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是谁?那可是汉末的文学大家,能拜蔡邕为师那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到的福气,可是当灵帝在大殿之上宣布此消息的时候,刘汾就看到站在一边的那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一脸的苦色,满心的不愿意。只是碍于皇帝发话了,又不好拒绝,如同便秘般不适的脸色。还时不时的向刘汾投来一抹不屑的眼神。刘汾只能呵呵一笑,你当老子想当你学生,学那些没用的之乎者也。不过刘汾同样不敢反抗,此前灵帝早有放话让他多学圣人之道,没想到这个不靠谱的家伙其他事情记不住,这件事到是记得清清楚楚。
其实刘汾这点倒是误会灵帝了,不是灵帝记住这件事,而是张让在一旁煽风点火。毕竟三个贼首都与刘汾有关,原本灵帝想封骠骑将军,掌管五万兵马守卫京师。可张让却说刘汾年纪尚小,正是多多学习的好时候,让陛下不必急于一时。现在的刘汾充其量不过是个将军,最多带兵打仗有点手段。如果能在多些学习,说不定大汉又会多个栋梁之才。毕竟刘汾是位皇亲,是自己人。当然要多加栽培。没想到灵帝竟然就信了,这才出现拜师一幕。
洛阳蔡邕府。
“老师。”刘汾恭敬的向着蔡邕行礼。
此时的蔡邕有些富态,红润的脸庞,浓密的白眉。整体看上去还是给人一种慈善的感觉。只是刘汾却不这么认为。
对于眼前这个便宜学生,蔡邕虽然不太喜欢,不过既然人家已经拜师,他就算不喜也会尽到一个老师该尽的义务。
“嗯。修文,既然陛下让你跟我学习圣人之道,那从明天开始,早上辰时来此直到巳时结束。下午时间你可自行安排。”
“是老师。”还不错,只是半天,看来这老头还算有些人性。刘汾不禁暗自想到。
“除了行伍,你还会些什么?”蔡邕想先摸摸底,也好应才施教。
“这个。。。”刘汾愣了一下,努力的在脑海中搜寻着,可是这身体的原主人除了认些字,好像还真没怎么看过书。
“易经?”
看到刘汾摇了摇头。
“策论?”
刘汾再次摇了摇头。
“春秋?”
呃。刘汾看到蔡邕眼中越来越浓烈的不屑,他决定反击,不能让这老头牵着鼻子走。不然肯定会被鄙视的一塌糊涂。
刘汾恭敬的再次鞠躬,起身说道:“老师博学多才,乃当世大家。教导的学生也不知凡几,博学之人也肯定比比皆是。然而请问老师,那些师兄可有一人懂得领兵打仗?”
蔡邕一愣,皱眉想了想说道:“未有一人,不过行伍并不是圣人之道。”
听到蔡邕如此一说,刘汾的嘴角慢慢的扬了起来,小样的,敢小看我,看我不把你忽悠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