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烦恼,但并非人人都不快乐。快乐也不依赖财宝,有些人只有很少的钱,但一样快乐。也有些人身家丰厚,但也不见得终日笑口常开。人们能否一生都保持快乐,愉快地生活呢?
快乐不是垂手可得的。它既非一份礼物,也不是一项权利;你得主动寻觅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当你领悟出自己不能呆坐在那儿等候快乐降临的时候,你就已经在追求快乐的路途上跨出了一大步了。
珍视每一天
成功金言:
生命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快地溜过。今天的每一刻都具有唯一性,都是值得我们珍视的。
指挥美国海军的海军上将耐斯特金恩曾说过:“我把最好的装备都提供给最优秀的人员,再交给他们一些看似艰难的任务,我能做的仅此而已。”
他的另一段名言是:“如果一条船沉了,我无法把它捞起来,如果它注定要沉到海底,我也无力阻挡。对我来说,与其为昨天的失败懊恼,还不如把时间用在解决明天的问题上,后者要重要得多。况且,如果我总是沉浸在悔恨中,我将支撑不了多久。”
无论战时还是平时,好主意和坏点子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好主意能兼顾前因后果,从而筹划出最合乎逻辑且具有建设性的计划;坏点子则会让一个人紧张至精神崩溃。
最近,我很荣幸地拜访了苏兹柏格,他是世界闻名的《纽约时报》的发行人。苏兹柏格先生告诉我,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欧洲时,对前途的忧虑常使他彻夜难眠,某一天,他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取出画布和颜料,对照镜子,决心画一张自画像。实际上,他对绘画一无所知,但为了冲淡自己的焦虑之情,他还是画着。而最终,绘画消除了他的忧虑,安抚了他的内心。在谈话的末尾,他给我念了他的座右铭,那是一首赞美词中的7个字,就是这7个字令他的心灵得到了抚慰。这7个字就是:“只要一步就好了。”以下是这首赞美词:
指引我,仁慈的灯光……
让你常在我脚旁。
我并不想看到远方的风景。
只要一步就好了。
大约在同一时期,有位当兵的年轻人他身在欧洲的某地,也同样学到了这一点。这位年轻人的名字是泰德,住在马里兰州的巴铁摩尔城纽霍姆路5716号。他曾经忧虑得寝食难安,差点丧失了生活的勇气。
后来,他在笔记中这样描述道:
1945年4月,因为过度忧虑,我患了一种被医生称之为结肠痉挛的疾病。这种病让我极其痛苦,我当时认为,如果战争再不结束的话,我就要垮了。
当时我在步兵师担任士官职务,工作是记载战时的伤亡和失踪状况,此外,我还得帮助挖掘那些被草草掩埋的士兵的尸体,并把他们的遗物送还给他们的亲友。
这些工作让我筋疲力尽,我开始怀疑自己也会出事,怀疑自己是否能熬过这段时间,怀疑自己还能否活着回去抱抱我那尚未见过面的16个月大的儿子。我忧愁且疲惫不堪,短短几周内就瘦了34磅,还差点发疯。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双手变成皮包骨头,一想到我最终不得不拖着这副残破的身体回家,我就悲从中来。我终于崩溃了,常常一个人哭得全身发抖。那是德军最后大反攻开始不久,哭泣带来的悲伤让我放弃了回到普通生活中去的希望。
最后,我住进了医院,一位军医给予我的忠告,改变了我的生活。在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之后,他告诉我,我的问题纯粹是精神上的,他说:我希望你把生活想象为一个盛着沙子的漏斗。在漏斗的上半部,有成千上万颗沙砾,它们缓慢均匀地通过漏斗中部的细缝,那细缝是如此之窄,以至于无法让两颗以上的沙砾同时通过。我们每个人就像这个漏斗,当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很多亟待完成的事情,但我们只能一件件去做,让工作像漏斗里的沙砾一般,缓慢均匀地通过。否则,漏斗将被毁坏,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就要受到损害。
那是值得纪念的一天,从军医告诫我的那一天起,我就一直奉行这种哲学。“一次只能通过一颗沙砾,一次只能做一件事。”这条忠告最终拯救了我。不仅如此,战后,我在印刷工厂工作,我发现它对我所从事的公共关系及广告工作也有莫大的帮助。我发现在职场上,也有类似战场一般的问题,即同时摆在你面前的有好几件事,但时间却有限。材料要补充新的表格要处理,要安排新的资料,地址有变动,分公司开张或关闭,但我不再慌乱不安。我一再从心里默念这条忠告,因此我也就能更有效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战时那种几乎击垮我的困惑已消逝的无影无踪。”
当今的社会中,医院里半数的床位都留给了精神或是心理上有问题的人。他们是被昨天的忧虑和对明天的担忧这两种重担所压垮的。如果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能牢记这句话:“不要为明天忧虑”,或者是那句话:“着眼于今天”(耶稣的),那他们就能无忧无虑地在街上散步,过着愉快的生活了。
生命就在每天每时每刻中
你和我,在眼前的这一刹那,都站在两个永恒的交汇点上,即永远逝去的往日和永无尽头的未来的交汇点,我们不可能生活在两个永恒之中,哪怕是一秒钟也办不到,因为它们会摧毁我们的身心。既然如此,就让我们生活在这一刻,并为之骄傲吧。有位名人说:“不论担子有多重,每个人都能坚持到夜晚的来临。不管工作有多苦,每个人都能完成今天的任务,都能认真耐心平和愉快地活到太阳下山,这才是生命的真谛。”
