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小美两人眼看着陈一鸣就这样东推推西推推,把该他干的事情全给推了出去。</p>
小美不服气地说道,“剧本呢,陈导你啥时候拿剧本出来,周三就要集体试镜了,总不能还用你现编的那几句台词吧?”</p>
陈一鸣嘿嘿一笑,“这把我也学一回汪嘉伟老师,玩一把每天现编剧本的意识流。”</p>
另外两人吓了一跳,啥玩意儿,时间这么紧,难度这么高,你还要整新活儿?</p>
陈一鸣两手一摊,“特殊情况特殊处理,《1951》还就得这么拍。”</p>
这一次他不能根据脑海里的想象来设计分镜,只有一个大概想法。</p>
因为置景需要因地制宜,还要迁就摄影机的运动,具体怎么拍,必须要现场实地走几遍才知道。</p>
筹备期的所有准备,不过是陈一鸣料敌从宽罢了,把能想到的、可能用得到的器材设备都预先调集到位,实拍时用哪个怎么用,都得视情况临时调整。</p>
台词也是一样,一段长镜头具体多少句对话、多少时长,都需要实地走过试过才能最终决定,不是他现在凭空想象就行的。</p>
他现在能拿出来的,只有角色的大致人设,年龄、籍贯、说什么方言,片中的大致情境,需要呈现的几种情绪。</p>
其他的就看演员的个人底蕴了,牛逼的演员根据他给出的资料,能够极大地扩充丰富人物背景,然后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用几个镜头、几句台词就把人物立住。</p>
所以这部戏的所有演员,试镜要试的都不是演技,而是演员本身的特质,或者说感觉。</p>
陈一鸣交待小美,务必督促魔影厂的道具车间,周二下班前一定要把试镜演员的戏服搞定,周三的试镜全靠这批衣服。</p>
到时候要是服装不够或者不合身,那试镜就彻底搞砸了。</p>
陈一鸣噼里啪啦一通输出,把自己偷懒(不是)的理由绕地球一圈解释了一遍,然后就扔下大壮小美闪人了。</p>
既然铂爵这边一片热火朝天的工作氛围,前期各项工作也都在有序推进,那他这个导演就可以专心想一些形而上的东西了。</p>
比如说,如何用一套成熟的话术,说服那几位戏骨级的演员,按照他对电影的设想来塑造人物。</p>
俗话说世间最难的就是改变人的思想,而陈一鸣要干的偏偏就是这件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