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来的敌人比隐藏的更好对付。
李封的死使得高丽的都城变得有些不安宁,空气里弥漫着凌乱的气息。
一向与陈敬济意见一致的张邦昌认为应该尽早抽身而退,如果再陷在高丽不动,麻烦只会越来越多。
对不耐烦的人是麻烦,对善于隐忍的人就是一种修炼。
陈敬济让文书下旨昭告天下,开榜招纳各方面的贤士,用后世招工的方法对参与考试的文武生员进行三次考试:笔试、面试、抽查试。
他这么做是要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尽可能削弱死去的李封所制造的话题,人都是健忘的,新事物始终最引人注目。
招贤纳士是为了充实高丽的小朝廷,平衡大家族的势力可以避免一家独大所造成的弊端。
大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铸造了国力的昌盛,但武力的薄弱又使得边境的百姓饱受异族的侵扰,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平衡文武官员的力量。
高丽不需要强大的武力,重文轻武可以让陈敬济攻打倭国没有后顾之忧。
招贤纳士有选拔人才的意思,也有人才普查的含义,文武双科的开设自然能看清楚当下高丽人的能力所在。
男人调动起来,女人也不能闲着。
陈敬济又颁布新的旨意,为高丽的世子选妃纳妾,后宫再充填三十名女官。
“王爷可拟好世子的人选?”张邦昌疑问道。
“没有。”陈敬济摇头说。
高丽国的世子就是未来的大王,陈敬济在选择是谁方面还在犹豫,他此时的心情比较复杂,即想选个勤勉的人,又怕太好的高丽王会在未来成为麻烦与负担。
张邦昌不再问了,他的手里有一堆比较适合的人选,他保持着沉默是一种为人的态度,谁能被拥立取决于陈敬济的意思,他不能做越俎代庖的决定。
“考官定好了吗?”陈敬济的话音一转,向张邦昌询问起来。
张邦昌从怀里摸出一份名单摆在陈敬济面前的案几上,名单上写着几个文采与口碑都不错的人。
“你决定就好。”陈敬济没有细看这份名单,上面的人选都不认识,让他猜闷的决断实在太轻率。
“武状元的选拔,我推荐黄信将军。”张邦昌说。
黄信是一员猛将,他作战不单纯依靠兵力与战斗力,经常会实地考察,经过分析决定作战的计划。
让这种具有帅才与丰富经验的人充当考官很不错,绝对能挑选出最佳的人才。
“世子有人选吗?”陈敬济看着张邦昌问道。
张邦昌摸出一张纸,上面有几个人名,是他一段时间调查研究的结果。
“没有崔九丹的小儿子吗?”陈敬济装模作样的翻开着,名单上除了名字外,还有年龄、身高体重及亲属的情况。
“李应就是崔九丹的小公子。”张邦昌认真的回答道。
李应像大宋朝的名字,难倒崔九丹故意想以此讨好他吗?
“他原来叫什么?”
崔应就是崔九丹小儿子的名字,但这个名字只是崔九丹夫妻俩私下叫,做儿子的很早的时候就改名叫李应了。
这是天意吗?
陈敬济放下李应的资料,他翻开着其他人的资料,另外几个李姓人的母亲都是大家族的出身,不管选择谁都会助长大家族的兴旺发展。
崔九丹虽然姓崔,却是一个没有任何根基的人,他能爬到将军的官职全靠军功的一点点积累,即便让他最疼爱的小儿子坐了高丽的龙椅,没有大家族在后台支持的王,会活得很累。
“先放这儿,我再合计合计。”
张邦昌吩咐一边伺候的宦官离开,双手抱拳说:“王爷,高丽王人选的定夺是不是需要先征询天子?”
陈敬济听到后一愣,他从进入高丽的都城,所有大小的政事都说的算,现在信任的助手提出非议,让他不得不心生警觉。
他还不是天子,出访高丽本来是为了两国的联姻,顺便清理虽得到义父与太子的首肯,可涉及高丽王人选的问题,从明面的道理上看,真不该由他来评说,除非他立刻称王称霸,否则做事还要请示汇报。
“向汴梁送信,把这几个人选递上去,让我义父与皇兄下旨吧。”
张邦昌领命下去。
陈敬济看着助手的背影,心里莫名其妙的生出遗憾,张邦昌的提醒是好意,但选择的时间不对,如果在二人刚刚占领高丽都城时,他接受的同时一定能当此人是心腹,可现在处于进退两难时提醒他,让人觉得张邦昌别有用心。
太缺少忠于他的人!
高丽国的问题让义父与天子定夺也是好事,由于两国距离较远,无论飞鸽传书还是快马都需要不短的时间,他正好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登陆大岛。
“宣崔九丹将军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