不错,生活对我们的要求也只有这些。可是,住在密歇根州沙支那城法院街815号的杰尔德太太,在学到“只生活到上床为止”这一信条之前,为自己的落迫,几乎到了要自杀的地步。她这样讲道:
“1937年我的丈夫死了,我觉得非常沮丧,几乎一蹶不振。我写信给我过去的老板奥罗西先生,他是堪萨斯城罗浮公司的老板,我请求他让我回去做我的老工作。我从前是向学校推销世界百科全书的。两年前,我的丈夫生病时,我把汽车卖了。为了新的工作,我勉强凑足钱,分期付款买了一部旧车,开车出去卖书。
“我原以为,重新工作或许可以帮助我从沮丧中解脱出来。但是,单独驾车,单独吃饭的生活让我几乎无法承受。同时,推销的工作也并不顺利,我没卖出过几本书,即使这小数目的分期付款账单,也让我头疼不已。
“1938年春,我到了密苏里州维沙里市推销书。那里的学校很穷,路也不好走。我一个人既孤单又烦闷,以至于有一次我甚至想自杀。我不再抱有成功的希望,也品味不出生活的乐趣。每天早上起床时,我都为不得不面对现实而恐惧。我什么都怕:怕付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怕付不起房租,怕东西不够吃,怕身体搞垮没有钱看病。而唯一使我没有自杀的原因是,我担心我的姐姐会因此而悲伤,况且她又没有足够的钱来付我的丧葬费用。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篇文章,是它使我摆脱了低落的情绪,鼓足勇气继续生活下去。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文章中的一句话,它是那么使人振奋:‘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用打字机把这句话打了下来,贴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这样我开车时只要一抬头就能看见它。我发现原来活一天并不困难,慢慢地,我学会了忘记过去,并不为将来而烦忧。每天清晨我都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成功克服了自己对寂寞的恐惧。整个人都轻松起来,事业上也明显有了起色。现在的我对生命充满了热情,我知道,不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不会再害怕。是的,我不必惧怕未来,因为我知道,我每一次只要活一天,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猜猜下面几行诗是谁写的:
这个人很快乐,也只有他才能快乐。
因为他能把今天,称之为自己的一天;
他在今天感到安全,能够说:
无论明天会多么糟糕,我已经过了今天。
这几句诗似乎很具有现代意味,但它们却是古罗马的一位著名诗人在基督降生的39年前写下的。
我认为作为人最悲惨的一件事就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拖延着不去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我们向往着天边出现一座奇妙的玫瑰园,却从不去欣赏今天开放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那么,我们怎么会变成这种愚蠢的人这种可怜的人呢?
“我们生命的小小历程是多么奇特啊?”史蒂芬里高克写道:“小孩子常说:‘等我是个大孩子之后,’等他成了大孩子,则说:‘等我长大成人以后,’等到他长大成人,他又这样说:‘等我结婚以后,’可是,即便结婚后又能怎么样呢?估计他的口头禅又变成了:‘等我退休后。’当他一生将尽,真的退休之后时,回首往事,似乎只是一阵冷风吹过,他的一生就这么被错过了,一切终于无法重来。我们总是不能提早领悟:生命就在生活里,就在每天每时每刻中。”
底特律城已故的伊文斯先生,在学会“生命就在生活里,就在每天和每时每刻中”之前,曾因忧郁症几乎自杀。伊文斯生长在贫苦的家庭里,最初靠卖报为生,后来转换到杂货店做店员。不久,他又成了一位助理图书管理员。因为家中7口人靠他一人养活,所以尽管图书管理员的薪金微薄,他也不敢辞职。直至8年之后,才鼓起勇气开创自己的事业,没想到时来运转,仅用借来的50美元发展到了一年净赚20000美元。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后,他存钱的银行倒闭,他不仅损失了全部财产,还负债16000美元,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无法承受,“我吃不下,睡不着,”他说,“不久,我全身都生起奇怪的病来,病因纯粹是因为忧郁过度。病情持续恶化,没几天我就在外出时晕倒在了路上,回家后便卧床不起,全身都开始溃烂,仅是躺着都让我痛苦不堪。医生告诉我,我大约只能活两个星期了。我大为震惊,无奈之下,连遗嘱都立好了,躺在床上等死。可是这样一来,反而减轻了我无谓的忧虑,我每日什么也不想,精神渐渐放松下来,虽然每天的睡眠仍然不足两个小时,却很安稳。闭目休养几个星期后,那些令人疲倦的忧虑感慢慢消失了,胃口也好了起来,体重随之增加。
“又过了几星期,我能拄拐杖走路了。卧床6个星期后,我已经能回去工作了。过去我的年薪曾达到20000美元,现在我能找到每周30美元的工作就已经很高兴了。如今,我的工作是推销一种挡板,我不再为过去后悔,也不再害怕将来,而是将全部时间精力热情都放在推销工作上。”
伊文斯的事业发展迅速,没几年,他已是伊文斯工业公司的董事长,并在不久之后,他的公司长期雄霸纽约股票市场。如果你去格陵兰,很可能会降落在伊文斯机场,这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要知道,如果他不懂得“着眼于今天”这个道理,他绝不会得到这样的成功。
