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了大致模型的新一代钠离子电池,采用了超薄金属阳极,尺寸是现今三元锂电池那电池石墨阳极的五分之一,所以可以存储更多的离子。
“天才般的设计,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自然》编辑部内两名专门对电池进行研究的学者,在看到这篇论文的时候,俱都茅塞顿开,脑中突然有了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不过他论文的内容似乎已经超出了钠离子和锂离子电池的范畴,有着向燃料电池发展的趋势。”
在将万荥的新论文通篇看完后,两人也看出了这最新一篇论文中最关键的点,那就是万荥所研究的钠离子电池似乎也已将快要成为历史,燃料电池的踪迹已经若隐若现。
其实现阶段研究燃料电池的科学家也不在少数,但燃料电池的核心本质上仍然是电池,它仍然是让电子和正离子分开,走不同的通路。
其中的电子走电路做功,正离子走质子交换膜去中和电子转移带来的电势变化。
只不过相较于传统的金属电池使用库仑力做功,让金属由高价转化为低价时所释放能量。
而燃烧电池则取用了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在微观尺度上小于库仑力,但在这个尺度上锁释放的能量却高于金属离子电池。
要知道越微观世界所产生的的能量,越加剧烈,原子弹、氢弹便是如此。而日后人类想要触及的反物质湮灭能量,则是更加微观的存在。
现今人类的仪器中,还只能使用粒子加速器来窥探其中的奥秘。
“他这是准备做什么?一下子投稿两篇,甚至可能有更多的论文。”
对于万荥先后投稿几篇论文,《自然》编辑部的成员们都有些费解了。
“难道是夏国在电池领域科技大爆发了?”
最先收到万荥论文的一位编辑盯着打印出来的论文,若有所思的说道。
“很有可能,按照夏国的性子,说不定已经研究完毕,准备进行生产了。这蓝星的电池行业,怕是要变天了啊。”
编辑部的这些成员们经过万荥的连番论文轰炸后,已经开始了一些不着边际的猜想。毕竟他们现在还没有与轻化工大学进行任何的联系,所有的一切暂时都只能用猜想来完成。
“就看他后面还会不会继续进行投稿了,毕竟如果只有三篇论文的话,想要将其在实验室中完整的制造出来,还是需要很长一段路走的。”
万荥的三篇论文加起来虽然已经给钠离子电池铺就了道路,但也只是一条荆棘小道罢了。
而要想将论文变为现实,还是要像宁得时代那样,对实验室进行大规模投入,才有可能在之后获得成果。
“总编,联系上了!”
当编辑部的众人还在讨论第三篇论文的时候,负责找寻龙应强联系方式的那位编辑也终于将龙应强的联系方式给翻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