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什么意思,”桓裕上前,双手搂着郑绥的腰,把她抱在怀里,低头轻声笑道:“我只是想到,客奴念念不忘,遗憾至今,也情有可原。”
郑绥一听这话,忆起旧事,皱了下眉头。
客奴,袁循的小名。
她听桓裕提过。
“就他?”郑绥嗤地一声冷哼,却不忘瞪一眼桓裕,“至少对阿姐的那份情义,谁也比不上九姐夫,你别扯那些不相干的人。”
“你羡慕?”
身为女子,谁不羡慕?
原本这句话,将将要脱口而出,只是记着五兄的劝诫,话在喉咙里打了个圈,又咽了回去。
郑绥瞧着桓裕满脸得意的笑容,带着十二分的笃定,尤其那双明亮泛着光彩的眼眸,目光如炬,似能洞察一切,又似能把人看得透透彻彻,无丁点藏身之处。
昨日说的那些任性之言,她的确是耍了点小心眼,之前俩人之间也存有试探,唯有昨日挑明了,她也的确是私心希望桓裕能点头附和,只是当时让五兄打断了,再后来,哪怕桓裕回来,他们谁也没有再提起那话,郑绥是急想要桓裕点头,又害怕见到桓裕摇头,故而,在那股冲动退去之后,她已经失去勇气,再去求证。
只是在方才那一瞬间,她对上桓裕洞明的目光时,才觉,桓裕怕是早已猜透她的心思,看清楚了一切。
同时,就在方才那一瞬间,脑海中突然回响起阿耶曾经下过的断言:你们不适合。
郑绥的心里禁不住打了个激凌,没来由凉嗖嗖的。
“阿绥,熙熙……”
郑绥回过神来,才注意到桓裕在叫她。
“在想什么呢?我人就在你面前,叫你几声都没反应。”
瞧着桓裕托着她的脸颊,满眼尽是紧张与担忧,一下子又释然了。
旁的心思,跟着去了一大半。
对呀,人就在她面前。
伸手环抱住桓裕的腰,靠在他怀里,“我在想,我们什么时候离开,阿姐托我去建康替她瞧瞧阿肆,自阿肆留在建康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那孩子了。”
九娘郑芊和桂阳王萧章的长子萧章,小名阿肆,一直在建康为质。
“你着急的话,我们明日就走。”桓裕沉吟道,又摸了摸郑绥的脸颊,已经恢复了些许红润,心头才稍微放下心,就在刚才,郑绥的脸突然变得煞白,吓了他一大跳。
“阿兄把阿翁指派给我了。”
“既然给你,你就收下,我们不愁多养个人。”能让郑绥叫阿翁,现在整个郑家只有温翁那个老家伙,不过,桓裕并未表现出多大惊讶。
经此一事,郑纬若是不对他有所防备,便不是郑纬了。
只是桓裕没有料到,郑纬会这么急切,直接让温翁跟随他们一同上路。
“五郎,何必急在这一时,待我返回徐州后,温翁再与继郎一道北上,岂不便利。”
“全大楚的人都知道,温翁一直跟随我左右,如今他出现你身边,我倒认为,这样一来,更能表明郑家的态度。”
“郑子张。”桓裕瞧着眼前跟笑面虎似的郑纬,又有了那种被逼迫的感觉,他从来就知道,郑纬不是善茬,很难打交道。
这一次,印象越深刻。
又听郑纬语气凉凉道:“记着你的承诺,早日把事了结,免得添些不必要的麻烦。”
桓裕顿时气结,一股恼火从心头升起,压都压不住,连字也不叫,直呼其名,“郑纬,你们读书人有句话叫五十步笑百步,你先管好你自己,再来管我和阿绥的事,否则,别叫我说出难听的来。”
“我有什么让你说的?”
“西华寺。”
只三个字,让郑纬变了脸色,只片刻回转过来,微眯着眼瞧着桓裕,“你知道得挺多的,只是这是两码事,于你的事,不相干。”
桓裕冷哼了一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应该比我更明白这个道理。”
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温翁跟着他们一道上路,但因年龄较大,一路之上,皆是使用牛车,行程有些缓慢,过江州时,桓裕接到一封从建康来的书信,便弃车乘船,先行了一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