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我就害怕福堂叔不同意……他这人‘棋路’有点怕,”少安说出自己心里最大的担忧。
他非常清楚田福堂的能耐。对方能在双水村担任支书这么多年屹立不倒,可不单单因为弟弟在县城当副主任。
这人虽然不识字,却一肚子的算计和精明。
双水村有两大户族是田家和金家,日常会发生各种争执,彼此相斗一二十年。但大多数情况下,金家都闹不过田家,就是因为田福堂的“棋路”技高一筹。他下棋一般不会直来直去用“车”将军,而是喜欢用拐弯“马”。
指不定什么地方走一步绝杀,令人防不胜防。
眼瞅着自家日子刚好过点,少安不愿意再让父母担心受怕。而且,还要对弟弟妹妹的前途负起责任来。
这个家——就是他的骄傲!也是他拼命守护的一切。
进入供销社后,孙少安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努力把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工作做到最好。当初县供销社搞新菌肥培训,全县十几个公社共派出三十多个技术员。这些人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甚至还有高中生,起点不知道比他高出多少。
可少安并没有气馁,愣是凭着自身艰苦学习,在培训班结束时取得了优异成绩。
他也是同一批技术员当中,第一个将新菌肥培育成功的,还去县供销社给人作做经验推广报告,得到不少肯定。
另外,少安去年还有一篇赞美先进生产者的文章登上报纸。
所以在个人事业方面,他很有想法,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混出一番名堂,让这个家的日子彻底好起来。
姐夫当然对他们很好,不过孙少安更想用自己的双手改变。
如果因为自己和润叶的事情惹恼了福堂叔,恐怕供销社的工作也会出麻烦。严格来讲,他现的身份还属于双水村二队的一名农民社员,只是受村里委派去供销社参加工作。
供销社和村里签订用工合同,规定用工期限,本人则向村里每月交钱买工分,这也是亦工亦农的由来。
万一福堂叔强行要自己回村务农的话……现在社员归村里管,人家真能做到的。
就算郭主任帮忙拦着,家里其他人在村里也不好做。
当然,孙少安相信福堂叔不会真做到这一步,很可能采用其他手段。
正是考虑太多,他才显得患得患失。
对于小舅子的担忧,王满银能猜个七七八八。
无论现在还是后世,眼瞅着自己辛辛苦苦养十几年的白菜被猪啃了,任谁都会生气。
不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田福堂心里肯定想让女儿嫁个称心如意的好人家。
如果小舅子还是那个土里刨食的农民,他和润叶的感情可能性自然不大。不过少安现在进供销社上班,也算半脱离农民这一阶层了。
只要操作得当,阻力或许没有那么大。
更何况,少安未必不能再进一步。
王满银前些日子从报纸上看过一些信息后,正想找小舅子聊聊,现在是个不错的机会。
“少安,你有没有想过去读大学?”
“啥?姐夫,你怎么想到让我读大学?我咋可能……只是高小毕业。”孙少安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明明两人在谈论说婆姨的事儿,怎么转眼话题变了。
“你在供销社上班属于亦工亦农,不管愿不愿意承认,还是和润叶存在着身份差别……当然,两个人真心相爱其他都不是问题。关键你们背后站着两家人。要让田福堂同意,身份还是要对等一些比较好。”
亦工亦农这种身份其实比较尴尬的。一方面如果供销社需要裁员,随时可以把少安打发回家。另一方面,村里也可以管着。
即使如此,这样的工作也让很多农村人梦寐以求,因为临时工有机会转成正式工人的。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看来,如果身份转换成功,相当于一辈子端上铁饭碗。
假如少安在工厂里上班的话,这种可能性比较大。但供销社不同,卡的比较死。很多人干了十几年,最后仍然属于亦工亦农。
等供销社解散时,只能灰溜溜返回农村。
所以从将小舅子弄进供销社起,王满银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该如何真正解决掉身份。
前不久,机会来了。
“嗯,”孙少安点点头,又不解的问,“姐夫,这和上大学有啥关系?我是高小毕业,咋可能读大学?”
“我一直交代你,平时要多注意报纸上的最新消息。你没看到今年大学开始招生了吗?”王满银说出一个关键信息。
“我平时就看看书,报纸上说的很多东西不感兴趣,读的不多……”少安挠了挠头,追问一句,“姐夫,报纸上咋说的?”
“从今年六月份开始,不少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算是第一批。”
因为种种原因,早几年大学停办,造成各行业人才缺乏。
前不久又有了新的动向,几所高校重新开始招收招生。条件要求也比较宽泛,不看成绩,不需要考试。只要思想好,身体健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二十岁左右即可。
招收推荐的重点是工农兵,所以又被人称为工农兵大学生。
王满银来自后世,恰好了解这方面的相关信息。因为第一次招生,人们摸不清形势方向,所以不敢乱报。
甚至有些人被推荐时,还非常坚决的拒绝了。
至于招生条件里所说的初中以上文化,实际上要求并没有那么高。有资料显示,第一届招收了九万多人,这其中除了有高中生和初中生外,还有很多高小毕业。
王满银在后世看过一个相关回忆:某厂分有一个工农兵学员推荐指标,因为其他人都存在各种问题,再加上有些人不愿意去。厂长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又怕担责任,就把一个只会写自己名字的转业工人推荐了。
理由很充分:“该生成分贫农,扛过枪,现在又是工人,非常符合条件。”
连这名学员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稀里糊涂被推荐到大学,又云里雾里上了一个星期。结果这人听课像听天书一样,完全搞不懂,便偷偷跑回厂里,宁死不去。
经过学校和厂里数次动员,最后只能无奈放弃。
当然,今年是个空档,机会比较多。实际上从第二届开始,竞争就激烈起来,一般人再想被推荐就难了。
而且王满银想要争取的并非是真正的大学,而是传说中的“五期(非错字)”大学(和五期干校不一样)。
这种大学每个县都有,要求更低,主要以学习农医知识为主。很多直接由初中高中学校改建而成。
它类似后世的中专或者大专,只是现在通通称呼为大学。而且学习时间比较短,只需要一年甚至几个月就可以毕业。
今年同样是第一年,大家不知道其意义,所以几乎没有人竞争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