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的人都走了,望着凌乱的床榻,陈敬济回味着之前俩人的对话百感交集。
李俊选人没有错,召来别有用心的一群人不说,连他的妹子焦柔也在算计他。
不义之财让人为之疯狂!
陈敬济继续留在百合山庄没有意义,李俊不用他帮忙,落个被人盘算的地步完全是对财宝的贪念。
世上哪有不贪婪的人,即便是拥兵自立的陈敬济也对耶罗国有过打算。
此处不宜久留,那就走吧!
陈敬济一路南下直至杭州府,风餐露宿较为辛苦,但减少杂七杂八的闲趣,专心的赶路总是走得比较快。
杭州府的王朝没有变化,他的回归宣告文武百官可以正常的上朝面君,汇报治理天下的政事。
按部就班的生活,一晃再晃就是大半年过去了。
口岸边关的开放大大增加了税收,各国百姓之间买卖交易,其乐融融的局面促进大宋与邻国的关系,共同繁荣昌盛减轻彼此的恶念。
国库的日渐富足也让人膨胀起来,陈敬济开始着手拨款操练士兵,开阔新的疆土势在必行。
打仗打钱粮,用人要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北疆驻守的岳鹏举依然与金国的交战没有结果,双方互有胜负,停滞不前的军队让大后方的文官们有了微词。
陈敬济的王朝虽然力求革新,但国策与前朝的匡胤帝没有太大的出入,重文轻武已经在大宋朝生根发芽,不是谁想改变就能轻易变化。
文官当家做主利大于弊,文官的优势在发展国力与经济上能亲力亲为的做实事,这是武人所不能达到的境况。
武主外文主内,如何平衡双方的势力着实令陈敬济头疼,但痛归痛,一碗水即便端不平也不能过于倾斜。
岳鹏举用兵的能力虽然优秀,但执拗的态度却与开发边关有异,边关的繁荣有利于大宋的发展,任何阻碍开放的人都是站在王朝的对立面。
拳头会回收出拳才更有力!
“启禀万岁,三面金牌发了,那岳鹏举仍然没有返回的意思。”秦祥林认真的向陈敬济禀报道。
向岳鹏举发召唤的金牌是以秦祥林为首的一干文官的提议,他们赞同与金国的完颜洪烈议和,双方相互传书多次,基本同意缔结友情。
召回金牌是虎符之外最有力的信物,三道金牌连续下发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岳鹏举的后勤粮草是哪位将官负责?”陈敬济不悦的问,文官竟然不熟悉前方的布置,这怎么能控制节奏。
将在外军命可以不授,但回复一下却是起码的礼节,属下对天子的旨意不闻不问属于不敬,不敬上司的人不能大用。
“张宪。”黄潜善施礼回答道。
张宪原先在宗泽的帐下效力,陈敬济夺了宗泽的军权后,将他的一众部下拆分,摊到各处的军营内。
“张宪是听谁的令?”陈敬济向黄潜善与秦祥林问道。
两位文官相互对视一眼,他俩也不知道掌管岳鹏举大军的后勤官向着谁,但不管是谁负责粮草,都必须要对王朝绝对忠诚。
针对岳鹏举的议题点到为止,陈敬济相信部下不是酒囊饭袋,理会上司的意图是好部下起码的标志。
“万岁,李应的事怎么办?”汪伯岩出列询问道。
高丽国的李应没有攻打大岛,他与史文恭领着一批士兵取道西夏,并使用闪电战打败占领几处要隘的守军,目前已有一统西夏国的气势。
把守关卡要隘的守军原先是赵嘉明的人,后来与林冲一起倒向陈敬济的王朝,虽然没有得到重用,却也是王朝的士兵。
李应的能力强,史文恭也不是屈居人下的人物,俩人一起共事看似挺团结,一旦面临分赃肯定会争执不断。
陈敬济操练士兵就有动武的念头,只是大宋的兵力虽然数量庞大,但分兵二路作战却不易掌控。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争天下同样不能左顾右盼,总要有先后与主次。
“高丽国有什么动静?”
秦祥林递上一份折子,以尹成文为首的大臣向陈敬济投递效忠书,希望他为高丽设一位大王代管国家。
尹成文上书的折子里拟订两名人选,他更偏重尹娘娘养护的李赞。
高丽王需要有大家族做依托,尹家的实力虽算不得大家族,但在陈敬济的支持下势力越来越盛。
“那就安排李赞做高丽王。”陈敬济向黄潜善交待道,高丽王必须早点安排,否则群龙无首的高丽国必然会乱,影响未来征讨大岛的计划。
“还有什么事?”
“段正淳有奏折禀报!”李纲走出列说话,他在家自省了一阵子,被再次启用是陈敬济的要求。
忠诚的人难免性格古怪,只要大方向没有错,还是可以继续使用。
另外启用李纲也是想牵制文官中不良的风向,文官治理朝政是好手,但聚众在一起就不是好事,会影响君主的决策。
住在大理的段正淳接替王兄段正仁的王位,王兄已经在天龙寺出家。
这是大理国避重就轻的策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