也许你还记得白雪公主的话:“这里的规矩是,昨天可以吃果酱,明天可以吃果酱,但今天不准吃果酱。”我们大多数人就是如此为了明天的果酱和昨天的果酱发愁,却不肯在今天的面包上厚厚地涂上一层果酱。
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成功金言:
聪明的人会享受助人所带来的快乐。要追求真正的快乐,就要忘记计较别人是否感恩,只单纯地享受付出所带来的快乐。
我最近就遇到了一个义愤填膺的人。遇到他的每个人都知道,在十五分钟之内他一定会提起一件事情,果不其然,尽管那事情发生在十一个月之前,可到了今天提起这件事情他依旧余怒未尽。
在上一个圣诞节的时候他为自己公司34名员工分发了10000美元的圣诞节奖金,每个人差不多能得到300美元“可是让我气愤的是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表示出对我的感谢!我甚至后悔给他们发这笔奖金。”他抱怨道。我衷心地同情他。正如圣人所说的那样,一个愤怒的人,浑身都是毒。而在我面前这位浑身是毒的老兄,他已经60岁了人寿保险公司统计我们还能活着的年数是现在岁数和80岁之间差值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他不过还剩下十四五年的生命而已。而他却奢侈地利用了这余生之中将近一年的宝贵时间为已经过去的事情愤愤不平,我实在觉得非常同情他。
为什么在愤怒和自怜之外不去问一问员工们的理由呢?或许是因为平时工作的时间太长而待遇又太低呢?又或许员工们认为这些圣诞奖金是自己应得的份额呢?或许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老板是一个过于挑剔的人使得大家都不敢去感谢他呢?又或许,大家感觉大部分的利润都要缴税,还不如当作奖金……
退一万步来讲,或许员工们真的是自私卑鄙没有礼貌,不懂感恩。反正我不会比他更了解整个情况了。我倒是还记得英国约翰逊博士说过的名言:“感恩是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一般人身上轻易得到。”
而我想说的重点是: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这也许是因为他不够了解人性才去指望别人感恩吧。
人之间的事情就是这样,人性就是如此,你也无法指望有所改变。那么,为什么不干脆接受呢?正如位充满智慧的罗马帝王马库斯阿列留斯所说的那样:“我今天会遇到多言的人自私的人自我中心的人忘恩负义的人。但我并不会为此而惊讶或者感到困扰。因为我无法想像个没有这些人存在的世界。”
他说的不是很有道理吗?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
安德鲁卡耐基曾经送给自己的亲戚100万美元多么值得感谢的数额啊!可是,如果安德鲁卡耐基能够从坟墓中醒来,他会很震惊地发现这100万美元为他换来的是诅咒和诋毁。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卡耐基遗留了3亿多美元的慈善基金,而“仅仅”遗留给他100万美金。
一谈到钱,这样的事情就层出不穷。查尔斯舒瓦博就对此深有体会。他曾经帮助一位银行出纳,把他因挪用去做股票而亏损的银行资金补足以使他免受牢狱之苦。结局如何呢?在短暂的一阵感谢之后,那出纳员就忘记了这件事情,不仅如此,他还曾经与查尔斯这位曾经把他从数年监禁之中拯救出来的人作对。
那么,把帮助的方面换成生命是不是能好一些呢?也许吧,我们往往会庆幸地想。可是塞缪尔这位前任的著名刑事律师的遭遇可以再清楚不过地作了反证他帮助78个罪犯逃脱了死刑,可是一个人都不曾前来登门感谢,甚至连一张卡片都不曾寄来。
还记得伟大的耶稣吗?他曾经在一个下午使10个瘫子起立行走,可是只有一个还记得回来道谢其余九个头也不回跑得无影无踪。
既然这么大的恩惠都不能得到感谢,我们为别人所做的小事又怎么能够期望感恩呢?我们天天在抱怨别人不会知恩图报,可这就是人性。不要再指望别人的感恩了如果你曾经得到过,把它当作一个惊喜吧。这样在没有的时候也不会难过。
忘记感谢是人类最真实的天性,所以停止期望别人记得感恩吧,除非你想自寻烦恼。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明白这样的道理,我认识一位家住伦敦的妇人,每次遇见她的时候她都在和一旁的人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的孤独。她讲述自己是如何照顾自己的侄子们,在他们还小的时候,如何辛苦地看护他们;他们在患麻疹腮腺炎百日咳的时候,都是她在看护着他们,在她结婚之前,他们曾经都和她住在一起,甚至于她还资助了一个侄子去上商业学校。可是现在,他们却不愿意接近她。他们很少来看她,只是在受到良心责备的时候才在她面前出现。
可是我却并不想去责备那些侄子们。因为他们都害怕那位老妇人!每当想起要坐在那里听几个小时的陈词滥调,她没完没了地埋怨自怜,想想吧,你是不是也会退缩呢?但当她发现已经无法强迫这些侄子们回来探望她的时候,她只剩下惟一的绝招心脏病发作。
她并非装病。就连医生都说她的心脏官能症相当严重,她常常会出现心悸的症状。可是医生对于这种病人束手无策,因为她的问题并非由身体导致,而是源于情绪。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位可怜的妇人需要的是关爱与注意,但我觉得倒不如说她需要侄子们的“感恩”,但是大概她永远也得不到这些吧,因为她已经视这些为应得的,所以她要求别人都给她这些。
