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孝是孙策这晚用牛酒犒赏士卒的最大收获。
只用了几壶酒,几块牛肉,就得此猛将,壮似熊罴,力轻扛鼎,气盖千夫。不得不说,这个乱世,真是人命如草芥。
他跟周泰一样,都出身不高。杨孝更是从没接触过马匹。
不过孙策还是打算分他一匹战马,一套铠甲,让他跟着自己冲锋陷阵,斩将夺旗。
骑术、弓箭、冲锋、陷阵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后天训练学习,可是秉性天赋却是天生的!
像他这种憨厚、淳朴的性格,简直跟吕布是两个正反极端。
他一个这么壮硕的猛汉,饿着肚子逃难,赶路中不小心都能饿晕在沟壑里,也没有去烧杀劫掠。
用这种人作亲卫,孙策可以安枕无忧!
哪怕大量叛军杀到眼前了,他也会持枪携剑死战不退,独杀百人,撑到援军赶来,或者壮烈效死。
孙策完全不用担忧自己睡梦中,被吕布这种好大儿一剑砍掉了脑袋。
所以在赏赐杨孝罗绮、布履之后,次日孙策又赏赐给他骏马一匹、铠甲一副,第三日又赏赐他黄金十斤,锦袍一副。
等大军开赴进历阳时,杨孝已经气质大变。
曾经身穿短褐,露着脚趾,落魄局促的难民,摇身一变,穿上了朱红色戎袍,披覆玄甲重铠,外罩红色鲜艳锦袍,骑着高头大马,巡视在三军周遭,好不威风!
徒卒们持矛列队走过,看到这位身材高大,威武不凡的骑士,目光里都是艳羡。
杨骁更是挺直了胸膛,心中倍感自豪。每到此刻,杨骁都在内心提醒自己,这一切都是将军赐给自己的,就连自己现在的新名字,也是将军为自己改的。以期自己能骁勇冠绝,陷阵突陈,拔旗斩将,所向披靡!
兴平元年(194年)十二月二十一,孙策大军七千余人顺利抵达了九江郡最靠近江东的历阳县。
此处已经是战场前线,袁术、刘繇两方皆陈列大军,设立营垒,隔江对峙。
战事已经绵延了一年有余,宿将吴景、猛将孙贲与扬州刺史惠衢连年不克,始终不能渡过长江。
得知孙策也率军前来助战的消息,孙贲亲自率数名随从出城数里相迎。
孙贲是孙策的堂兄,其父亲孙羌与母亲都早亡,所以与孙策一家关系十分密切。孙坚在襄阳中箭而亡时,孙策年幼,还是他接替孙坚统帅旧部,扶送灵柩到了曲阿,然后率领全军投奔于袁术麾下。
所以孙策与孙贲兄弟关系十分亲密。
见到孙策,孙贲笑着迎了上来,说道:“终于等到伯符了,我们在城内已经设好宴席,为你接风洗尘。”
孙策笑着向前,说道:“我早便已经期待能与伯阳你并肩作战。”
随后孙策让吕范跟蒋钦统帅大军,程普等老将则跟随他进入了城内。
接风地点不在县衙内,而是在县城中的一处豪宅内。
还未进入宅女,阵阵管弦之声便已传来。如此寒冬,还有一队接一队身穿单薄轻纱的乐姬、舞姬怀抱琵琶、箜篌匆匆从庭院走过。
这些身材纤细窈窕的女子,在寒风中脸颊都冻的皲红,身体瑟瑟发抖。
这还只是十几岁的女孩子阿。赤着脚只穿一件朦胧纱衣,瑟瑟发抖的站在庭院之中,只为等候取悦堂内诸位高官们。
孙策笑谈为之一顿,脸色有些难看,直接问道:“正在作战,怎么会有这么多女子?我舅父还有如此雅致?”
孙贲不屑的撇了撇嘴,说道:“是惠使君的爱好,他是袁将军属吏,出身豪门,钟鸣鼎食。不论吃饭、起居都得奏乐。听说就算是上厕所,都得有侍女为他扶着厕盖。”
孙策脸色顿时僵冷下来。
就在这几日,他亲眼目睹了士卒、百姓赤身裸脚暴露在严寒中,冻毙在荒野外。
亲身经历了军中将士,患病后束手无策,只能苦苦煎熬。
亲历了无数人为了一口饱食,而苦苦寻觅,为了生存,不得不硬往肚子里塞难以下咽的东西。
哪个后世人真的能对这一切无动于衷?
结果刚进历阳城,就发现原来苦难的只是普通人,高官显贵们连上个厕所都得有娇妻美妾帮他扶着!
穿越以来,这么多日子的压抑,终于在今日全部爆发。
真当孙策每天笑着宽慰全军,抚慰士卒,他是没有愤慨的?
不!他只是一直在压抑着。毕竟苦难并非士卒所愿,他就算发怒亦无济于事。
他早就处在了爆发的前夕。而豪宅内这巨大的反差,终于将一直他压抑的怒火,积蓄的愤怒,全部点炸。
他不能对将士们发怒,难道对这无道官僚还不能宣泄愤怒?
怪只怪惠衢实在太倒霉了,正好撞在了孙策的怒火上!
穿越以来,孙策第一次收敛了笑意,怒发冲冠,直接拔刀出鞘,厉声说道:“跟我来!”
看到孙策这怒气勃发的模样,孙贲脸色大变,连忙拉住他的右臂,问道:“伯符,你要做什么?”
但孙策气冠万夫,骁雄冠绝,大步直前,孙贲根本拉之不住。
守在大堂前的士卒见到孙策手持长刀,一脸杀气的直奔而来,皆是大惊。就算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怕是要起冲突了。
守卫这里的军官是惠衢嫡系,为了使君安全,他硬着头皮向前半步,打算拦一下孙策。
可是孙策虎目一瞪,他瞬间就吓得全身颤栗,僵在了原地,背后更是直接布满了冷汗。
袁术全军近十万将士,没人不怕孙策!
而且简直惧之如虎。
毕竟他是真的敢直接杀人!甚至在袁将军营地数万大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将叛徒抓了回来。然后当着数万人的面,亲自动手将犯其怒者斩杀。
这一幕尤在眼前,此刻孙策这杀气凛然的模样,堂前所有的士卒根本都不敢妄动,唯恐触其怒,直接被孙策砍死。
孙策跟孙贲拉扯着冲进大堂,吓得屋内歌舞女婢尖叫四散,桌案被撞倒无数,杯盘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