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沃德开口给价500万美元,斯多依克尔坚持要价700万美元。
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到凌晨4点,终于以700万美元外加20万美元手续费成交。
谁提出了八小时工作制?
1817年8月,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提出八小时工作制。
他还发明了一个口号,“8小时劳动,8小时休闲,8个小时休息”。
1833年,在欧文的支持下,具有同情心的工厂主约翰·多赫尔蒂等人发动了一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运动。
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提出了“8小时工作,8小时自己支配,8小时休息”的口号,要求各国制定法律予以确认。
“五一”劳动节有何来历?
19世纪8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美国无产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
当时美国资产阶级为了进行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压榨,他们用各种手段迫使工人每天从事长达12~16小时的劳动。
美国广大工人逐渐认识到,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必须起来进行斗争。
从1884年开始,美国先进的工人组织通过决议,要为实现“每天工作八小时”而战斗,并且决定展开广泛的斗争,争取在1886年5月1日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提出后,立即得到美国全国工人阶级的热烈支持和响应,许多城市数以千计的工人投入了这场斗争。
罢工工人遭到美国当局的血腥镇压,很多工人被杀害和逮捕。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城市的35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改善劳动条件。
这场斗争震撼了整个美国。
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迫使资本家接受了工人的要求。
美国工人的这次大罢工取得了胜利。
1889年7月,由恩格斯倡议的各国社会主义政党代表大会在巴黎举行。
为了纪念美国工人的这次“五一”大罢工,显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的伟大力量,推进各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海牙和平会议是由谁发起召开的?
海牙和平会议指的是1899年和1907年在荷兰海牙召开的两次国际和平会议,又称海牙会议。
19世纪末,各大国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展开军备竞赛。
俄国由于财政拮据,在竞争中感到力不从心。
为了赢得时间,1898年8月24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建议在海牙召开和平会议,并邀欧、亚及北美各独立国家参加。
各国对沙俄的和平倡议虽持怀疑态度,但为了实现各自的外交目的,都没有表示拒绝。
两次海牙会议所通过的13项公约和文件,总称《海牙公约》或称《海牙法规》。
沙克尔顿的南极探险计划结果怎样?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对遥远的南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当时最著名的南极探险家是英国人斯科特。
但与斯科特同时代到南极内陆探险考察,并且想同他一争高下的还有另一位探险家——爱尔兰人欧涅斯特·沙克尔顿。
沙克尔顿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航海家。
他体格强壮,从16岁起就从事远航,练就一身高超的航海本领。
1902年,当斯科特第一次深入南极内陆进行考察时,沙克尔顿就是他的一名得力的助手。
但他不幸染上了坏血病,身体变得极为虚弱,最后被斯科特遣送回英国养病。
这一挫折并没有使好强的沙克尔顿松懈自己的斗志,他反而信心十足地另起炉灶,决心成为第一个征服南极的人。
1907年,沙克尔顿的身体完全康复之后,由他筹集大部分奖金,组成了一支南极探险队。
他的这支探险队,完全是私人探险组织,他们兵分两路,计划实现两大目的:一路由沙克尔顿亲自率领,直奔南极点;另一路由澳大利亚50岁的地质学家埃奇沃斯·戴维教授和年轻的地质学家道格拉斯·莫森带领,测定南磁极的位置。
