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老家的村子叫“三潭村”,隶属于远平县吉水公社。村子里大部分姓陈。他们祖先在中原颖水河一带,后来迁徙至江西九江,最后在远平县这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安居乐业。他们根在中原,南迁后落居南方,故被称为“客家人”。
说起客家南迁,历史上一共经历过五次。第一次是为西晋永康元年,时年发生“八王之乱”,继而又爆发了大规模反晋王朝的斗争,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偏偏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又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为避战乱,大批汉人西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转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入江西赣南;第二次迁徙发生在唐代,当时先后爆发了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弛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惟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相对平静,“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粤北的三角地带定居,也有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第三次迁徙是在宋代。北宋亡,宋高宗南渡至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不服奴役,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文天祥率兵抗元,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粤各地,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第四次迁徙发生在清代,其原因有二:一是受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至福建和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则迁往广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胀。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又恰逢清政府发起“移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于是,由中原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大量入川;第五次迁徙是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都是客家人,辗转征战十余年。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
南迁的汉人在这些地方建家立业、繁衍生息,与当地原著居民交往、发展、融合,造就了一种独特的群体——客家人,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客家文化。现在客家后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毫不吹嘘地说:“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历经沧桑,形成了客家人勤劳,友善、忍让的共同性格。
陈哲小时候就读的学校叫做“三潭小学”。在河对面,陈哲他们去读书,就要过一座小木桥。这小桥几根木头拼起来,三十公分左右宽,却有四五十米长。这样的桥,常常让外地人望而却步,心怕一不小心就掉进河里。本地人走惯了,一点也不害怕,陈哲和大中可以赤脚在上面跑,就像在河滩里跑步一样,那样矫捷,那样从容坦然。
三潭小学校长姓张单名硕,人到中年,仍然单身。
张硕当小学校长不仅仅因为他有高中文凭,更重要的是他出身好,父亲贫农,祖父也是贫农,三代贫农,根正苗红。凭着这好出身,张硕就做了校长,正宗的国家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