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愁心清弦,白云在天(中)十六王爷也怀疑此人就是徐彦。
可是我反复回忆,却总觉得那人的长相与徐彦不同。徐彦眉眼处有些深陷,今夜救我的人虽然只露出眼睛一带,从其轮廓却能看他鼻梁高耸,眼睛熠熠有神,清秀而俊朗,灯光下看去,颇有些十六王爷的影子,只是外表上要更英气勃勃一些。我舀着信颠来倒去地看了一遍,指着那一句“而后一年光景,西赵势微,余年已十五”,说:“从年龄上来算,西赵城破那一年,我六岁,这人是十五岁,足足比我大了**岁,而徐彦只比我年长两岁。因此此人绝对不是他。”
十六王爷笑了笑,说:“罢了,此人待你情深意重,而且将我们二人带上了远赴云南的路。日后有缘相会必要重谢,无缘么,……”他顿了顿,皮笑肉不笑地说:“就要枉费公主不知多少夜的幽梦了。”
我登时怒气上冲,他却不理会我,独自从包袱里掏出一具异常短小的古琴,叮叮咚咚地弹奏起来,琴声温暖幽怨,响彻云霄,将一路的纷扰甩在身后。
我的满心愤怒,被他这样一弹,也渺渺绕绕地烟消云散。抱膝听了半天,他一曲才完,我就忍不住说:“十七王爷也吹得一手好笛子——”
他笑着点了点头,说:“十七弟吹的是羌笛,起源于胡地,笛声苍凉,多半是他以前随同裴将军征战时学会的。我么,”他低头去抚摸着那一具古琴,说:“这把琴名叫‘魂归’,是我母亲的,她是江南人。”
这把琴竟然有这么诡异的名字,听起来颇有来历。马车中灯光昏暗,不断地晃动,间或照到他脸上,只见他怅然望着外面黑漆漆的山脉,表情甜蜜而温顺,却又带着很浓的悲伤。
“令堂……去世了?”我问。
他点了点头,不知为何,脸上的表情又变作一副恶毒的表情,冷冷地说:“我母亲生我妹妹的时候,后宫里的锦妃也身怀有孕。她说自己肚痛,怕是小产,父皇很是着急……许多御医都去了她那里。我母亲……后来我的小妹妹没有养下来,锦妃却轻描淡写地说原来自己是吃坏了肚子。哼,侥天之幸,后来锦妃肚子里的孩儿还没有生下来,她就上吊了。”
后宫里的妃嫔争宠,往往到了普通人不能想象的地步。皇兄在的时候,南齐宫廷中也是如此。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才好,两个人一同沉默,好半天,又听见十六王爷开口说:“我母亲是个很温柔很善良的人,总是怕耽误别人的事,怕对不住别人。她一心一意地为我的父皇,却从不故意表现出来……就好像……就好像今夜救你的那个人对你一样。”
我点了点头。为了某个人默默地遥望,却从不让他知晓,其中的温柔与牵挂,当真令人动容。我不由得对救自己的那个人开始有些眷念。有他在身边的时候,那种安全和踏实,从未有过。
十六王爷语调忽然变得很温柔,说:“我从小看着我母亲吃亏受苦,总是跟她说,不要那么善良,除了讨好父皇,对别的人都要狠一些。她总是不听我的。可是有时候带累得我也吃了苦,她却又后悔了,抱着我不住地说都是她没用。”
我听得心里酸酸的,定定地看着他,小声问:“你那么恨何阁老,是不是就……”
十六王爷冷笑一下,点了点头,说:“他……他对我们母子俩……”
说了几遍,却又说不下去。
我岔开话题,说:“你那么小就到蜀地去,就是因为这些?”
他点了点头,声音哽咽,说:“我不想呆在宫廷里。蜀地……日后你去了就知道,那里的人没有那么多的坏心肠,他们敬重我,找到了什么稀奇古怪的宝贝物事,总是要献到王宫里来。我那时候水土不服,许多人在各处庙里为我烧香祈福……自打病愈之后,我就发誓,我从此要做一个寡廉鲜耻的人,可是在那块土地上除外……那里本来就是丰饶富庶的天府之国,我在那里,过了一段很好很好的日子。可是我每天晚上都在想,母亲和妹妹如果能够陪在我身边,该有多好。”
他说得悲苦,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两个人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先后朦胧睡去。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离淮安很远了。车帘外一个马夫正在赶车,另一个鼾声沉沉,还在熟睡。我看了一眼十六王爷,他蜷缩在角落中,还未醒来,于是又掏出昨晚那个人给我的书信,看了两遍。书信中,将我的底细透露无遗,本想将它撕毁丢掉,却终究舍不得,还是放入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