1909年1月9日,沙克尔顿和3个同伴向南冲刺到南纬88°23′,离极点只有160多公里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在南极大陆活动的新纪录。
但是,猛烈的风暴和严重缺粮,使他们再也无法向南挺进。
沙克尔顿被迫收兵回营,归途中天气很坏,队员们都被严重冻伤。
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吞食矮种马的尸体,结果大家都得了痢疾,险些送命。
相比之下,戴维和莫森率领的分队比较顺利。
他们通力合作,在翻越南极横断山脉时进行了多方面的科学考察,并于1909年1月16日在维多利亚地东部高原有史以来第一次找到了南磁极的位置(南纬72°25′,东经155°15′)。
这对于现代地磁学的研究和发展航海、航空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那时以后,南磁极的精确位置就只需根据各地的磁参量(磁倾角和磁偏角),经过计算便可获得。
逐年的观测资料表明,南磁极并不固定,而是游移不定的。
从1909年到1975年,南磁极已向西北移动了800多公里。
最近10年里,它一直在法国科学站迪蒙·迪尔维尔站附近徘徊(南纬66°,东经139°)。
沙克尔顿并不满足于他领导的探险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阿蒙森和斯科特探险队先后登临南极之后,他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准备从威德尔海的菲尔希内尔冰架出发,穿过南极极点,抵达罗斯岛。
这是一条比前人的道路更加艰险的路线,他要创造新的奇迹,探索更多的奥秘。
1914年12月,沙克尔顿探险队乘坐“持久”号船航行到威德尔海域。
过去人们对威德尔海的了解远不如罗斯海。
那里气候寒冷,海流急、且不规则,浮冰厚、且密集,这都给“持久”号的航行带来极大的困难。
没过几天,“持久”号就被浮冰和冰山团团包围,进退不得,只好随冰漂流。
探险队在船上被困了整整10个月之久。
由于冰块的撞击和挤压,“持久”号变得千疮百孔,最后沉没了。
沙克尔顿和他的全体队员在一座冰山上建立起一个避难所,他们捕食海豹,住冰洞,在十分险恶的环境里顽强生存。
1916年4月15日,冰山漂流到一个叫象岛的小孤岛上,他们结束了历时500天的漂流生活。
可是在这座小岛上久留等于束手待毙,为了谋求生路,沙克尔顿亲自驾驶救生艇,向南乔治亚岛方向划去。
经过近半个月的拼死搏斗,航行1287公里,终于找到了南乔治亚岛上的挪威捕鲸基地。
他们得救了。
尽管沙克尔顿的跨越南极的计划彻底破产了,可是,他和他的探险队员传奇般地全部生还回国,却创造了南极探险史上的又一奇迹。
诺贝尔真的与管家谈恋爱吗?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43岁时,登报招聘一名“女秘书兼管家”,广告是这样写的:“……一位上了年纪的绅士非常富有,很有涵养,他住在巴黎……”希望找一位“……同样成熟并懂外语的淑女充当自己的秘书兼管家。”
据说,诺贝尔收到了大批应征复函,而且信中还都附有谄媚的照片。
诺贝尔在真心诚意想找工作的复信中注意到一封来自维也纳的应征函,署名是贝尔塔,家庭教师,33岁,未婚,懂数种语言,只是“管家”经验不足。
诺贝尔热情地回了一封信,从此,来往的书信沟通了两人的思想,他们用数种不同的语言通信,讨论彼此的哲学观。
最后,贝尔塔决定前来巴黎与诺贝尔会晤。
贝尔塔向诺贝尔坦述自己不幸的童年,诺贝尔也毫不保留地向她倾诉了一切——他的希望、理想以及目前的研究计划,等等。
但是,诺贝尔百思不解,为什么像她这样如此出众的女子仍然未婚。
翌日,诺贝尔来到宾馆。
他给贝尔塔带来一首长诗,这首诗道出了他的心声,也使她看到了这位绅士多愁善感的心灵。
诗中说:你说我是个谜——也许吧。
我们其实都是未解之谜,在痛苦中开始,在深沉的折磨中结束。
琐屑卑贱的事物把我们拖向死亡,崇高的思想把我们带到诸天之上而欺哄我们相信一个灵魂梦想永垂不朽。
贝尔塔终于开始上班了。
不用说,诺贝尔付给她一笔丰厚的薪水。
可是,贝尔塔并不能长久干下去,因为,她一直怏怏不乐。
她告诉诺贝尔,她正与奥地利一位男爵相爱,但男爵的母亲却嫌贝尔塔出身清寒贫贱而百般阻挠。
现在,男爵对她依然念念不忘,而可怜的诺贝尔却对此惊诧不止。
他甚至对贝尔塔说:“你终究会忘记他的,或许他早已把你忘掉了。”
实际上,贝尔塔和男爵都还怀念着对方。
不久,诺贝尔外出洽谈生意,贝尔塔只身留在巴黎。
她接到男爵的信,而且就连她从前的学生——男爵的妹妹也给她来信,叙述她哥哥的忧伤之情。
经过前思后想,贝尔塔给诺贝尔留下一封信,变卖了首饰,买了火车票赶回维也纳。
她嫁给了男爵,但仍与诺贝尔保持着联系。
此后,她开始献身于“和平运动”。
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中,人们不难查到:1905年,第五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作家、“永久国际和平研究所”名誉主席、《放下武器》一书的作者贝尔塔。
你知道红十字会的由来吗?