许多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这样!他们渴望被爱,因为别人的忘恩负义,因为别人的冷漠,因为别人的疏忽,他们感觉到孤独。可是这个世界上惟一能够被爱的,是那些不求索取不求回报还乐于付出的人。
乍一听上去很理想化不是吗?其实不然!这是获得幸福最有效的方法了。我之所以知道,也是因为我的父母。
那时候我还很小,家境贫寒,常常欠债。但即使是那样的情况之下,我的父母仍然坚持每年挤出一点钱寄给孤儿院以作资助。那所孤儿院他们从来没有去过,在我的印象之中,除了回信他们也没有再收到什么感谢。
当我外出工作之后,每年圣诞节我都会寄张支票给父母作为礼物。他们从未用这些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每一次我回家过圣诞节的时候,父亲就会,快乐地告诉我他们用这些钱又买了生活必需晶送给那些贫穷的人们。这种单纯付出而不求回报的快乐已经成为他们一生之中追求的最大快乐。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聪明的人会享受助人所带来的快乐。”而我想我的父亲应该深谙这个道理。要追求真正的快乐,就要忘记计较别人是否感恩,只单纯地享受付出所带来的快乐。
或许你的身边就有着这样的事情,父母向别人抱怨着自己的子女不知道感恩。
这种事情可以说是随处都在,就连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之中,那年迈的国王也在喊着:“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咬噬更令人痛心。”
可是,这真的仅仅是儿女们的错误吗?如果你从来未曾教导过他去练习感激他人,你又如何指望能够得到他的感恩?正如草地一样,遗忘是随处可见的野草,是人类的天性;而感恩,正如草丛之中盛放的玫瑰,需要园丁精心呵护。
我的一位芝加哥的朋友就遇到了这个麻烦。他是一个纸盒厂的工人,工作辛苦但是收入却很少,一个月还不到200美元。他的妻子带来了和前夫所生的两个儿子,她说服他向别人借钱让自己的儿子上了大学。他像牛马一样苦干了四年,从未埋怨。他所赚的每分钱都要用来支付食物房租燃料衣服以及还掉所欠的钱。
可是,从没有人认为他这样做值得感激。他的太太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而那两个儿子呢?他们一点都不觉得亏欠了这位继父,他们甚至从未对自己的继父说过一声谢谢。
应该去责怪这两个儿子么?也许吧。可是,他们母亲的态度不是更应该被责怪吗?出于母性的本能她想要使自己的儿子过得幸福,她想要免除自己儿子所承受的一切负担,她不愿意使他们觉得人生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债务累累。因此她从来不曾对自己的儿子们提起他们的继父为了负担这个家庭有多么辛苦,而这个男人资助他们上大学是多么善良,与此相反,她只是让孩子们认为这是这个男人的本分。
最后呢?一位孩子因为这个而进了监狱。由于母亲的教育,他们产生了“整个世界都应该支持我帮助我”的危险想法,他向老板“借”了一些钱,于是换来了并不短的监禁。
请记住下面这句话吧!孩子是自己造就的。想要有感恩的子女,自己就要作出感恩的模样。
我的姑母就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她使得自己的子女从小就生活在充满关爱的氛围之中。她曾经同时照顾自己的母亲和婆婆,对她们悉心照顾嘘寒问暖,而这个时候她自己还有六个儿女需要精心照顾。不过她从来没有抱怨过这么做的艰难;也未曾夸耀过自己的伟大,她只是把这当成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且以发自内心的热情去做。
现在,她也老了,她会抱怨自己的儿女不懂得感恩么?当然不会!她的六个儿女争抢着要她去自己家中居住,他们很爱她,也从来未曾觉得厌烦。这是单纯的感恩吗?当然不是!这只是因为她从小就使儿女们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之中,使他们觉得用爱回报自己的妈妈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不要在自己的子女面前诋毁别人的善意吧。对于孩子来说,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学习的方向,试着多去赞赏和感激,这样的话你的孩子们也会在无意之中学到赞赏和感恩了。
付出而不去期望感恩,单纯地享受施与的快乐吧。
宽恕让你得到快乐
成功金言:
如果有一个自私的人占了你的便宜,远离他,但是千万不要想着去报复。一旦你心存报复,这一切带给你的伤害要远远大于他的。
我还记得几年前游览黄石公园的经历。那个晚上我和许多游客坐在露天座位上,充满好奇和期待地等待着“森林杀手”灰熊现身。这种动物喜欢到森林旅馆丢弃的垃圾堆里寻找食物。骑着马巡逻的森林管理员告诉我们,在美国西部,灰熊被称为森林杀手。它们在美国西部可以说是所向无敌,大概也只有美国野牛和阿拉斯加熊可以和它们一较高下。只有……种动物会跟着灰熊一同走出森林,大摇大摆地和它一同进餐这种动物就是臭鼬。它的体型很小,灰熊一掌就可以把它击得粉碎。可是灰熊并不这么做,为什么呢?是因为在森林之中长期生活的经验告诉它这完全犯不着。
事实上,我也有着同样的经验。小时候在农场生活的时候我曾经在篱笆旁捉到一只臭鼬,而当我到了纽约,也曾经在街上遇到过几个两条腿的臭鼬,惨痛的经验告诉我,这两种生物都不值得碰。
当我们憎恨自己的敌人时,事实上就是在用更大的作用力来伤害自己。我们因为那个人而影响自己的胃口睡眠健康心情。憎恨并不能够伤害你的敌人,反而会把你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要是你的敌人知道这些,一定会乐翻了天!
