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我不看报纸。”
“还要等一个多小时,闲着也是闲着,打发打发时间。”李晓蕾嫣然一笑,顺手把杂志放到茶几上。
西装男好奇地打量了一眼韩博,解开西装扣子笑道:“您二位也去东海?”
“是啊,我们6点就过来了。”
“早知道会延误,就订其它航空公司的机票。”
从警这么多年,韩博养成了不管遇到什么人都要仔细观察的职业习惯,笑看着他问:“先生闽省人?”
西装男一愣,惊诧地问:“您怎么知道的,我觉得我普通话挺标准,没什么口音。”
“是挺标准的,但还是带一点口音,我以前有一个同事是闽省人,所以能听出细微的差别。”
“原来如此,看来还是不标准。”
西装男性格开朗,显然属于那种喜欢交流,喜欢交朋友的人,从怀里掏出一张精致的名片:“我姓林,林全盛,祖籍闽省,十二岁时随家父移居美国,这是第三次回中国,这是我的名片,认识您二位很高兴,您二位贵姓?”
原来是华人华侨,还是一个成功的华人华侨。
韩博起身接过名片,习惯性地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免贵姓韩,单名博,这是我爱人李晓蕾,认识林总也很荣幸。真不好意思,我在政府部门上班,我……我没有名片。”
“没关系,没关系。”林全盛手抚西服坐回沙发,很绅士地送上一句恭维:“韩太太真漂亮,韩先生真有福气。”
“林总真会说笑,漂亮什么,都三十多岁奔四十的人了。”
虽然萍水相逢,但在候机厅相互认识一下很正常,闲着也是闲着,许多旅客都在相互攀谈。
不过在闲聊方面,李晓蕾更擅长。
眼前这位美国华侨来头不小,名片上有好几个诸如“北美华人发展促进会理事”、“纽约华人商会会员”等头衔,公司名称也很响亮----泛美投资集团,而他年纪轻轻便是集团高级副总裁。
提起投资,李晓蕾表现出极大兴趣。
林全盛很健谈,有问必答,甚至从行李箱里取出几份材料,介绍其这次回国打算拓展的业务。从事贵金属投资,他所服务的泛美投资集团既像一个经纪公司也像一个交易平台,可是拉中国公民炒美国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合法合规吗?
“韩太太,说风险肯定是有风险的,不过相对国内的股票期货,投资黄金的风险要小很多。这几年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股市期市是庄家的天下,又有几个散户能赚到钱?楼市全是泡沫,北上广的房价炒得比纽约、伦敦都贵,说崩盘就崩盘。”
“是啊,现在的房价炒得是有点离谱。”尽管对投资黄金不感兴趣,但对他的这番分析李晓蕾深以为然。
“投资黄金就不一样了,如果担心风险,完全可以不采用杠杆,股票会跌得一文不值,套进去可能永远翻不了身,但黄金下跌又能跌到哪儿去?它是硬通货,它是保值的……”
难怪那么热情,难怪萍水相逢就主动发名片,原来是想发展客户。
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候机厅变成了他的推介会场,许多旅客围了过来,名片发了一圈又一圈,宣传材料散了几十份。
投资对韩博来说太遥远,这些年唯一的投资就是当年被老卢逼着入股良庄的那些企业和农基会,从来没炒过股票,更不用说炒风险更大的期货。
不管他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对此一点兴趣都没有,干脆坐在一边笑而不语。
可是看着看着突然觉得他有点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但不管怎么想又想不起来,似乎从未见过。
他祖籍闽省,难道他去过南非?
不对,在南非确实认识不少闽省籍华人,但可以肯定从未见过这个人。去南非出任警务参赞前没在闽省工作过,甚至从未去闽省办过案……
虽然年过三十,但韩博对自己的记忆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只要见过、只要打过交道的就有印象,就能想起来,头一次遇到这种似乎有点印象又怎么都想不起来的情况。
应该是错觉,韩博暗想是不是警察干得太久了,看谁都像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