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秋:</p>
顾秋先生,我必须说明,《潜伏》真的是一本太紧张刺激的小说了!就算在阅读《基督山伯爵》的时候,我也没有如此忘情的时刻。</p>
果然,《潜伏》的出现,让我更坚定了一个念头:华夏文学是不比西方文学差的,在这个年代也不仅仅只有伤痕文学。</p>
这是题外话了。我现在更想知道的是,《潜伏》整部书什么时候会出版呢?在《上沪文艺》上面一期一期连载着看,实在是不够过瘾。</p>
等到这本小说正式出版,我一定要从头到尾酣畅淋漓地读个遍!”</p>
看到这里,聂子航想到了关于出版的问题。</p>
78年的时候还没有版税设置,出版依然只有按字数计稿费。</p>
所谓版税,实际上是创作者出卖智力成果(书籍内容)所获得的酬劳。</p>
在后世的法律规定中,版税是由出版社按比例结算给作者,因此简称为版税。</p>
没有版税的70年代,出版实体书的作者在实质上还是少了很大一笔收入的。</p>
想到这里,聂子航未免有点肉痛。</p>
按照《潜伏》目前的火爆程度,如果有版税收入,他甚至可以凭借一本书在燕京买一套房子。</p>
不过,肉痛之后的聂子航很快淡定下来,暗暗安慰自己道:</p>
不能飘,不能飘,千万不能走了歪路子。</p>
“上次来信,顾秋先生问我为什么要用雾月,我很喜欢白居易的那首词:</p>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p>
又有一句词,写道:镜中花,水中月。</p>
我想无论是文学还是小说,它们在实质上是高于生活的艺术,或许就是镜里看花,水中窥月。</p>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在文联见面呢,顾秋先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