去看看纽约警察局布告栏上的金玉良言吧,这可不是某一位理想主义者说的:
如果有一个自私的人占了你的便宜,远离他,但是千万不要想着去报复。一旦你心存报复,这一切带给你的伤害要远远大于他的。
或许会有人怀疑,报复怎么会伤害到自己呢?可这是已经被证实了的。《生活》杂志告诉我们,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性格之中最突出的就是仇恨,长期的仇恨使他们罹患慢性的高血压,还有可能引起心脏疾病。
愤怒甚至可以直接伤害人类的生命。是在说笑吗?不!几年前在华盛顿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位餐厅老板因为自己的员工坚持要用碟子饮用咖啡,情急之下他拿起自己的左轮手枪追杀厨子,竟然因为心脏衰竭而倒地身亡。法医的验尸报告说明心脏衰竭的原因是愤怒。这也是为什么医生们会要求我的朋友这位严重的心脏病人要卧床休养并且在任何隋况之下都不要动怒。医生们深知,在心脏衰弱的情况下,任何愤怒都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耶稣总是说,“爱你的敌人。”这不单单是传道,他也是在告诫我们如何善待自己,如何避开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以及那些过敏性疾病;同时,他也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改善自己的容貌难道你没有看到那些人因为愤怒而导致自己的容貌扭曲变形?再好的整形外科对此也束手无策!去看看那些由宽恕,温柔善良而形成的容颜吧!
仇恨可以控制我们的味蕾,使得我们在美食之前也食不甘味,正如《圣经》上面所说:“充满爱意的粗茶淡饭胜过包含着仇恨的山珍海味。”
这难道不是在取悦我们的敌人么?如果他们知道十曾恨使我们精力缺乏疲惫不堪面容衰老甚至诱发心脏疾患而导致早亡这一切难道不会使他们拍手叫好么?
即使我们不能像耶稣一样爱自己的敌人,也爱自己多一些吧。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相似的话,他这样告诫我们:
仇恨的怒火,必将烧伤你自己。
耶稣会要求我们原谅敌人77次,其实这时候他不仅是在告诉我们怎样避开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和过敏性疾病,同时,他也在教育我们如何在生意场上获得成功。去看看乔治罗纳吧,他正是一个活灵活现的例子!
那时正是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本来在维也纳从事律师工作的乔治罗纳先生身无分文地回到瑞典,他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找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因为他会多国语言,所以自然而然地想要找个进出口公司担任文书工作,在求职的时候大多数公司都婉拒了他由于战争的原因这个行业出现了一片萧条只有一个人,他回信指责罗纳先生,说他对自己公司的想像完全错误,他说罗纳先生极其愚蠢,还指责他的瑞典文字错误百出。
罗纳先生收到回信的时候当然非常气愤这个瑞典人竟然说自己不懂瑞典话!可是看看他写的信吧,这才叫错误百出呢!于是他动手写了一封言辞更为尖刻的回信,足以把读信的对方给气出心脏病来了。他打算用这封信为自己好好出一口气。
不过谢天谢地!他并没有寄出这封信。在寄信前一秒钟,他使自己冷静下来思索了一下。
“或许他说得也没有错。”他想,“即使我学过瑞典语,可那也不是我的母语。或许我真的犯了我自己都茫然无知的错误还自以为是呢?如果真是这样我还是得加强学习才是呢。这个人说不定是帮了我一个忙,尽管方式极其糟糕,我还是应该写信去道谢才是。”
于是他揉掉原先的那封信,又写了另外一封回信:“您在并不需要文书员的时候还抽空回信给我,我对此深深感激。对于打扰您我深感抱歉。我之所以会写那一封信是因为我在查询的时候有人曾经告诉我您是这一行的领袖人物。我对于自己犯的文法错误觉得颇为惭愧,我会在今后努力学好瑞典文以期减少错误。最后还是要感谢您帮助我自我成长。”
几天之后,罗纳又收到了一封回信,这次的回信丝毫没有尖刻,不仅如此,他还被邀请到办公室去面试。随后罗纳得到了这个工作,这一切都归功于罗纳先生自己找到的妙法良方“用柔和驱散愤怒”。
老话说得好。不能生气的人是傻瓜,但不会生气的人是智者。
我们并非圣人,所以我们无法伟大到去爱自己的敌人。可是最好去原谅并且忘记他们吧,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快乐,这样才是明智之举。
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儿子在回忆自己父亲的时候也曾经说过:“我的父亲从采不会浪费一分钟在想那些他不喜欢的人身上。”
威廉盖伦,前任纽约市市长,曾经遭受枪击,生命垂危。可是即使在那些生死未卜的日子里,病床上的他还努力在每一天睡前原谅所有的人和事,他把这作为自己从政的原则。你是否认为这太理想化太天真呢?可是,即使是把生命比喻成痛苦旅程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告诫我们“如果可能,任何人都不应该心怀仇恨。”
历任六任美国总统顾问的巴洛克,在遭受政敌疯狂攻击的时候依旧未曾感觉困扰“没有任何人能够污辱我或者困扰我,我不允许他们这么做,”在我向他请教如何免于困扰时他如是回答:“你要知道,除非我们自己允许,否则没有人能够对我们这样做。”