1859年6月,瑞士商人亨利·杜南亲眼目睹了英意法联军与奥地利的军队在意大利的Selferino进行的一场大战,双方伤亡惨重,尸横遍野。
更使亨利·杜南难过的是,战后这个小镇上还有千名伤员,缺胳膊断腿,躺在干柴堆里呻吟,很多人因没人照料而死去。
他当即跑到教堂,说服教士,并自己出钱出力,组织了一支救护队,为伤病员喂水喂饭,进行力所能及的各种护理和治疗。
回到日内瓦后,杜南写了一篇回忆录,描述了伤病员在战场上悲惨的遭遇,向世界发出呼吁,要求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志愿救护伤兵组织,建议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各国志愿救护伤兵组织以中立地位。
他给各国元首写信,四处奔波宣传。
1863年10月,16个国家的36名代表在日内瓦召开筹备会议,第二年8月8日,正式签订了国际红十字会公约。
红十字会也将创办人杜南的生日5月8日订为“世界红十字日”,而红十字这个标志,也是由他的祖国瑞士的国旗颜色翻转而成。
由于十字是基督教的宗教符号,伊斯兰国家不愿接受,1876年在奥斯曼帝国采用“红新月”标志,国际红十字会承认了这两个符号。
1991年,红十字会联合会改名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何谓“卡蒂普南”?
“卡蒂普南”是19世纪末菲律宾的秘密革命组织,1892年7月7日由A·博尼法西奥等人创立于马尼拉工人区。
卡蒂普南是他加禄语“协会”的音译,全名是“最崇高、最受尊敬的菲律宾儿女协会”,目的是团结菲律宾人民以武装斗争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实现独立。
成员主要是失业工人、农民、城市贫民和殖民政府中的低级官员等,后来有较多的资产阶级分子加入。
卡蒂普南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天主教思想的影响。
但是,它提出人人平等,反对种族歧视的要求,主张通过革命斗争推翻殖民统治,表现出明显的民主性和革命性。
为了用革命思想来教育会员,博尼法西奥撰写了《十诫》,E.哈辛托撰写《卡蒂普南入门》13条。
1896年3月协会出版由哈辛托主编的《自由报》。
《自由报》第一期共印2000份,在中吕宋一带广泛流传,影响极大,协会成员在短期内从300名激增到3万人左右。
在协会组织迅速扩展后,博尼法西奥便积极准备武装起义。
他同哈辛托制订作战计划,又到圣马特奥山区(在今黎刹省)视察,准备建立基地。
协会还竭力筹办军火,在马尼拉近郊小镇秘密制造武器,分发给会员。
并和日本进行联系,希望得到援助,但未成功。
1896年8月,召开第5届最高委员会,成立雏型政府,设有国务、陆军、司法、内务、财政等部,进一步加强最高领导机构。
1896年8月,卡蒂普南地下印刷所被殖民当局破坏。
协会组织和起义计划被殖民当局发现,于是提前行动。
8月24日,菲律宾革命爆发。
起义逐步扩大到整个吕宋岛以及棉兰老岛。
不久,革命阵营出现分裂。
地主资产阶级只要求民族平等和发展民族经济。
手工业者、小资产阶级和农民还要求实行社会经济改革,没收修道会土地。
以E.阿奎纳多为首的甲米地资产阶级势力,利用他们9月初在伊穆斯打败西班牙殖民军队后所获得的军事声望,企图踢开协会,夺取革命的领导权。
阿奎纳多于10月底发布文告,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口号,预言在已解放地区成立临时政府,却只字不提协会的领导。
1897年3月22日在特黑罗斯选举革命政府,竟完全撇开卡蒂普南,推选阿奎纳多为总统。
5月10日,博尼法西奥被捕遇害。
在发动菲律宾革命中起过重大作用的卡蒂普南至此完全解体。
何谓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计划是1905年时任德国总参谋长的施里芬伯爵依据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瑟维茨在其《战争论》中所阐述的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的思想,为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制定的一系列战略计划。
施里芬是闪电战理论的创始人,主张以优势兵力袭敌于不备,围而歼之。
针对在未来战争中德国将面临与法、俄两线作战的情况。
他主张,首先在西线迅速打垮法国,然后再全力打击俄国。
其作战计划是:在东线用少量部队顶住俄国,集中兵力于西线;因瑞士地形复杂,不适宜大部队快速运动,德军右翼应穿越地势坦荡的比利时,以镰形攻势包抄到法军的正面防御阵地的后面,攻占巴黎后,将法军围歼在德、法、瑞边境。
然后,转向东线。
1906年,小毛奇继任总参谋长后,对施里芬计划做了部分变动,加强了西线左翼和东线的兵力,削弱了西线进攻力量。
“三国同盟”包括哪三个国家?
