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此时他朝李世民微微躬身:“五年前臣讨突厥,总蕃汉之众,出塞千里,未曾妄杀一人,也是承袭前代明君之教,推赤诚、存至公而已,岂敢当陛下『文』『武』之赞!”
他君臣这段对话,略见于《李卫公问对.卷中.第十四》。
李世民闻言,大喜而道:“『总蕃汉之众,出塞千里』,善哉!善哉!”
当时契苾部落的酋长契苾何力已率所部归唐,皇帝当即谕令,以执失思力领突厥兵众,以契苾何力领契苾兵众,并归李药师节度,一同出讨吐谷浑。
这是大唐首度尝试,以归降的外族兵团参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此时皇帝将李药师所呈的表奏阖起,交还予他,含笑说道:“吾兄啊,五年前朕已手诏:『兵事节度皆付公,吾不从中治也。』如今未尝稍改。”
君臣之际能如斯者,怎不令人动容!
侯君集、李道宗的两份策略,差异其实不大,然侯君集较为积极果决,李道宗则胜在周严缜密。
李药师再度召他二人共议军机,彼此皆是青史罕见的良将,对照这些许差异,不免暗自激赏,相互钦佩。
两人都论及吐谷浑地势对于行军的影响,这又分为两方面,一是冰川高原对于将士体能的考验,另一则是巍峨大山对于跋涉途径的阻滞。
关于前者,砥定中原之后,大唐放眼西北,早已明白个别军士的素质,体能或比膂力更为紧要,于是长期加意训练。
是以五年之前夜袭阴山,唐军可以数日不眠不休。
然而数月之前段志玄深入吐谷浑,竟仍无法克服高原地势所造成的影响。
因此侯君集、李道宗两人,都将此放在策略之首要,也提出因应之道。
大唐与吐谷浑之间的交通并不闭塞。
汉代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由长安经河西四郡出玉门关,后世称为“河西道”。
然魏晋南北朝以降,河西长期战乱,极不利于商队通行。
于是在此道之南,吐谷浑境内,另辟出一条“青海道”,以利商贾往还。
商贾行道,可以在攀高的过程中择时休息,适应之后继续前进,行军则不可。
因此侯君集、李道宗都建议,在各道兵马集结之后,即先择地攀高,以逐渐适应地势。
李药师更已从孙思邈处,得到景天五加汤药方剂。
攀高之前先饮此汤,有助于唐军迅速适应高原地势。
关于后者,行军辨识方向,白昼可依太阳位置,夜晚则可观察星象。
然而若遇阴雨风雪,天景曀霾,或大山蜿蜒,烟迷雾瘴,难免便会迷路。
四年前苏定方已从李药师处学得“挥指天光”之法,又在多种晶石之间摸索,大致厘清以晶石辨识方向的法则。
此时大唐能用此法的将官虽然不多,但教导其术却并不困难。
不过,能够辨识方向,与能够侦别吐谷浑君臣落败之后逃窜的途径,有根本上的区别。
数月之前,敌军的踪影就眼睁睁消失在苍莽天地、巍峨大山之间,让段志玄仰天长叹。
五年之前,李药师能够精准预测颉利可汗北奔的路线,乃是因为突厥大帐内外,早已密布大唐的情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