人类始终在景仰着那些不怀恨仇敌的人。加拿大的座山峰以英国护士艾迪斯卡维尔命名,她于1915年10月12日于德军阵营之中殉难。她在自己在比利时的家中收留照顾一些受伤的法军和英军,并协助他们逃往荷兰。而这成为了她的全部罪名。在行刑的那天早上,她在羁押自己的布鲁塞尔军营对军中的英国牧师忏悔,她喃喃自语“我现在才明白,只有爱国情操是不够的。我不应该对任何人心存怀恨或者怨恨。”四年之后她的遗体被运往英国,并在维斯敏斯教堂举行纪念仪式。她的雕像底座上镌刻着那不朽的话语“我现在才明白,光有爱国情操是不够的,我不应该对任何人心存怀恨或者怨恨。”
要是想真正宽恕并且忘却我们的敌人,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去寻求比我们强大得多的力量。因为我们可以忘却一切的事情,当然侮辱也同样无关轻重。
同样让我来举个例子,美国人应该都知道一位黑人传教士琼斯,今时今日,他亲手创办的学校已经声名鹊起。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琼斯却险些被一些激动的白人青年施以绞刑。
这故事早在1918年。那时候,在琼斯生活的密西西比州流传着一些谣言,人们深信德军会策动黑人叛变,而琼斯被指控参与叛乱的策划。
一群白人青年听到琼斯在教堂里说:“生命是一场战斗,而我们黑人应该拿起武器,为争取生存和成功而战。”于是被恐惧蒙蔽了判断力的他们冲进教堂,把绳索套上琼斯的脖子,并把他拖了一英里远。他们把他推上绞刑台,点燃木柴,准备在把他绞死的同时也把他烧死。这时候,有人叫琼斯说话;于是他开始说话了。虽然绞索正环绕在他的脖子上,可是他并没有求饶,而是开始讲述自己的人生和理想。在脖子上还套着绞索脚下即将升起火焰的时候,他谈自己的前半段人生自己的个性追求他1907年毕业的爱达荷大学他所拥有的音乐才华以及他自己所仰慕的人布克华盛顿。琼斯向他们讲述自己如何仰慕这位伟人,也正是如此他才拒绝了各种待遇丰厚的职业而选择来教育自己贫困的黑人兄弟。他诉说自己的奋斗,自己所获得的帮助……他没有为自己求一句情,他只是在为自己的事业求情。
他叙述自己在密西西比州偏僻之处如何开办学校,就在那野外的树林里,他用自己手表典当得来的1.65美元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他训练那些失学的孩子,想使他们成为有用的农人工人厨师以及管家。同时他也讲述着在他奋斗过程中帮助过他的那些人一些慷慨的白人向他赠送土地木材家畜以及金钱,并协助他完成教育工作。
人们都感动了,在这一席丝毫没有为自己求情的讲话之中。一位老人开始为他说话:“我相信这年轻人。至于他所说的几个人我也都认识。我想我们错了,他是在做好事。我们并不应该杀死他,我们应该帮助他。”他摘下自己的帽子开始在人群之中为琼斯募捐。在这群刚才还狂暴地想要吊死他的人群之中,琼斯募捐到了52美元。事后,琼斯平静地说,他并不恨那些想要绞死烧死他的人,因为“我没空争吵,也没空反悔。没有人能够强迫我恨他们。”
长远而论,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能将这个道理铭记的人,就可以不对他人发怒愤懑诽谤责难攻击以及怨恨。
这是19世纪之前艾比克泰德所说的,他还曾经指出,我们收成的就是我们所栽种的,正如中国的俗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总无法逃脱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林肯是一位从不用自己的好恶去判断他人的人。他委任相当高的职位给那些曾经羞辱过自己的人麦克兰施瓦德以及蔡斯。就像赫登在自已的著作《林肯传》中所说的那样,林肯“总是认为自己的敌人像任何人一样能干。如果得罪他的人适合于这个职位,林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请他求担任这一职位,就像他是自己的朋友一样……在他任职期间,我相信他从来没有因为个人的反感或者是不同的立场来撤换掉任何一个人。”不仅如此,林肯还相信:“没有人应该因为他的行为受到赞扬或者责难,因为每一个人都受到教育的条件以及环境的影响,我们所形成的习惯与特征造就了我们的目前以及未来。”
林肯是对的,去想像吧!如果你和你的敌人接受着同样的教育,生活在同样的背景之下,并有着同样的心理构成,你会做出和他们不同的事情吗?正如印第安人的祈祷词所说的,在穿上别人的鹿皮靴子行走两星期之前,不要去轻易判断和批评他人;因此,与其去憎恨我们的敌人,倒不如去怜悯他们,并自我庆幸自己没有被安排于那样的人生环境以及经历。与其去苦心思索如何报复我们的敌人,不如送给他们理解和支持。
我至今还能记得小时候,我们住在密苏里。我的父亲,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每晚睡前都会祈祷。直到今天我还似乎能够听到他所习惯使用的祈祷词“爱你的敌人,祝福那些诅咒你的人,善待仇恨你的人,并为迫害你的人祈祷。”
这段话给了我父亲一生内心的平安,这个世界上许多有权有势的人都无缘享受的平安。所以,放弃对敌人的报复心,才能获得内心的平安快乐。
知足让你更快乐
成功金言:
知足是一种智慧,常乐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怀着一颗知足感恩的心,享受成绩,享受成功,感受快乐。
