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讲过程中,即使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也难免出现差错。我们假设一位演讲者,正在滔滔不绝,突然,脑海中一片空白,众目睽睽之下,他更加哑口无言,刹那间,他的自信被击得粉碎。假如给他充足的时间,十秒或者十五秒,他有可能恢复正常;但是,在演讲过程中,短短的十几秒钟,对演讲者来说也是一场灾难。那么,如何挽救这场灾难呢?
美国一位知名参议员,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有一次,这位参议员也陷入了类似的窘境,但是他立刻向听众问到“我的声音宏亮吗?后排的观众能听清楚吗?”其实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这样做是想为自己赢得时间,最终在这短暂的停顿中,他恢复了思绪,继续侃侃而谈起来。
但是,面临这样的突发性思维混乱,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将刚刚讲过的那一句话,作为新的起点继续阐述下去。例如,那句话中的某一个词、某一个短语,或者其中包含的观点。当然,这样做会像泰晤士河一样延绵不断。假设一位演讲者正在发表如何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演说,当他讲到“缺乏工作热情,只会使自己更加消极、不求上进,遇事不主动。”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大脑突然一片空白。
这句话的最后一个词是“主动”,所以,可以以此为开端,重新组织一个观点。当然,你可能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说到哪里结束,但是,只有说下去,才能避免沉默的尴尬。
主动意味着创造,而不是听令行事。
当然,这并不是最佳方式,但是至少可以避免一场尴尬。再举一个例子,演讲最后是“听令行事”,我们可以以此继续阐述下去:
最令人恼怒的事情莫过于,对一个没有思想的工人无休止地告知、引导和命令。
对此,我们先谈到这里。另外一个方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