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釜底抽薪之策(1 / 2)

 看到徐璆的情绪已经到位了,丁宽不再兜圈子“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大兄,想要减少太平道造成的损失,最重要的就是与太平道抢夺那些流民。”

徐璆略微思索,“子厚,你说的是让我组织赈灾吧,我为一州刺史,遇到灾年,组织赈灾本就是应有之义。只不过这赈灾,需要调动常平仓,需获得朝廷允准。

公文来往,朝廷回复缓慢且不说,即使我临机决断,擅自开仓,这赈灾最多使得流民能有口吃的,不至于饿死。

但流民还是流民,一旦太平道蛊惑,还是很容易被其裹挟而去。”

“大兄,赈灾只是被动之法,杯水车薪,当此危难之际,确实用处不大。”

“你说的抢夺流民,又是何意?”

丁宽面色严肃,冷冷吐出两个字“徒附”。

徐璆听到这两字,瞳孔收缩,面色大变。

什么是“徒附”?简单的解释就是家奴。

东汉后期发展出了规模巨大的庄园经济,这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庄园是归大族、豪强、权贵所有。

庄园的经营需要大量的人力,其中一部分是族人、亲戚、乡里,但更多的是家奴,也就是徒附。

这些徒附大多都是失地农民转化而来,卖身为奴,一旦成为徒附,就失去了户籍和人身自由,只能终生为主人工作。

士人主导的官方意识形态中,徒附是被高度鄙视的,不是因为士人多么良善,而是因为农民一旦转化成徒附,就从户籍上消失了变成了隐匿人口。

汉朝的主要财政来源,称为赋算。其中赋就是田赋,汉朝的田赋很低,最低的时候三十抽一,相当于百分之三。

算就是口算,即人头税,这种人头税才是大汉财政的主要收入,只要是在户籍上的人口,都要交人头税。

而徒附是隐匿人口,不在户籍之内,不用交人头税。换句话说,自耕农转化成徒附,对政府来说,就意味着税源的损失。

因此打击地主豪强一直是东汉官员的政治正确,甚至被列入官员的政绩考核项目。徐璆身为刺史,监察一州,对地方豪强的监察也在职责之内。

刺史有“六条问事”一说,就是刺史主要监察的内容,其中第一条就是“地方上的强宗豪右所占田地、住宅超过规定,恃强凌弱,借众欺寡者,”

到了东汉末年,对豪强地主的监察已经名存实亡了,徐璆和丁宽自己家里就有大量的家奴。但政治正确还是要讲的,地方官员如果对豪强地主睁一眼闭一眼也就算了,但如果与豪强勾结,就是授人以柄,随时可能受到攻讦。

对于徐璆这样的以“有德”自诩的传统士人,默认徒附大量存在,自己享受一点徒附的便利是可以的,但有组织、大规模把流民转化为徒附,就明显超出了道德底线。

徐璆面色阴晴不定,久久没有说话,明显下不了决心。丁宽看徐璆犹豫,再加一把火。“太平道起事在即,这些流民如果不能尽快安置,势必被裹挟,成为徒附依然还是大汉之民,一旦成了反贼,恐怕只有死路一条,而且多一个反贼,就可能死伤更多平民。”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