知足就是对已经得到的生活或者愿望感到满足。知足常乐就是客观地认识和准确地判断已经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并充分肯定目前的状态,从而始终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知足常乐要求我们要有适可而止的精神,它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而是对现有收获的充分珍惜,对目前成果的充分享受,也是对现有潜力的充分发掘,为今后的创新和进步提供平台。
心理学家曾对一些美国乐透奖的得主做研究。按理说,这些人一夕之间得到千万的美金,应该会乐透了,而且从此可以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结果却发现,这些幸运者在刚得到奖金的时候,的确非常快乐。但是几个月后,快乐的情绪就逐渐消退下来,到后来几乎和一般人一样。换句话说,他们虽然比别人更有钱,但却没有比一般人更快乐。
那么,到底怎样才会使人快乐呢?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中写道:“人生的幸福,与其靠偶然撞上一次大运气,还不如每天都有小运气。”
的确,小小的快乐往往比轰轰烈烈的享乐有更多的幸福感。伊利诺大学研究指出,轰轰烈烈的快乐往往会阻断了长期的满足。那些只有小小快乐的人,才能拥有持续的幸福感。
正如一位教授所说:“真正的幸福在于快乐的次数与时间,而不是强度。”
我们对生命即使有无限的企图,也必须落实在有限的成就上,哪怕是今夜静谧地读了一篇好文章,做了一件“小小如意的事”,我们都应该为此而感到踏实。
一位经理说:“我最大的快乐是从喧哗的宴会回来,可以泡个热水澡。”
有人因吃到一盘充满童年回忆的萝卜炒蛋而心满意足;有人则因早上搭公车,结果一上车就有位子可坐而高兴;有人为能在天明时静观破晓,夜晚月下小酌而倍感愉悦;有人为穿着很美的一件衣裳,或丈夫送的一束花而雀跃不已。
我们必须学着去品尝小小的满足。看一本好书在洒满月光的阳台上啜一口好茶或聆听一首小夜曲,都是单纯的乐趣。
对有的人来说,在书店里看看书,或是一个人沉思冥想,都是单纯的快乐。也有的人喜欢与小孩嬉戏,偶尔与老友相聚,这些简单的事都能让其快乐。
如果人人都能经常为一个小小的幸运而心存感激;为一份小小的友情,真诚地感动;为一个小小的礼物,欢呼不已;为一份小小的关心,充满怀念;那么一个人真的不需要很大的财富或智慧,就会很快乐。
事实上,我们早已拥有让生活快乐起来的一切元素,缺少的只是予以欣赏品味的意识。
人生是否快乐,关键看你是否知足。那些总认为别人的东西都是好的人,是永远没也找不到快乐的。一个人在生活中能不过分注意缺憾,要知道知道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心情就会快乐无比。否则,总以抱怨之心,何处不是阴云淫雨,烦恼不尽。
一位很有名气的心理学教师,一天给学生上课时拿出一只十分精美的咖啡杯,当学生们正在赞美这只杯子的独特造型时,教师故意装出失手的样子,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立刻成了碎片,这时学生中不断发出了惋惜声。
这时候教师指着咖啡杯的碎片说:“你们一定对这只杯子感到惋惜,可是这种惋惜也无法使咖啡杯再恢复原形。今后在你们生活中如果发生了无可挽回的事情时,请记住这破碎的咖啡杯。”
这是一堂很成功的素质教育课,学生们通过摔碎的咖啡杯懂得了,人在无法改变失败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如果我们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也不能改变事实分毫,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人生最大的苦恼,不在于自己拥有的太少,而在于自己向往的太多。向往本身不是坏事,但向往的太多,而自己的能力又不能达到,就会构成长久的失望与不满。
知足是一种智慧,常乐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怀着一颗知足感恩的心,享受成绩,享受成功,感受快乐。
脸上时刻保持微笑
成功金言:
人们都想知道要如何寻求快乐,这里有一条途径,或许可以把你带去快乐的境界。那就是让自己知道,快乐是出自自己内在的心情,不需要向外界寻求的。
最近我在纽约参加一次宴会,其中有位客人,她是刚获得一笔遗产的妇人。她似乎急于使人们对她留下一个愉快的印象,她花了很多钱买了貂皮外衣钻石和珍珠,可是她就没有注意到自己脸上的表情。她那副脸色神情,显得那么刻薄自私。那是她不明白男士们所赏心悦目的,是女士们表情中所表现出的那份气质神态,而不是她那付雍容华贵的打扮。
司华伯曾经告诉过我,他的微笑,有一百万元的价值。他所暗示的,或许就是这个真理。司华伯有他今日的成就,那是该归功于他的人格,他的魅力,和他那种特殊的能力。而在他的人格中,最可爱的因素,就是他令人倾心的微笑。
有一次,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拜访雪弗立,说实在的,我很失望。他沉默寡言,跟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直到他绽开一缕微笑的剎那间,整个气氛才完全变换过来,顿时开朗了起来。如果不是他那一缕微笑,恐怕雪弗立依旧在巴黎做他的木匠,继续他父兄的行业。
一个人的行动,比他所说的话,更有具体的表现,而人们脸上的微笑,就有这样的表示:“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非常高兴见到你!”
