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玛丽居里镭基金的全国性活动。很快便筹到能买一克镭的钱。居里</p>
夫人亲自到了美国,从哈丁总统手上接过了一克美国赠给她的镭。她把这克</p>
镭捐给了她的实验室。</p>
1934年7月4日,长期疾病缠身的居里夫人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67</p>
岁。她发现的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现在还在挽救,而她却成了镭的牺牲</p>
品,她患的是白血病。</p>
精彩篇章推荐</p>
1.第八章“巴黎”、第九章“每月四十卢布”这两章讲述了居里</p>
夫人在巴黎求学期间艰苦的生活和顽强的学习精神。读来令人发奋,催人向</p>
上。第94页117页</p>
2.第十章“比埃尔居里”这是充满阳光的篇章。这一章讲述了玛</p>
丽和比埃尔居里的相识、相爱。文中对比埃尔居里科学上的成就以及他</p>
的品质、人格、家庭状况作了较详细的介绍。第118页137页</p>
3.第十二章“镭的发现”这一章描述了居里夫妇在探求镭的过程中</p>
所表现出的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和执着探索的忘我态度。第152页163</p>
页</p>
4.第十八章“1906年4月19日”这一章叙述了比埃尔居里惨遭</p>
不测的经过,以及居里夫人对待灾难的态度。第238页254页</p>
5.第二十章“成功和磨难”这一章叙述了失去丈夫的居里夫人痛定</p>
思痛,忘我地投入工作,并再次获得巨大成功的过程。由不得让人对这位伟</p>
大的女性的才智和人品充满爱戴和钦佩。第265页278页</p>
6.第二十三章“美国”这一章讲述了美国赠送给居里夫人一克镭的</p>
前因后果。读来在感动之余又充满感慨。第309页323页</p>
精彩语言辑录</p>
被压迫者心中形成的冷酷无情,是政治压制造成的最不幸后果之</p>
一。</p>
我只惋惜一件事:日子太短,过得太快。一个人永远看不出完成</p>
了什么,只能看出还应该做什么,而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他</p>
就可能失去勇气。</p>
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p>
有恒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既然有做某件事情的天赋,那么无论如何</p>
都必须把这种事件做成。</p>
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我们应</p>
该不虚度此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p>
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p>
合意的希望都放到未来。</p>
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镭是一种元素,它是属于全世界的。</p>
中国科学技术史</p>
作者:英李约瑟</p>
成书时间:1952年</p>
类别:科技史</p>
版本推荐:科学出版社版</p>
书海领航</p>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李约瑟教授的煌煌巨著。如果你想了解中国古代</p>
的科学技术,就必须读这部书;如果你想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成就,就</p>
必须读这部书;如果你想了解中国古代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就必须读这部书。</p>
我们国家本来是有编纂历史的伟大传统的,但近代以来,我国科技落后</p>
了,有志之士急于赶上先进的西方,把精力大都投在学习、应用现代科技上,</p>
对本民族传统的整理未免就拖延下来。因为语言及文化的相对关系,中国人</p>
了解西方,相对于西方人了解中国,要广泛与深刻,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p>
研究的深入,中国人也可以写出自己的站在全球历史上的科技史。李约瑟在</p>
全书的序言里,站在一个西方研究者的角度,列出了写这么一部中国科技史</p>
的条件,共有6条:1有一定科学素养,并从事多年实用研究;2熟</p>
悉欧洲科学史;3熟悉欧洲历史;4作为科学家体验中国人的生活;</p>
5能阅读中文文献;6得到中国学者的指导。李约瑟不无骄傲地说,</p>
这些难得的条件在他身上都具备了。他在中国呆过一段时间,并与许多中国</p>
一流的学者建立了友谊,比如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等等。这些都为他的</p>
工作提供了莫大的便利。</p>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本书有两个显而易见的优点:第一,在全球视</p>
野中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考察;第二,最大限度地搜集了中文文献资料。如</p>
果你是一个科技史作者,中国人难在第一点,西方人难在第二点。这两个难</p>
点在一部书中都得到解决,立刻就成了无可比拟的优点。我们就能看到中国</p>
古代在科技上取得了多么伟大光辉的成就,这些成就与当时的世界其它文明</p>
相比,显示出何种意义。</p>
李约瑟是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中了解协会会长。因为</p>
这部著作,他的名字逐渐为每一个真正关注中国的人所熟知,所赞颂。</p>
内容梗概</p>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一部真正的巨著。全书共分七卷,内容包括我国</p>
有史以来的地理和历史情况第一卷、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第二卷、</p>
数学、天文学、地学第三卷、物理学、工程技术第四卷、化学、化</p>
工第五卷、生物学、农业、医药第六卷以及这些学科得到发展的社</p>
会背景第七卷。仅仅以各分卷的主题情况看,这部书就称得上是中国古</p>
代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p>
但作者不愿在这里就停下探索的步伐,他还讨论了中国哲学中科学思想</p>
的发生和发展问题。他认为,中国人已经用自己的历史证明了,中国人在较</p>
早时期至少是和希腊人一样善于推测大自然的法则。中国没有产生亚里士多</p>
德那样的人物,只是因为阻碍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发展的那些抑制因素,早</p>
在中国可能产生亚里士多德那样的人物以前,就已经开始起作用了。虽然中</p>
国人总是运用原始型的理论与假说,但那些经验性的发现和发明,还是对世</p>
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中国人很善于计划并能进行有用的实</p>
验来进一步改良技术。很清楚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社会发展技术的有利条件</p>
虽然少于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社会,但中国古代,却取得了比古代地中海地</p>
区奴隶制的城邦文化或封建时代的欧洲文明大得多的发展。欧洲从中国汲取</p>
去的技术极为丰富多彩,可是在公元后头14个世纪中,欧洲人往往完全不知</p>
道这些技术的来源。</p>
在欧洲人看来中国也同样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系列惊人的科学创</p>
始精神,突出的技术成就和善于思考的洞察力。既然如此,为什么现代科学,</p>
亦即经得起全世界考验、并得到合理的普遍赞扬的伽利略、哈维、牛顿的传</p>
统,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发展起来,而不是在中国或亚洲其他任何地方</p>
得到发展呢李约瑟在全书的最后部分提出了这个问题的讨论。</p>
在第一卷的第五、第六两章里,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史描述了一个大</p>
致的轮廓。第五章是先秦时期,在史前时期主要讲了农作物和劳动工具,一</p>
些家畜、家禽的驯养。商、周时期主要讲了青铜器、铁器的制作。第六章内</p>
容是全国统一的帝国,从秦开始到明末耶稣会传教士的东来。概述了这1800</p>
年的历史及科技,这一工作是在一种全球史观的背景下进行的。李约瑟考察</p>
中国的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发现它们的焦点往往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p>
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水利工程的改进以及它们</p>
的扩大应用,如闸门和新的测量仪器等。在宋代,至少有496项水利工程收</p>
到了效果,而唐代只有91项。在建筑方面,李诫在公元1100年所著的营</p>
造法式是中国建筑工程的经典著作。宋朝的代数学达到了古代中国的最高</p>
峰。最重要的,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还是化学,它是在唐代道观里不知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