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饭桌上的饭菜很简单,每人面前放着一个粗瓷大碗,里面是有点稀的玉米粥。
桌子中间放了一个竹筐,里面有七八个高粱馒头,竹筐旁边放着一个碗,里面是切成细条的腌黄瓜。
这黄瓜应该是夏天腌制的,颜色深黑。
李桂花招呼杜若坐在她身边,拿起一个高粱馒头递给杜若,“来,别客气。”
“哎,”杜若应了声,接了馒头,然后把两包辣条打开,笑着说,“王叔、婶子这是我从陕北带来的特产。”
“特产?”
纸包一打开,那股浓郁的香味就立刻飘散开,两个小少年闻到味道,眼睛情不自禁的盯着两个油纸包。
杜若笑着‘嗯’了声,推了推油纸包,“大家尝尝,看好不好吃。”
铁军、铁锤看向李桂花。
李桂花犹豫了下,杜若忙说,“婶子,我下乡的那个村啊建了个工厂,这叫辣条,就是那个工厂生产的。”
“哦,”李桂花恍然,接着惊讶道,“你们村还有国营厂啊?”
杜若纠正道,“不是国营厂,是社办工厂,国家不管的,我们自负盈亏。”
“哦、哦,”李桂花不是很懂,但觉得这是件好事,“那你现在又成工人了?”
杜若点头,“嗯,算是吧。”
“哎呀,”李桂花笑道,“这是好事啊,你看你这细皮嫩肉的,哪里吃得了下地的苦,你高中毕业,有文凭,打小就聪明,就该当个工人。”
杜若笑笑不说话。
见两个儿子都看着自己,李桂花瞪了眼两个儿子,“看我干什么?这是你们杜若姐姐给的,吃吧。”
两个小少年欢呼一声,拿起筷子,夹起一根辣条放进嘴里。
“好吃!”
“真香!”
两个少年也不怕辣,你一根、我一根,就着馒头吃的一脸开心。
“妈,这辣条真好吃。”
“对,我觉得比肉都好吃。”
李桂花被逗笑了,“两个傻孩子,咋可能比肉好吃?”
不过,王永宽和李桂花见两个儿子吃的开心,好奇之下,也夹起一根辣条送进嘴里。
王永宽皱了皱眉,“唔,有点辣!不过还挺好吃的!”
李桂花眼睛一亮,吸了吸气,“确实好吃。”
不过,在李桂花心里,还是肉更好吃。
李桂花见两个儿子,两三口就把一根辣条给吃了,顿时心疼道,
“少吃点,这么好的东西,你俩囫囵咽了,多可惜啊,慢慢嚼。”
两个孩子闻言,也觉得这么好的东西要慢慢吃,就放满了速度,小心翼翼的咬一口辣条,再咬一口馒头,吃的一脸满足。
李桂花一边吃一边问杜若,“杜若啊,这咋卖的,贵不贵?”
杜若夹了根辣条,咬了口,“不算贵,四毛钱一斤。”
“嘶,”李桂花倒吸口气,“这还不贵啊?”
“咱们农村人可吃不起。”
一年到头累死累活,等结算工分的时候,也不过挣个二三十块钱,这辣条四毛钱一斤,他们可不舍得买。
杜若点点头,“我们都是卖到城市,卖给工人。”
李桂花恍然,工人每个月都有好几十块钱的工资,他们有钱,花四毛钱买一斤这么好吃的辣条,划算。
一顿饭吃完,李桂花小心的重新把油纸包叠好,递给杜若,“拿好,”又不好意思的说,“那两个臭小子吃了不少。”
杜若摆手,“婶子,这是我给你们吃的,我带了不少。”
李桂花见杜若不要,也没说什么,收拾了一下碗筷,就跟王永宽一起去了杜若家。
杜若家半年没住人了,屋里到处是灰,还冷的像是冰窖。
李桂花手里拿着扫帚,就开始打扫。
王铁军和王铁锤也过来帮忙。
王永宽则去把炕烧起来。
幸亏王红霞是个勤奋的女人,厨房里堆着不少王红霞闲暇时砍的柴禾,到不用担心取暖材料的问题。
把火炕烧着后,屋子里慢慢暖和了起来。
李桂花带着两个儿子,也很快把屋子打扫干净。
“行了,时间不早了,”李桂花对杜若说,“我们就先走了,你要是有什么事,咱们挨得近,喊一声,你叔和我都能听见。”
“哎,”杜若道,“我送您。”
“送啥,”李桂花转身,“两步路的事儿,多近啊!天冷就别出去了。”
杜若还是笑着送到了门口。
两个少年进家门的时候,还冲杜若挥了挥手。
杜若笑着点点头。
等王家人回了家,杜若这才回了屋。
屋子里点了一盏煤油灯,是李桂花拿过来的。
屋子里的灯光有些暗淡,杜若就着微弱的灯光,打开柜子,里面是叠放整齐的被褥。
只是被褥没有被拆洗、晾晒过,有些潮湿。
幸好炕是热的,杜若把潮湿的被褥铺在下面,又从空间里拿出自己惯用的被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