为什么人们那么喜欢狗?我相信也是同样的原因……你看它们那么的喜欢跟我们接近,当它们看到我们时,那股出于自然的高兴,所以人们也就喜欢了它们。
那“不诚意”的微笑又如何呢?微笑是从内心发出的,那种不诚意的微笑,是机械的敷衍的,也就是人们所说,那种“皮笑肉不笑”的笑容,那是不能欺骗谁的,也是我们所憎厌的。
纽约一家极具规模的百货公司里的一位人事室主任,跟我谈到这件事。他说他愿意雇用一个有她可爱的微笑,小学还没有毕业的女孩子,而不愿意雇用一个脸孔冷若冰霜的哲学博士。
美国一家很大的橡皮公司的董事长告诉我,依他的观察,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完全在他对这项事业是否感到兴趣?而不是苦干钻研的去打开他成功的大门。他曾这样说:
“若干人,开始一桩事业的时候,怀着极大的希望和兴趣,所以能在早期获得部份的成就。当他们对这项工作,感到厌烦沉闷,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时,他的事业也渐渐走向下坡,终至失败。”
如果你希望别人用一副高兴欢愉的神情来接待你,那么你自己先要用这样的神情去对别人。
我曾经向上千个商界人士建议,于每天的每一个时候,遇到人就展开一个轻松的微笑。这样经过一星期后,回来讲习班,说出所得到的心得效果如何!你先看这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一位司丁哈丹先生写来的信,他的情况绝非特例,事实上,是常可见到的。
司丁哈丹的信上,这样写着:
我结婚有十八年了,这些年来,从我起床到离开家这段时间内,我太太很少看到我脸上的笑容,也很少说上几句话。
由于你叫我从微笑的经历所得的效果作一演讲,我就尝试了一个星期……第二天早晨我梳头的时候,从镜子里,看到自己那张绷得紧紧的脸孔,我就向自己说:“皮尔,你今天必需要把你那张,凝结得像石膏像的脸松开来,你要展出一副笑容来……就从现在开始。”坐下吃早餐的时候,我脸上有了一副轻松的笑意,我向我太太说:“亲爱的,你早!”
你曾告访过我,她一定会感到很惊奇,但你低估了她的反应。当时她迷惑楞住了。我可以想象到,那是出于她意想不到的高兴。这是我太太所希望获得的一件事;是的,两个多月来,我们家庭的生活,已完全改变过来了。
现在我去办公室,会对电梯员微微一笑的说:“你早!”去柜台换钱时,对里面的伙计,我脸上也带着笑容……我在交易所里时,对那些素昧平生从没有见过面的人,我的脸上也带着一缕笑容……
这样没有多久,发现每一个人见到我时,都向我投之一笑。对那些来向我道苦经的人,我以关心的和悦的态度听他们诉苦。而无形中把他们所认为苦恼的事,变得容易解决了。我发现微笑替我带来了财富,那是很多,很多的财富。
我和另外一个经纪人,合用一间办公室。他雇用了一个职员,是个可爱的年轻人,那年轻人渐渐地对我有了好感。我对我自己所得到的成就,感到得意而自傲,所以我对那年轻人,自然地提到“人际关系学”,这个新的哲学。那年轻人曾这样告诉我,他初来这间办公室时,认为我是一个凌厉可憎,脾气极坏的人,而最近一段时间来,他对我的观感,已彻底的改了过来。他说:你笑的时候,很有人情味!
我也改掉原有对人的批评,把斥责人家的话,换成赞赏和鼓励。我再也不会说我需要什么。而是尽量去接受别人的观点。眼前事实的演变,已改变了我原有的生活,现在我是一个跟过去完全不同的人了……一个比过去更快乐,更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