三国同盟是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
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
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
经过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3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
三国同盟条约主要内容是:1.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2.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3国应协同作战。
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
3.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
条约有效期5年,1887年、1891年、1902年、1912年4次续订,并增补了一些义务条款。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何谓“光荣孤立”政策?
光荣孤立政策是19世纪晚期,英国在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和索尔兹伯里侯爵任内奉行的一项外交政策。
19世纪晚期是欧洲各大国纷纷结盟争霸的时代。
德奥于1879年结盟,意大利于1882年加入,形成三国同盟。
法俄日渐接近,最终于1894年签订协约。
英国此时却独辟蹊径,采取了置身于这场结盟浪潮之外的立场。
自由党领袖格拉斯顿于1880年重任首相后,着手实施他一年前提出的“正确政策”的六项原则:1.在国内建立良好的政府;2.在国外维护和平;3.“使欧洲各强国保持协调”;4.不与他国结盟;5.承认所有国家的平等权利;6.“同情自由”。
这六项原则的基本点有两个:一是在欧洲大陆各国中协调斡旋,以建立所谓的“协调的欧洲”。
二是避免与欧洲其他国家结盟,以保持自己的行动自由,实现“光荣孤立”。
因此,英国的协调与孤立政策是相辅相成的。
“光荣孤立”与“大陆均势”政策有何关系?
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英国长期以来奉行的是欧洲“均势”政策。
如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打破拿破仑称霸欧洲的局面;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沙俄,遏制沙俄在欧洲扩张;与法俄结成协约国,打败了对其在欧洲大陆和全世界利益有巨大威胁的德国。
由此可见,英国均势政策的目的是反对大国谋求欧洲大陆霸权,巩固欧洲大陆沿岸阵地,保持自己海上霸权。
其政策实质是使欧洲列强彼此牵制,由英国操纵政治天平,维护英国在欧洲大陆和海外的利益。
自击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以后,英国长期实行所谓“光荣孤立”政策,即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以便随时按照本身需要,调整对外关系,弹性的调整和维持均势,使得英国能够挟其优势在经济上巧取豪夺,保持霸权。
但在进入19世末,英国一方面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工业垄断地位,作为“光荣孤立”外交政策的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另一方面又面对俄国在东方、德国在西方咄咄逼人的严峻挑战,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英国在东方与日本订立了《英日同盟》条约对付俄国。
英日同盟标志着英国外交政策的大转变。
后因俄国战败,力量削弱,已不再成为英国在远东的威胁,加之这时的英德矛盾又已超过英俄矛盾。
这样,英国又于1907年与俄国缔结协约,这表明英国已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
综上所述,“光荣孤立”政策是英国在其势力强大时“大陆均势”政策的具体体现。
英国在一战前与日、法、俄结盟表明其在实力下降的情况下放弃了这一政策,而一战后又扶德抑法,这一变化说明英国并没有放弃“大陆均势”政策。
“协约国”是如何形成的?
协约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英国、法国、沙俄为主的国家联盟。
还包括南斯拉夫等弱小的欧洲国家。
它与以德国、奥匈帝国为中心的同盟国集团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对立双方。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国家,但却和协约国一起攻打同盟国。
一战中后期,美国、日本、中国等一些国家也先后加入协约国集团。
最终,协约国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最初的协约国是由法国和俄国组成的。
英国本来实行的是“光荣孤立”政策,但随着英国的霸主地位被动摇,和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的建立,英国不甘寂寞,加入了这个法俄协约,形成了一战中协约国的雏形。
协约国集团是在1904—1907年间的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基础上形成。
英法、英俄分别签订协定,在相互承认各自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建立军事集团,与同盟国集团相对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站在协约国方面参战的有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于1914年、意大利于1915年、美国于1917年参战。
中国也在1917年站在协约国一方对德奥宣战,并派2万名劳工奔赴欧洲战场。
“三八国际妇女节”有何来历?
