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崧不管朝政怎么样,也不管扬州城死多少人,他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小命,现在满清已经打到家门口了,最应该的就是逃命,那里还管什么勤王和谈?
朱由崧虽然这么想,但是这帮大臣一个个都是人精,那个也不想背上奸臣的名声。当年土木堡之变时徐有贞只是说了句南迁,就被于谦等一些正直的大臣一顿臭骂。还有崇祯朝的兵部尚书陈新甲,还是按照崇祯的指使与满清和谈,那知道事情败露后陈新甲被当成替罪羊砍了头。
有了这些传统朝中大臣那个还敢说逃跑,所以这些大臣都知道朱由崧想要的是什么,但就是没人说出来。
(到这里和大家解释一下官场运作潜规则,本人虽然算不得什么领导,但也是体制内的人,对官场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大家可能觉着中国古代皇帝是一言堂,想干啥不是一句话的事吗?为啥自己不定非要手下提出来后才通过呢?这就是官场上的运行规则,一个好的政治环境是有弹性的,也就是能左能右成曲线前进,碰壁了就弹回来,这样可以确保不犯大错误。但是大家想一下,如果皇帝说什么也没人发对,那政治环境就失去了这种弹性,这样一项政策很容易不管对错的走下去。历史上犯这种错误的人太多了,汉武帝、隋炀帝、王安石、宋徽宗等等,他们都犯了这种错误。当年崇祯也正是犯了这种毛病,政治上失去弹性后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国
家是你的,大臣提意见不合你意思就杀,那我们还管什么?就这样在后期在没有人为崇祯分担责任,所以明朝也就亡了!书友们如果明白这点也就明白了何为民主集中制,先民主在集中,这才是官场大智慧!)
很可惜朱由崧并不是他的表弟崇祯,崇祯皇帝朱由检能称为政客,而朱由崧只是一个贪生怕死的货。既然你们大臣爱惜羽毛不肯说话,那朕就自己来!
“朕听外面有人说迁都?大家看怎么样?”
朝中大臣一看皇帝已经开始不要脸了,作为一国元首怎能自己提出来跑路?
东阁大学士王铎是书呆子,他看到皇帝如此无耻再也忍耐不住,站出来问道:“陛下,这话是听谁说的?这人该杀!”
朱由崧那敢说是自己所想,伸手随便一指身边的小宦官说道:“就是听他说的!”那个小宦官听皇帝将屎盆子扣他脑袋上,吓的赶紧跪地磕头叫道:“奴才,奴才没说过啊!”
到现在为止满朝文武大臣都知道这位皇帝是准备跑路了,朱由崧也被闹的满脸通红,不过这时他也不管不顾了,接着问道:“你们说迁都怎么样?去那里可好?”
朱由崧满以为自己已经当了出头鸟,这帮大臣应该能说话了吧!那知道朱由崧说完满朝的大臣还是一句话没有。
这可气坏了朱由崧,这个大胖子站起来指着朝中大臣就一顿臭骂,但是骂了能怎么办?人家就是不说话你还能自己迁都吗?骂了半天朱由崧也累了,没办法只好挥了挥手散朝。
等回到乾清宫,朱由崧将周围的宫女太监都打发出去,只留下心腹太监尤二,然后拉着尤二的手哭道:“尤二,这帮大臣真是气死朕了,你说朕该怎么办?”
尤二是为数不多跟着朱由崧从潜邸跑出来的太监之一,也是这些家伙混的最好的人,现在看到皇帝痛哭流涕也陪着哭道:“主子,奴才和他们不一样,奴才愿为主子而死!”
尤二这么说并不是说瞎话,当年崇祯上吊后最后留在崇祯身边的就是大太监王承恩,当年在宫城里抵抗到最后的也是这帮死太监。
朱由崧看尤二真情流露也哭道:“好,尤二,朕交给你一件事,你去准备一下。朕决定过几日就独自离开南都,至于这个皇帝爱谁干谁干!”
尤二听朱由崧准备撂挑子不干了,赶紧问道:“主子,那咱们去哪?”
朱由崧想了想说道:“咱们去太平府,去找黄得功!”
尤二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后宫的诸位娘娘怎么办?”
朱由崧这半年多也没闲着,在民间广选秀女,后宫中有品级的妃嫔就有十多个。
朱由崧咬了咬牙骂道:“都这个时候谁管谁?你记住,带上太后邹氏,还有几个心腹太监,其他一概不要通知,知道吗?”
尤二看朱由崧已经下定决心,也就不在说什么,拜别朱由崧后开始准备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