来。

乐极生悲,张向阳突然被拌了一下,一屁股坐在地上,他摔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跤。

后面的两个小伙伴见状,一下子来了精神,哄笑着追了上来。

张向阳爬起来,还想跑。管景春一把拽住他:“歇会儿吧。”声音里带着乞求。

“不行,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不能迟到。”张向阳执拗地说着,还想往前跑。

“人不是机器。”管景春几乎喊了起来。

“不怕慢,就怕站,咱们遛哒着往前走。”管立新出了个介乎两人之间的好主意。

有了这个休息的机会,管景春再也不想错过,他好象根本就没听见管立新说什么,顺势坐在地上。

三个年轻人一起坐在路边的草地上,他们需要休息,他们需要稳定有点兴奋异常的情绪。三个人喘着粗气,谁也没有说话,暂时的安静并不能掩饰他们那内心的喜悦。大道两旁的田野里,所有的秋田作物都已经收割完了,只有庄稼的秸杆还星星散散地堆放在田边地头,恋恋不舍地守候着供养自己成熟的这块土地。它们迎着风吹、日晒、雨打,准备来年重新回到大自然中去,改良土壤,再去供养禾苗,使勤劳的人再一次露出丰收的喜悦。

物质就是这样循环往复地相互依存,新陈代谢。

宇宙就是这样有生有灭你生我长地向前发展。

秋风从曾经挂满果实的田野里吹来,吹到了三个青年人青春焕发的脸上,也吹到了他们的心里,他们依然侵沉在兴奋之中。张向阳望着那辽阔的田野,心里想象着将要开始的新的学习生活,他暗暗地锁定了一个新的人生目标:一定要考上大学。

“我们能不能象今天这样,一起考入大学?”管立新突然心事重重地吐出一句,象自言自语,又象在问两个小伙伴。虽然考上了高中,但管立新现在担心的是否能考上大学,可不能让家里白花钱供自己上高中啊!

他的压力太大了。

“但愿如此。”管景春即不肯定也不否定地回答。

管立新不满意,瞥了管景春一眼,然后扭过头渴望地看着张向阳。

“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大学。”张向阳握紧拳头,斩钉截铁地说。

管立新得到了满意的回答,信心百倍地抬起了头。

走进校园,眼前是一片令人陶醉的景象。

新入学的同学们三五成群、喜气洋洋地从四面八方踊进校园。农村路远的同学拿着大小行李,东问西看,象客人一样有些拘谨,县城里的同学们个个漂漂亮亮,有说有笑,象主人一样轻松自如。最高兴的是老师,他们全心全意地迎接着自己新的学子的到来。

张向阳从走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被那一排排整齐的教室,一张张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吸引着,他的心情格外激动,这是他向往已久的地方。

“我来了,这里应该是属于我的学校。”

张向阳在心里呼唤着。

最新小说: 犟种传奇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起源:格林神话 深空蔚蓝机甲武耀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