1909年3月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
这是历史上劳动妇女第一次有组织的群众斗争,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力量。
斗争得到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妇女群众的广泛同情和热烈响应,并取得了最终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世界,帝国主义企图瓜分殖民地。
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
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问题。
领导这次会议的著名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
从此以后,“三八”妇女节就成了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节日。
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
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是谁?
美国人罗伯特·皮尔里(1856—1919)是一个新型的极地探险家,他穷毕生精力以求征服北极点。
1909年4月6日,皮尔里终于了却夙愿,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
平常我们说的北极是指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极点是北极地区的中心点。
从16世纪以来,许多国家都派人到北极地区探险,但是一直没有人到达过北极点。
美国探险家皮尔里前后用了22年时间,头三次都失败了,第四次才取得成功。
他总结前人的经验,认为北极冬季是最好的探险季节,因为北极冬季冰面坚硬、光滑,冰窟隆和冰间流水少,易于雪橇行进;他把在格陵兰探险看成是实习和练兵,锻炼自己在高寒地区生活的适应能力;他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爱斯基摩人,学习他们使用狗拉雪橇及穿着保暖服装的本领,并常同他们一起建造独特的圆顶冰屋,乘雪橇狩猎……这些都为皮尔里成功地到达北极点打下了基础。
经过专家鉴定,确认皮尔里是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探险家,他所到达的地点是北纬89°55′24″,东经159°。
“布尔什维克”是怎么来的?
布尔什维克是俄文音译,意为多数派,指的是苏俄共产党建党初期党内的一个派别。
1903年七八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在制定党章时,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尔托夫等人发生激烈争论,马尔托夫等机会主义者得少数票,称孟什维克(俄文意为少数派)。
1905年,革命时期,两派提出两种不同的策略路线。
1906—1907年,该党第四次、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两派在土地纲领、对国家杜马的策略等问题上继续争论。
1905年革命失败后,大部分孟什维克变为主张取消革命党的取消派。
布尔什维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并把它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派。
从此,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名称仍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后面加括号标明“布尔什维克”。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各国共产党都以俄共为榜样,布尔什维克又成为真正共产党人的同义语。
俄国1905年革命是怎么回事?
俄国1905年革命,亦被称为1905年失败起义,是指于1905至1907年间,发生于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境内,一连串范围广泛,以反政府为目的,又没有明确政治目标的社会动乱事件,诸如恐怖攻击、罢工、农民抗争、暴动等,导致尼古拉二世政府于1906年制定等同于宪法的基本法、成立国家杜马立法议会与施行多党制。
这场革命的发生主要归咎于几十年来的国家动乱和罗曼诺夫王朝的无能。
俄国国内改革不利,以及少数民族要求解放也是起因。
沙皇指挥失误,导致俄国军队在日俄战争中惨败是最直接的导火线。
战后一直有连续不断的军人革命以及革命团体活动。
各地方的革命虽然最后被平定,俄国国内也加快改革的步调,但仍不能阻挡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1917年革命。
布尔什维克把俄国1905年革命当做1917年革命的先驱。
为什么说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
1914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构想了一条印藏分界线,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为界,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地图,沿分水岭和山脊线至云南的尖高山,将传统上西藏当局享有管辖权、税收权和放牧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都划进印度。
