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探花为王 > 第四百三十九章 争论

第四百三十九章 争论(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第四百三十九章争论

大明国商业经济最繁荣的地方,就是江南一带,许多商户家里都有大笔大笔的闲钱,留在手中没地方花出去。

购买土地,这是大明人最主要的投资手段之一,毕竟,买了土地之后,几乎可以子子孙孙,一辈一辈永远的传下去。

然而江南商业繁华,人口众多。原本的小农经济体系本来就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许多小农户,家里的土地早就被地主土豪巧取豪夺,兼并得差不多了。

想要再从小农户手里买到土地,基本上已经不大现实。大地主大土豪,手中有土地,可想要让他们拿出来卖掉,那也基本不大可能,不到倾家荡产逼不得已的时候,谁愿意卖土地啊?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以商业家的商户,手中就有了大把的闲钱,不知道该怎么花!而有些商户在急需用钱的时候,却又找不到地方去借!因此,李文博才会想着要兴办银行,即便最开始不能兴办一个全国性的国有银行,至少也要办一个地方性的国资(官资)银行!

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李文博,虽然不是经济专业的专业人士,但他也知道,金钱,只有花出去,在消费者手中流通,才会创造社会价值,增加国家收入,最终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而一旦这种金钱的良性循环流通停止,必然会造成经济萎缩,两极分化严重,引起社会动荡不安,最后全面爆,下层阶级推翻上层阶级,从而实现社会资产的再次重新分配!

从古至今,华夏国都在这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中,每隔上两三百年,社会便会动荡一次,百姓也会像杂草一样,被收割了一茬接一茬!

如果世界上只有华夏一个国家,那还好说,不管怎么乱,都只是华夏内部的动乱,不会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可问题是,如今辽东鞑子正在东北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扑到大明身上,狠狠的咬上一口,撕下大明一大块血肉来!

这还只是大明的隐患之一,更大的隐患是,整个西方都在不停地往外探索,进行世界地理大现,而大明国却依然在故步自封,封闭在中原这一片小小的天地之中,做着中央帝国的迷梦,丝毫没有半点的危机感!

这样下去,历史将重复李文博所知道的那个覆辙:大明内乱,李闯进京,颠覆大明,辽东鞑子趁机入关,将华夏亿万民众当奴隶一般奴役数百年,最后被西方大小列强骑在华夏民众头上拉屎撒尿,为非作歹……

李文博没有来到这个时空,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最多也就在心里yy一下,如果女真没有入关,如果大明没有亡于李闯之手,现在的世界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可现在,他既然有了这个机会,来到了这个华夏民族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他绝对不想浪费这次机会,哪怕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也一定要尽全力,去努力改变华夏民族的悲惨命运!

行国债的确是可以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的金钱,镇府出现财政赤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可若是朱由检因此而将行国债当成是自己的敛财手段,毫无节制计划地滥国债,到最后必定会造成镇府信用破产,结局就是民众不再相信官府,国债也就成了一张废纸,无人问津。

这种潜在的风险,李文博在没有办法左右朝局的时候,是他根本没法掌控的。因此,李文博只提出了定期国债这一种,永久国债他根本就没打算跟朱由检提,要提,也得等到自己有能力左右朝廷政局,在朱由检的皇权面前不再是毫无还手之力时才行!

行国债的奏章,是李文博写的,这也是他分内之事。只是编练新兵的奏章,虽然朱由检也是下旨让他奏明,但他现在毕竟还是文官,编练新兵的法子,也是借口杜斌手下的一个无名小将提出来的。

因此,在李文博闭门撰写国债奏章的同时,他让暗中随同自己进京的哨探队,给杜斌去了一封信,让他撰写编练新兵的奏章,然后通过孙承宗的手,递上来。而李文博自己,则干脆理都不理这件事了。

反正杜斌手下已经有了一个现成的模板,由杜斌来表奏编练新兵的事情,也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李文博来提,反而会有些越殂代疱的味道,甚至有可能被人说成是越职责范围。

朱由检给了李文博半个月的时间写奏章,李文博一直捱到第十二天上,才送上了他写的关于奏请行定期国有债券,筹集征辽饷银的奏章。

奏章递上去之后,李文博就一直待在驿馆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朝堂之上,却因为他的这个奏章,掀起了轩然大波。

最开始,朱由检只是召集了户部尚书、侍郎、主事、郎中等官员,商讨研究李文博提的这个行国债的可行性。

虽然朱由检一再告诫户部官员严禁外传,但朝堂之上的事情,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保密性可言,第二天刚下朝,内阁诸臣便将朱由检堵在了大殿上,询问李文博的奏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要求朱由检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既然内阁诸臣都已经知道了,朱由检只得也让他们和户部官员一起协商研究。然而出乎朱由检意料的是,朝堂内阁诸臣几乎是一边倒的加以反对,反对的理由归纳起来只有一个意思,国家欠债,古未有之,先例不可开,歪风不可长!

阁臣之中,唯有徐光启表示了沉默,没有提出任何意见。户部主官之中,也只有主事刘承沅没有表态。刘承沅是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听到了一些风声,当时朱由检召他进御书房奏对,没有问任何有关户部钱粮收支的情况,却只问了一个算学方面的问题。

问题很简单,刘承沅几乎没费多少脑筋,就已经算出了最终的答案,朱由检听了之后,只是沉默不语,最后什么话也没说,就挥手让他告退。

所以,当刘承沅一看到朱由检出示的李文博的奏章时,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皇帝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知道这事了。

这半个月中,皇帝肯定不止一次的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既然都这么久了,皇帝还肯将这个奏章拿出来让户部和阁臣参与讨论,也就是说皇帝心中已经有了决断,自己只是个户部主事,同样的主事,户部还有七八个,上面更还有尚书侍郎一大堆,因此,自己表不表态,其实都无关紧要。

最新小说: 光宗耀明 民国:王牌飞行员 大明江湖我可死亡回档 重生之我在剧组加点拍戏 从雇佣兵到战争之王 知否:我是皇太子 天上掉下个牛魔王 我的姑父是朱棣 洪荒:吾冥河,以杀证道!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