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同上764a。又参看本书卷四。</p>
90</p>
政治学37</p>
利和义务,对于其他公民则听任自便;其二,[由选举规章的细节看来,]他的用意1就在使较富有阶级获得较多的行政位置而最高级的职官都须由资财最富饶的人们充任。选举议事人员的方法也是寡头性质的。</p>
的确全体公民都必须参加选举。</p>
但在预选过程中,普遍的强制规定只局部施行:在选举头等资财级的预选人若干名时,强制全体公民一律参加,选举二等资财级的同数预选人时也是这样;但至第三等级的预选时,第四等级的公民就不强迫他们出席选举,至第四等级的预选时,第三第四等级的公民都不加强迫2。于是,他柏拉图</p>
规定全体公民从全部预选人名单中选出每一资财级同等数目的议员。这样,许多平民由于自便,将不去参加选举,而最富于资财和较高等级的选举人就造成了议事会中的多数。</p>
这些辩析以及此后我在考察各邦最优良政体时3行将继续论到的各种事例可以证明理想的善政不应该是君主政体一长制和民主政体多数制的混合。选任行政人员的预</p>
1柏拉图:法律篇卷六763de。</p>
2柏拉图:法律篇卷六756be:议事会议员定额为三百六十人,由全城邦四个资财等级中各选定九十人组成。</p>
选举程序分三个步骤:一</p>
预选进行分四日,第一资财级预选人在第一日由全体公民选出若干人原文未言明确数</p>
,余级挨次逐日举行。</p>
二</p>
至第五日公布合格预选人名单,由全体公民就其中选定每一资财级之议事员各一百八十人。</p>
三</p>
最后抽签决定每级各九十人,共三百六十人,组成当年的议事会。柏拉图在预选中的安排,恰好像亚氏此节所述,侧重于富饶的第一、二级。在复选时,全体公民都强迫出席参加选举。</p>
3见卷四章七至九,又章十二。</p>
91</p>
47政治学</p>
选和复选两重手续1也含有缺点;某些人,即使为数不多,如果联合起来,他们就可以操纵选举。我们对于法律篇在政体方面所见到的[缺点]2,就是这些。</p>
章七另有些专家以及哲学家或政治家各曾倡议各自的政制政治体系</p>
,这些倡议都较接近于各邦的现行政体,比柏拉图苏格拉底所倡议的两种政制都较为切合实际。其它思想家都没有提出妇孺公有或妇女会餐这类新奇措施;反之,他们的想法都从人生的实际开始。有些人认为人间的争端以至酿成内乱常起因于贫富的不均,所以适当的节制财产是当务之急。嘉尔基顿的法勒亚最先3提出用节制财产方法来消弭内乱的主张;于是他建议一国内的公民应该各有同等的产业一样大小的地亩。在他想来,当人们开始拓荒,建立一个新殖民地时,这是不难办到的。</p>
对于存在多年的旧城邦,就困难较多,但在这种城邦,倘使富户以地产为女儿的妆奁而娶媳时不受陪嫁,穷人则相反地只受陪嫁而不出妆奁,就可能在短时期内平衡全邦各家的产业。柏拉图在著作法律篇时4,认为任何公民增益他财产的初期是不必加以抑止</p>
1柏拉图:法律篇卷六753,所拟行政人员执政选举程序:预选人三百名由全体公民曾经在适龄后服过骑兵或步兵军役的男子用记名票选举。</p>
预选得中的名单经公告一个月后,再由全体公民复选一百人,这一百人再经公告,再行复选,举出三十七人为执政。</p>
2柏拉图:法律篇内所拟各种法规很多,亚氏未加评议。本章专举其中有关政制的弊病;纽曼谓亚氏的本意当在说明前贤所作理想城邦尚多未妥,后人正可用心致力于这类研究纽校2281。</p>
3嘉尔基顿人法勒亚年龄稍长于柏拉图,此节所说“最先”提出节制财产方法,当指柏拉图同时代人而言。上章的斐登,其身世就早于两家。</p>
4柏拉图:法律篇74e。</p>
92</p>
政治学57</p>