麦克马洪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
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北洋政府并不知道此事,达赖喇嘛和噶夏政权也未授予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权力,后来了解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线不予承认。
英属印度政府和印度都声称麦克马洪线就是正式疆界。
对于这条“边界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
英国政府也迟迟未敢公布,直到1936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才开始出现在英属印度的地图上,注明是“未标定界”。
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正确立场,绝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美国为什么干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876年,由美国支持的墨西哥军人迪亚斯发动政变,攫取了墨西哥总统职位。
1876—1911年,迪亚斯一直是掌握全权的独裁统治者。
他的反动政策引起了墨西哥中下阶层人士的反对。
1910年,代表资产阶级和自由派地主利益的马德罗被推为总统候选人。
他提出保护民族工业、反对独裁、建立宪政国家等口号,竟被投入监狱。
马德罗越狱后,号召人民起义,推翻迪亚斯政权,把土地分给农民。
马德罗的号召得到了南北两支农民武装的支持。
在北部,维亚领导的农民武装击败了政府军,并同马德罗会合。
在南部,由萨帕塔领导的农民武装也占领了大片地区,并向首都墨西哥城进军。
1911年5月,在南北两支农民军的夹击和首都人民反对浪潮的压力下,迪亚斯被迫下台,逃往欧洲。
马德罗上台后,并未实现他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诺言,还下令解散农民武装。
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利用人民的不满情绪,支持反动军官韦尔塔发动政变。
韦尔塔捕杀了马德罗,自任为总统。
但这次政变再次激起人民的愤怒,南北两支农民武装又开始同新的反动政权作战。
代表资产阶级和自由派地主利益的卡兰萨(1859—1920)也组织了护宪军投入战斗。
1913年夏,维亚的农民武装同卡兰萨的军队一起同韦尔塔作战。
1914年4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借口要“教训拉丁美洲人民选举好人”,派军舰入侵墨西哥湾。
墨西哥工人武装、农民武装和护宪军结合起来,于这年7月推翻了韦尔塔的反动统治,卡兰萨夺取了政权。
11月,美国干涉军被迫撤走。
美国何时通过第一个反托拉斯法?
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了《保护贸易及商业免受非法限制及垄断法》,因该法案乃是由参议员约翰·谢尔曼提出,故又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该法是美国联邦第一部反托拉斯法,也是美国史上第一个授权联邦政府控制、干预经济的法案。
该法全文共8条,其主要内容规定在第1条和第2条中。
第1条规定,以托拉斯或任何类似形式限制州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者均属非法,违者处以5000美元以下罚金,或1年以下监禁,或二者兼科;第二条规定,凡垄断或企图垄断,或与其他任何人联合或勾结,以垄断州际或对外贸易与商业的任何部分者,均作为刑事犯罪,一经确定,处罚与第1条相同。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奠定了反托拉斯法的坚实基础,但该法的措辞极其含混,诸如“贸易”、“联合”、“限制”等关键术语词义不明,为司法解释留下了广泛空间。
所以,该法颁布后执行不力。
此外,该法还常常被法院用以反对工会组织,镇压工人运动,仅1890年到1897年,联邦最高法院就据此作出了12项不利于工会的判决。
朝鲜是如何沦为日本殖民地的?
1910年8月22日,日本胁迫朝鲜总理大臣李完用签订《日韩合并条约》。
通过该条约,日本实现所谓日韩合并。
条约规定:朝鲜国王将一切统治权完全而永久地让给日本天皇;日本天皇接受这种转让,并将朝鲜完全并入日本帝国,朝鲜国王及其后裔和皇族,以及为签订这一条约建有“功勋”的“有功者”,享有“表彰、威严及名誉”的待遇,并供给充分的生活费和赏金;胁迫朝鲜人民“遵守法规”,忠于“新制度”。
日本在朝鲜设总督府。
朝鲜完全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墨西哥第一任立宪总统是谁?
卡兰萨是墨西哥第一任立宪总统。
1859年12月29日生于自由派地主家庭,卒于1920年5月21日。
先后担任过市长、州长和参议员。
1910年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任第三军区司令和临时政府陆军部长。
1913年3月26日,卡兰萨公布了“瓜达卢佩计划”,成为宪法派领袖。
1914年,他联合农民军领袖P.比利亚和E.萨帕塔推翻了韦尔塔政变集团。
以后,他又与农民军发生冲突,镇压农民武装。
1915年1月6日颁布土地法,许诺归还农民被夺走的土地,以瓦解农民军。
1916年12月—1917年1月召开立宪会议,2月5日颁布《1917年宪法》。
这是一部激进的资产阶级宪法。
1917年3月,被选为第一任立宪总统。
总统任期内继续镇压工农运动。
对外虽先后宣布了一些限制外资的法令,但未能奏效。
1920年,在总统选举中被P.E.卡列斯、A.奥夫雷贡和韦尔塔3人组成的集团击败。
同年5月21日被杀害。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是谁?
