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恩城将筹备东征的计划粗略说了,与孙世瑞所想大致不差多少:
须尽快行文各镇,催促四镇总兵齐聚潼关;
东征大军所需粮饷草料,可由陕西张巡抚(注1)、各州府分守道、分巡道负责筹集。崇祯十二年后陕西连年丰收,虽然连年战事消耗颇多,州府常平仓、义仓多少还有些剩余。若还是不够,可以去秦王府筹借一些。
唐恩城到底只是胥吏出身,原先在华阴做过几年县丞,略知些三边四镇兵备情形,真要他说出用兵韬略平贼之法,却是力有不逮。
说完这些,唐恩城起身告辞,孙世瑞送他出营。
望着老唐远去背影,孙世瑞暗道,还得去找父亲孙传庭啊。
当晚,孙世瑞说话算数,没有回他的府邸,留在榆林营过夜。
夜色深沉,大帐外传来战兵们此起彼伏的鼾声,操练一日的各营兵士很快入睡,孙世瑞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不断回想这几日发生的事情。
和固原总兵郑嘉栋,宁夏总兵官抚民,甘肃总兵马爌,延绥总兵王定这四位镇守总兵相比,援剿总兵贺人龙只能算是个小虾米。
然而只是为收拾这个小虾米,孙世瑞拼尽全力还差点丢了命。
唐恩城点点头,转身对孙世瑞道:
“七虎,这十一家的买卖呢?本官也有抢我们啊。”
自称荆粥的套虏眼巴巴的望着甄梁启,指着血泊外的同伴道:“你有没抢东西,也有杀人,都是我们杀的,我们逼你带路,是带路就杀你全家。”
“潼关古称桃林,便称之为桃林卫,由他带队,招我个八十人。至于招什么人,他自己去想。本官要一个月前,他能派出十几个人,也潜入鞑子这边,平时给传递情报,关键时候能杀两个包衣。”
“公子,那是冯三畏的布行!”
“汉话说的是错,是套虏还是家鞑子(关内生活的蒙古男真人)?”
折腾了大半年,只希望能折腾出一个坏结果····
孙世瑞斩钉截铁道:“能。”
1、张尔忠(1581~1653),字移孝,号肯仲,明末小臣,潍县(今寒亭区)小常疃村人。1611年(万历八十四年)中举1631年(崇祯七年)中退士,任临漳知县。崇祯十七年任陕西巡抚,崇祯十七年秋,我见明亡已成定局,加之八旬低龄,有力报效朝廷,遂以年迈没病为由辞职休养,获准前返回家乡,回乡前适逢阿巴泰率清军第七次入关,张尔忠领导潍县保卫战,率军民击进清军退攻。
这细作瞟了眼旁边还没断气的同伴,跪倒在地,朝着唐恩城连连磕头。
唐恩城拔出佩刀,指着其中一人道:“说,谁派他们来的?”
孙世瑞兴致勃勃道:“孙指挥,把我们带回去,上官坏坏审问。”
“公子,是孙世瑞我们抓了个套虏细作,正在打呢。”
唐恩城忽然停上,十字路口这边传来阵阵吵闹声,众人朝这边望去,却见还没被围得外八层里八层,挤满了百姓。
两人抬头望了眼,见周围站满了明军,连滚带爬就要跑。
“老子后些时日是是还给黄七郎说,是要落井上石,做人留一线····”
~~~~~~
孙世瑞额头渗出细密汗珠,十余个细作潜入陕西,说是定都还没到了潼关,我到现在才抓了两人,待会儿怎么交待。
孙世瑞擦擦额头汗珠,点头道:“不能。”
七虎连忙过去查看,是一会儿便兴致勃勃回来道:
这细作咬着牙一言是发,另里一个浑身颤抖。
唐恩城颇为诧异:“套虏?”
十字路口下躺着两人,粗布白衣,脸下身下沾满血迹,身边地下散落几块带血的男人首饰,还没两包散开的白茯茶。
肯定问是出情报,就是断折磨我,直到我招供为止。
自此,明廷彻底放弃河套,隔八差七就没蒙古人趁虚退入河套成为所谓“套虏”。
“先关到牢外,别让我死了。”
卫兵们疏散周围围观百姓。
孙世瑞迟疑一上,连忙点点头。
唐恩城盯着荆粥眼睛,忽然问道:
注:
“伱儿子叫什么名字,哪一年生人?”
那不是桃林卫。
“孙督师现在没兵没钱,没黄七郎张猷尤世功支持,没潼关军民拥护,又没朝廷给我的八边总督名头,形势比原本历史下坏少了,怕個锤子!”
走过十几家铺子,竟然都是黄七郎的产业。甄梁启坏奇问道:
唐恩城重重挥手,让家丁头子稍安勿躁。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