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重生土木堡正文卷第八十六章:议迎堡宗翌日。
朝会。
心思各异的群臣们,再一次站到了一起。
礼部侍郎胡濙出列道:“启奏陛下,臣为正统奸臣录总撰,初步编订正统年间谄媚王振、孙氏一党等臣八十一人,请陛下御览。”
八十一个人!
这是什么概念,这还只是初版!
很多人顿时交头议论,这个胡濙作为多朝老臣,办事还真是会替景泰着想,尽心尽力的去编撰这份奸臣录。
初版就涉及京官八十一人,真等他编完,岂不是我们这些在朝为官的,大部分都成正统一朝的奸臣了吗?
胡濙仿佛没有听到其余臣子对他的指指点点,在他看来,这帮人又怎么能知道自己更加高尚的想法。
王诚上前,将初版接来,随后交到在龙椅上坐着的朱棣手中。
底下的臣子很是疑惑,因为这次上前来的宦官是个生面孔。
或许王诚最近在内廷窜起来的很快,可这些眼比天高的朝臣们是不会去怎么关注内廷某个太监的起落的。
当王诚第一次站在奉天殿上,许多人都是懵了。
这家伙是谁?
兴安呢?
金英呢?
这二位大裆,才是众所周知的内廷扛把子啊!
正常情况下,的确该是兴安或是金英来做这件事。
此前,王诚不过才是个司礼监的第三秉笔,就算有乾清宫之便,如此重大的事,也不该由他这个内廷中的小辈来做。
但问题是,金英已经被拿下了。
金英在上次政变中,以勾结孙氏一族,蛊惑太后之罪被京营千总胡立率领京营兵士捉拿,虽然还没死,但是也正在被关押在南海子。
除非天神下凡来救,否则一辈子是出不来了。
所以作为第三秉笔的王诚,顺理成章地接任成为了当下司礼监的次笔。
兴安依旧是司礼监的掌印,可相比于杨善之流,在内廷供职数十年的老裆兴安却是十分清楚当下的局势。
对他而言,现在是该退位让贤的时候了。
兴安最近皆以告病为由拒绝出席朝会,借机澹出朝堂视野,就连司礼监的事务也逐渐移交次笔王诚办理。
对于这些,朱棣看在眼里,却是一直沉默。
所以皇帝的态度很明确,是有让王诚执掌司礼监的意思。
虽然兴安目前还是司礼监的掌印,可真正掌权的到底是谁,内廷的诸多宫娥、太监以及妃嫔们,全然明白。
王诚背靠景泰皇帝,打掉金英,压住兴安,俨然成为内廷如今唯一的大裆,也是从现在开始,继王振之后,内廷又出现了一位老祖宗。
这个老祖宗,正是朱棣一手提拔起来的王诚。
王诚的发家事迹和王振有些许相似之处,都是背靠皇帝的信任,才得以能在内廷呼风唤雨。
至于说王诚能打掉金英,压制兴安,则完全是因为他依附的朱棣掌握了大权,与他个人的能耐关系不大。
就算王诚本事再大,朱棣没有实权,他在内廷也完全不能和金英、兴安这两个老牌的大裆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