居里夫人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一生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
1867年11月7日,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华沙的一个教师家庭,她从小就很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
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
1891年她只身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求学深造,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
几乎与此同时,科学之缘将她和皮埃尔·居里吸引到一起。
1895年两人结了婚。
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8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是将之公布于众,这种做法有效地推动了放射化学的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
之后,她曾在1921年赴美国旅游并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
居里夫人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
你知道锡安主义运动吗?
19世纪末,欧洲出现大规模反犹太主义浪潮。
同时,犹太人中也兴起了锡安主义运动,提倡建立犹太人的民族国家,支持犹太人在以色列土地建立家园。
1897年,瑞士巴塞尔举行的第一次世界锡安主义组织大会把目的地定在以色列故国,即巴勒斯坦。
锡安主义者向世界各大国家,包括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呼吁支持。
俄国因为积极迫害犹太人,成为他们的敌视对象。
当时,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且近年来犹太人在那里的生活较为安定和受保护——英国首相之一的本杰明·迪斯雷利本人就是犹太裔。
因此锡安主义者们把英国当成重要的潜在合作伙伴。
英国的化学家哈伊姆·魏茨曼利用他的高层关系,积极游说英国政府支持锡安主义运动。
虽然锡安主义建基于犹太人的宗教传统对以色列土地的联系,但现代犹太复国主义开始时是世俗化的,它很大程度上是对19世纪时在欧洲及穆斯林世界十分猖獗的反犹主义的一种回应。
经过一连串的进展和挫折,并在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大屠杀中摧毁了欧洲的犹太族群后,锡安主义运动在1948年以色列立国时达到了高潮。
现代意义上的锡安主义创始人是匈牙利籍犹太人西奥多·赫茨尔。
自以色列立国开始,锡安主义这个名词变得常用于指对以色列国的支持。
谁是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895年,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在日内瓦结识。
有一次他们在咖啡馆会见,谈起雅各宾党垮台的原因,在座的还有拉法格、盖得和龙格。
普列汉诺夫开玩笑说:这个专政政府垮台是因为砍的脑袋太多了。
25岁的列宁严肃地反驳:雅各宾共和国垮台,是因为砍的脑袋太少了,革命应该善于自我保卫!众人付之一笑。
没想到,这竟成了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后来关系紧张的一个前兆。
1880年,普列汉诺夫被沙皇政府通缉不得不出走国外,很快结识了欧洲社会民主党的一些主要人物,如倍倍尔、考茨基、伯恩斯坦、李卜克内西、盖得等,后又结识卢森堡并同恩格斯往来。
1882年他把《共产党宣言》译成俄文,1883年在瑞士建立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为俄国社会民主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他是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公认的学识渊博又善于理论思维的思想家,得到恩格斯赏识。
谁是“现代流体力学之父”?
1875年2月4日,路德维奇普朗特出生于德国的弗莱辛。
普朗特是现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立了边界层理论、机翼理论、升力线理论,研究了超声速流动,提出普朗特·葛劳渥法则,并与他的学生梅耶一起研究了膨胀波现象(普朗特—梅耶流动),并首次提出超声速喷管设计方法。
普朗特的开创性工作,将19世纪末期的水力学和水动力学研究统一起来,被称为“现代流体力学之父”。
此外,普朗特还培养了很多著名科学家,其中包括冯卡门、梅耶等著名流体力学家,以及对我国流体力学研究做出奠基工作的陆士嘉教授。
1953年8月15日,路德维奇·普朗特卒于哥廷根。
自由女神像有什么来历?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
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坐落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附近的自由岛,是美国重要的观光景点。
自由女神像重45万磅,高46米,底座高45米,其全称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
整座铜像以120根钢铁为骨架,80块铜片为外皮,30万只铆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总重量达225吨。
铜像内部的钢铁支架是由建筑师约维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的法国工程师埃菲尔设计制作的。
自由女神像双唇紧闭,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古代长袍,右手高擎长达12米的火炬,左手紧抱一部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书板,上面刻着《宣言》发表日期“1776.7.4”的字样。
脚上残留着被挣断了的锁链,象征独裁统治已被推翻。
花岗岩构筑的神像基座上,镌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其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送给我你那些疲乏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你那熙熙攘攘的岸上被遗弃的可怜的人群,你那无家可归饱经风霜的人们一齐送给我,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自由的灯火。”
一个多世纪以来,耸立在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铜像已成为美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