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历城军校开学的事情,在整个山东六府境甚至周边地区都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还不止如此,同一时间开学的还有一个名为书香堂的“书院”。
说起来,原本山东军虽然也曾招收文人,不过那种规模和动作非常小,每次一共也就是几十个人,因为山东军当时还用不到这样巨量的文人。
可这次不同,山东军的军议司增设数个分处,在各地都建有分署衙司,急需大量各种才能的文人士子投效。
尽管这些衙门并没有朝廷的“执照”,可依然能正常运作,并且在几年之内成功代替了地方的官府衙门,到了眼下的崇祯十五年,甚至布政三司衙门的权利,都没有一个军议司多。
这种种动作,说起来都算是严重的欺君弄权之为,长此以往,朝廷不可能没有听到风声,可到了现在却没有任何声响和动作出来,傻子都能看得出来,这军议司背后定然是有一个极其庞大的军事集团支持。
当然了,这个集团也要强大到足以藐视地方上其他朝廷衙门和朝廷兵马,强大到让人无法质疑的地步。
很显然,这个军事集团,便是以忠烈伯王争为首的山东明威军。
山东军首先在六府境内大规模招收具有文武才能的人,最后通过地方上的层层选拔,挑选那些真正拥有能力和才学的人来到历城参加入学考试。
即便是这样严苛的条件,最终入学的人依然达到了一千四百多人。
可以想象,地方上报名历城军校和书香堂一期的人,究竟是有多少,有些人为了增加所谓的通过率,甚至一家老小全部报名。
可这种方法根本不切实际,最后大多都是乘兴而来,失意而归。
军校一期入学的学员经过军议司统计,总计要有九百余人,占据了大部分,相比之下,书香堂一期的学员便少了很多。
不过统计结果出来后也有四百余人,属实不少了。
其实百忙之余很多人都在暗自庆幸,这次若不是忠烈伯有先见之明,花费重金建造了极其庞大的军校,怕最后连给学员居住和练习的场所都会不足。
如此大规模的文武招收之事,很快便传到了江南,当时复社的学子们听到了立即就是哄笑一片,更有些自恃才华者,居然乘兴吟起了七步诗。
说起来也对,一介武夫就好好做你的武夫,打打流贼欺负欺负老百姓也就行了,非要搞什么劳什子的军校和书香堂出来。
作为复社领袖,东林新一辈杰出士子领头者的侯方域,听到这话的时候正在和新婚燕尔的娇妻李香君煮酒赏月,当下也是一笑置之。
最后还是李香君深情款款的问了起来,有道是朝宗你去过山东,忠烈伯此人如何?
其实若提起这件事,侯方域心中一样不敢相信。
上次去登州见到王争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小小的朝廷守备,手下不过一个文登营,一千多的可战之兵,根本啥都不是。
尽管他当时弄得云间四大才子之一的宋征舆哑口无言,也得到了柳如是和陈子龙的赞扬,但是在侯方域眼中,依然是个连给他提鞋都不配的角色。
到了现在,这个小角色不仅早已成为山东总兵和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居然年纪轻轻就受封了伯爵,崇祯皇帝亲赐曰“忠烈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