的,等到他的增益已达最低业户产额的五倍左右时,有如我们上面曾经说及的,才须予以限制1。</p>
立法家在订立财产限额的同时还得规定各家子女的人数,这一点他们却时常遗忘,而实际上乃是不应该疏忽的。</p>
倘使子女生育过多,家产不足以赡养,根据均产原则而制作的法律就不得不被毁弃。原来是小康的家庭,现在已沦落到无法自给的境遇;处身于这种不幸的人们,作奸犯科还是小事,这里已很难说他们不致于从事叛乱革命了。平均财产在政治团体中所起的作用,虽在古代也是某些立法家们所深知的。譬如梭伦[在雅典]所订的法制以及其它城邦所传的律例,都曾经禁止个人不得任意收购过多的土地。同样地,另有些法制禁止人们出售财产:譬如洛克里城就悬有这样的禁令2,本邦人户在未能确实证明他曾经遭遇意外的重大损失前,不准出卖他的产业。又,有些律例,用意就在维持各家的世业,使不致丧失政治地位;以琉卡岛说,就因为漠视这</p>
1法勒亚所主平均分配的财产,专指土地;柏拉图所容许增益的财产则包括对各家的一切财物和收益。</p>
2洛克里人los有三支族:其一为奥布斯人puntian</p>
,居欧卑亚岸修昔底德卷一108等均有记载。其二,爱璧克涅米人epiedian</p>
,居马里海湾的克涅米nes</p>
on</p>
aliac</p>
gulf山上斯特累波416、426页。其三为奥查里人zolian</p>
,居科林多海湾修昔底德卷一5、103。本书所举在南意大利随费里zephyriu上建洛克里城者,称“爱璧随费里人”</p>
,他们所建立的是奥查里族的殖民城市。此节卷二和卷五简称“洛克里”者亦指这一个在南意大利的殖民城市。卷三所举奥布斯应为欧卑亚对岸的洛克里城。</p>
布荪旭茨:希腊古代的产业和收益32页注,除说明此处所举“洛克里人”就是爱璧随费里支族外,并说所举禁令当出于札琉科斯。</p>
93</p>
67政治学</p>
种律例,它的政体已趋于过度的平民贫民化;结果是资产不足法定数额的人们也都被选为行政人员了。但在实施这种均产制度的地方,每户的定额可能过大或太小,因此人们或流于奢侈,或困于生计。所以,立法家不应该仅仅以树立均产原则为能事,还须订定一个适当的定额。又,人们虽然已被纳入均产体系中,世事仍旧未必从此就尽善尽美。人类的**让他的财产更须使它平均;这就必须用法律来订立有效的教育,人欲没有止境,除了教育,别无节制的方法。可是,法勒亚在这方面,恰正可以站起来说,这正是我的意思;他本来认为各城邦中财产和教育两者应该均等。但我们还要询问他所说的教育究属怎样的性质。如果说教育均等就是每人各授以同样的课程,这还是没有实益的;同样的训诲[人们或者因而努力于智德,或者因而励进于俗务]导致同样追求俗务的性情,而或专尚货利,或角逐名位,或兼好两者,各人所受和所发挥的却相差甚远。还有,人间的争端或城邦的内讧并不能完全归因于财富的失调,名位或荣誉的不平也常常会引起争端。但名利两途的熙攘,各循其不同的途径:民众的吵闹都着意于财货的不平,至于有才能的人所憎恨的却是名位的过分“平等”</p>
1,他们[一旦受辱或不得其位,就]因荣誉的不平而从事革命活动;这种愤慨的性情恰好表现于诗人的诗句2:</p>
1参看卷三章九。</p>
亚氏认为名位分配应该各如其功能:才高勋重者居上位,才卑功小者居下位。倘使名位平均分配于贤愚之间,才能之士一定心怀愤懑。</p>
2荷马:伊利亚特ix319。</p>
94</p>
政治学77</p>
“良莠不分兮贤愚同列。”</p>
[除了内乱这样的重大问题外,我们也得考虑到平常的刑事犯罪。</p>
]一有些犯罪是由于缺乏衣食;这里,法勒亚想到了平均财产这个补救方法,使人人都可以获得生活的必需品,这样就能防止迫于饥寒而起的盗窃行为。</p>
二但衣</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