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宁说江潋请她们吃饭,席间小酌了几杯,陆嫣然酒量小,没喝几杯就醉了。
云氏将信将疑,当着陆嫣然的面不好说狠话,再三确认两人没干别的出格的事,才放她们回去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云氏正打算用过早饭之后送陆嫣然回去,谢氏已经打发了婢女嬷嬷来接人,并送了半车的礼物作为答谢。
陆嫣然和杜若宁依依告别,临走时和她商量,想请她在大婚那天送自己出嫁。
京城女孩出嫁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宗亲姐妹和姑嫂不能送亲,但新娘子可以邀请一位闺中好友为自己送亲,送至夫家观完礼之后再离开,走时夫家会打赏一个大红封。
不过这些都是民间的俗礼,并不适用于皇族,陆嫣然突然提出这个要求,倒让杜若宁作了难。
她已经决定要在那天动手,去送嫁的话会有诸多不便,然而看着陆嫣然期待的眼神,拒绝的话又说不出口。
思来想去,她还是答应了陆嫣然,想着反正还有时间,这些天再好好筹划一番,总能想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时间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有时看似很近了,却怎么过也过不到头,有时看似还有很远,反而一眨眼就到了跟前。
今年的雪不仅来得早,下得也频繁,刚一入冬,就接连下了三场雪,第三场雪过后,京城终于迎来了嘉和年间声势最为浩大的婚礼——太子大婚。
嘉和帝的几个皇子在这一年里死的死,逃的逃,贬的贬,如今身边只剩下太子和年幼的七皇子。
太子作为嘉和帝的大儿子,又是大周下一任的君主,婚礼自然是空前绝后,极尽奢靡,除了各种奇珍异宝,光白银就支出了一百多万两,足见帝后二人为了这个儿子有多舍得。
认真说来是陆皇后舍得,毕竟太子妃是出自皇后的娘家,还是陆皇后最疼爱的亲侄女,花起钱来自然毫不手软。
户部尚书一天三遍去嘉和帝面前哭穷,说太子妃还没娶进门,眼瞅着国库都空了一半。
话说的有点夸张,肉疼却是真的。
嘉和帝同样肉疼,但陆皇后说了,自己当初嫁他就嫁得潦草,在剑南苦了很多年才回京当了这个皇后,啥风光事都没捞着,现在轮到她儿子成亲,无论如何也要风光一把。
嘉和帝想想也是,自己当初在剑南韬光养晦,日子过得确实紧巴了些,夺了皇位之后,由于民心不稳,臣子不服,连登基大典都办得十分潦草。
现如今,自己辛苦经营十多年,好不容易把这位子坐稳了,办一场轰轰烈烈的喜事彰显一下大周的国力也不是不行。
钱嘛,花出去还能再挣回来,不过是增加一些赋税的事。
这天下都是他的,钱自然也都是他的。
除了花钱,向来小心谨慎的他,为了防止有人趁着太子大婚图谋不轨,早早就下令调集了负责京畿守卫的三大营兵马在城内外布防,同时还有以金吾卫,羽林卫,锦衣卫为主的京中十二卫日夜巡检防控。
三大营中,神机营和三千营各有兵力八千,五军营有兵三万,从这三营中抽调精锐人马五千入城防守,其余则在城外把守。
杜若飞是三千营的武威将军,按理说应当由他领兵入城布防,奈何嘉和帝忌惮杜关山,连带着连他也不放心,特地点名不许他领队,让他留守营地不可外出。
这一点和杜若宁事先猜想的一模一样,虽然少了大哥会多有不便,但这样的话弟弟也就不用随大哥出行,待在军营反而更安全。
到时候等他们这边成了事,控制了皇宫,再将弟弟直接从军营接进宫,既可以避免很多意外,也省得她做事的时候心里总挂念着。
杜关山和杜若宁的看法相同,也认为小皇子留在军营更安全,有八万飞虎军在,杜若飞参不参与都没关系。
确定要在太子大婚当天动手后,他已经发出密令,召集各地飞虎军前往京城,在城外集结埋伏,严阵以待。
飞虎军对外声称有八万,实则十万有余,对抗三大营和十二卫胜算很大,何况十二卫中的锦衣卫还是江潋的人,三大营中也有将领是杜关山和平安侯的旧部,只要谋划得当,一举攻破紫禁城不在话下。
现在真的是万事俱备,只待东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