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年轻,等婚后自然能明白这些道理。”秦琼也微微叹了口气。</p>
作为过来人,程咬金和秦琼都能理解袁紫烟的艰难处境,这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并非是幸福,而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为了维护一方,只能跟另外一方翻脸,然而另外一方却不肯松手,将她死死拴住,尽管是以爱为借口。</p>
这边吵翻了天,王世充也快要烦死了,到了深夜了,虽然很累,但是却吃不下喝不下,更睡不着。</p>
黄昏时分发生的那一幕在脑海之中过了无数遍,挥之不去。</p>
尽管王世充也怀疑李密还活着,但是却没有向任何人透漏,原因很简单。当初王世充击退看似更强大的李密,奠定了称帝的第一步扎实基础,一直是国人津津乐道的事情,王世充也因此树立了极高的威信。</p>
如果传出李密还活着,并且在洛阳城下差点射杀王世充,那么王世充苦心经营的高大形象就会轰然倒塌,到时候谁还会卖命的替他守城?</p>
确实如此,王世充到了今天这一步,只能是咬牙坚持,能守一天是一天。既然自己的兵力遭受毁灭性的的打击,想必窦建德这个老狐狸也该开始出来觅食了。</p>
王世充断定窦建德很快就要出兵,分析利弊,他认为两次和李世民谈和翻脸,如今又处于劣势,即便诚意开城投降,最后结果多半是个死,因为李世民有个习惯,那就是喜欢斩杀投降首领,目的是为了使得群龙无首。</p>
窦建德相对就好说些,只要许以利诱,多半还是能保住命的,说不定还能在洛阳安稳下来,招兵买马,来日再战。</p>
王世充都能想到的问题,李世民当然早就预料到了。所以,他并未急于攻打洛阳,而是静观事态的发展,视情况而定。</p>
消息反馈到中央,李渊对儿子的做法大为赞赏,同时也给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比如对洛阳方面要进行全面封锁,不能让他们与夏军有任何的直接联系。</p>
也就是说,尽量避免与夏军交战的同时,王世充反过头来再去夹击唐军,切断他们的一切联络,逐个消灭。</p>
不能不说,李渊的这个建议十分中肯,可谓是未雨绸缪,深谋远虑。</p>
当然,之所以王世充和窦建德最后都没有成气候,就是因为他们不够团结。当李世民与王世充酣战之时,窦建德突然发兵,不一定能打败唐军,但也一定会让他们知难而退。而在接下来的战役之中,王世充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坐视不理,导致延误最佳战机,最终落得个惨败结局。</p>
那么,咱们来较为详细的再去接触下窦建德先生。这位自以为聪明的农民起义领袖,得知双方在洛阳城下激战,各有不小的伤亡,喜极而泣,那是真高兴的哭了,天赐良机啊,老天有眼,还是觉得我窦某人最适合当天下之主啊!</p>
于是乎,窦建德立刻亲自率领夏军主力,气势汹汹的向着洛阳进军而来。之前咱们提到过,窦建德总共有十五万兵马,却对外号称三十万,自个就翻了一倍,无非是壮大声势而已。</p>
由于唐军主力集中在洛阳,所以之前收服的部分州县又被窦建德轻易攻克了,之后便驻扎在洛阳城东侧的武牢关外。</p>
想必大家对虎牢关大战更为熟悉些,其实是一个地方,武则天称帝之后,因当地官员怕女主忌讳这个武字,所以改为了虎字,也就是虎牢关。</p>
为了阅读习惯问题吧,还是按照虎牢关写,大家看得更顺眼一些。</p>
经过洛阳一战之后,尉迟恭、段志玄忠心护主的事迹被传的沸沸扬扬,从此再没有人怀疑他们的忠心。</p>
屈突通是个实诚人,亲自找到尉迟恭,并且还带了一坛珍藏的美酒,表示真诚的歉意。屈突通自嘲自己小人之心,当初不该怀疑将军,尉迟恭当然不会在意,说屈将军如此做也都是为大局着想,如此磊落之人,世间少有。</p>
一笑泯恩仇,尉迟恭和屈突通最终成为挚友,为将来的大唐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p>
李元吉因为跟袁紫烟倾诉了心声,一颗狂躁的心竟然暂时安稳下来,期间并没有出现异常。也就是说,唐军方面除了秦王和军师大吵一架之外,总体呈现团结的良好局面。</p>
打探过后,虽然探知窦建德的实际兵马只有十五万,但是几位重臣还是感到忧心忡忡,比如萧禹、屈突通、封德蠡等人。</p>
以屈突通为代表,几人连忙找到李世民,焦急的说道:“秦王,窦建德兴师来犯,势力不小,还请暂时回避,再作商议。”(未完待续)</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