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都市言情 > 黑医 > 中医针灸、经络理论

中医针灸、经络理论(2 / 2)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牙齿痛,颈部肿胀。

本经所属穴能主治有关“津”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口干,鼻塞,流清涕或出血,喉咙痛,肩前、上臂部痛,大指侧的次指(食指)痛而不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当经脉所过的部分发热和肿胀;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发冷,战栗而不容易回暖。

手阳明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走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1);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2)。

其病: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注释】

(1)曲颊偏齿--颊骨所钩着处,曲如环形故名。上行到曲颊,偏络于齿根。

(2)宗脉--意指总脉、大脉,耳中为手、足少阳、手太阳、足阳明四脉所总会。

(3)龄--龋齿,即蛀牙。

(4)齿寒痹隔--谓手阳明之脉外受风寒,络脉痹阻不通,可致具冷等症。

【语译】

手阳明络脉,名偏历。在腕关节后三寸处分出,走向手太阴经脉;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过肩髃部位,上行到下颌角处,遍布于牙齿根部;其支脉进入耳中,与耳目所聚集的许多经脉(宗脉)会合。

其病症:实证,见龋齿痛、耳聋;虚证,见齿冷,经气痹阻不通畅,可取手阳明络穴治疗。

手阳明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从手(1)循膺乳(2)别于肩髃(3)入柱骨(4)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

【注释】

(1)手——指手阳明经。

(2)膺乳——侧胸和乳部之间。

(3)肩髃——此指部位。

(4)柱骨——释作颈椎。张隐庵:“肩胛上之颈骨为柱骨”。一释作锁骨。

【语译】

手阳明经别,在肩上部肩髃穴处分出,从第七颈椎处进入体腔,下行到达大肠,归属于肺脏,向上沿喉咙,浅出于缺盆部,脉气仍旧流入手阳明本经。

手阳明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肩髃;其支者,绕肩胛,挟脊;其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九页);直者上出于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

【语译】

手阳明经筋,起始于第二手指绕侧端,结于腕背部,向上沿前臂,结于肘外侧,上经上臂外侧,结于肩髃部;分出支经绕肩胛处,挟脊柱两旁;直行的经筋从肩髃部上走颈;分支走向面颊,结于鼻旁颧部;直上行的走手太阳经筋前方,上左侧额角者,结络于头部向下至右侧下颔。

其病症;在所经过之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紧和疼痛,肩关节不能高举,颈不能向两侧顾视。

足阳明胃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1)旁约太阳之脉(2),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3),却循颐(4)后下廉,出大迎(5),循颊车(6),上耳前,过客主人(7),循发际,至额颅(8)。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9),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10)。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11)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12),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13),抵伏兔(14),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15),入中指内间(16)。

其支者,下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本经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大肠募),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合),上巨虚(大肠下合),条口,下巨虚(小肠下合),丰隆(络),解溪(经),冲阳(原),陷谷(输),内庭(荥),历兑(井)。

[交会穴]睛明(足太阳),颔厌、悬厘、上关(足少阳),水沟、神庭、大椎(督脉),承浆、上脘、中脘(任脉),迎香(手阳明)。

【注释】

(1)頞——音遏。鼻茎,指鼻根,又称山根。

(2)太阳之脉——指足太阳膀胱经。“约”或作“纳”。

(3)承浆——穴在颏唇沟中央,属任脉。

(4)颐——音夷。口角后,下颌部。

(5)大迎——穴在下颌角前1.3寸骨陷中,适当下颌骨斜线部,有面动脉。

(6)颊车——穴在下颌角前,咬肌中。

(7)客主人——即上关穴,当耳前颧弓上缘。

(8)额颅——即前额骨部,在发下眉上处。

(9)人迎——穴在结喉两侧,颈动脉搏动处。

(10)脾——按古人说“脾”,每兼指胰而言。《难经》云:“脾,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黄庭内景经》说:“脾长一尺掩太仓。”是指胰掩于胃旁。

(11)气街——指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此处之气街,是指气冲部,当股动脉搏动处。

(12)胃口——指胃之下口,即幽门部。

(13)髀关——髀音俾。股外为髀。穴在髂前上棘直下,缝匠肌外侧,约平会阴。

(14)伏兔——大腿前正中部,股四头肌隆起如伏兔,故名。

(15)足跗——即足背。

(16)中指内间——“指”通作“趾”。内间指它的内侧趾缝,外间指它的外侧趾缝。

【语译】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会迎香),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向下沿鼻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槽中(巨髎),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环绕口唇(会人中),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再沿下颌角(颊车),上耳前(下关),经颧弓上,沿发际(头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

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沿喉咙(水突、气舍,一说会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中脘),络于脾。

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夹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

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1)而处;甚则欲上(2)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3)腹胀,是为骭厥(4)。

是主血所后病者(5):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歪,唇胗(7),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粟,胃中寒,则胀满。

【注释】

(1)牖——音友。指窗口。

(2)上——《素问·阳明脉解篇》作“登”,《素问·脉解篇》作“乘”。

(3)贲响——杨上善注:“贲,谓膈也。”贲响当指胸膈肠胃部作响。

(4)骭厥——指足胫部气血阻逆。

(5)主血——胃为水谷之海,化生精微,主生营血,即所谓“营出中焦”。其经多气多血,故主血所生病。

(6)温淫——指热性病症。

(7)唇胗——胗与疹通,指唇疡。《甲乙经》、《脉经》、《千金》作“唇紧”。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溲溲战抖发冷,喜欢伸腰,屡屡呵欠,颜面暗黑。病发时,就厌恶别人和火光,听到木器声音就惕惕惊慌,心要跳动,独自关闭房门,遮塞窗户而睡。严重的则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响,腹部胀满。这还可发为小腿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关“血”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躁狂,疟病、温热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歪,唇生疮疹,颈部肿,喉咙痛,大腹水肿,膝关节肿痛;沿着胸前、乳部、气街(气冲穴部)、腹股沟部、大腿前、小腿外侧、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热,有余的症状表现在胃部,则消化强而容易饥饿,小便颜色黄。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冷、寒战,胃部寒冷则感到胀满。

足阳明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顶,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其病:气逆则喉痹卒(1)。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2)。取之所别也。

【注释】

(1)卒瘖——卒,通作猝,突然;瘖,失音。

(2)足不收、胫枯——足不收,足弛缓松软无力;胫枯,胫部肌肉萎缩,气血亏虚所致。

【语译】

足阳明络脉,名丰隆,在距离外踝上八寸处分出,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部(会大椎),与各经的脉气相会合,向下联络喉咙和咽峡部。

其病症:气厥逆,就会患喉部肿痛,突然音哑。实证,发生癫病,狂病;虚证,见足胫部弛缓无力,肌肉萎缩。可取足阳明络穴治疗。

足阳明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1),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出页)(2),还系目系(3),合于阳明也。

【注释】

(1)腹里——腹腔之内。

(2)頞(出页)——頞,鼻根;(出页),眼眶下部。

(3)目系——眼后内连于脑者。

【语译】

足阳明经别,在大腿前面从足阳明经分出,进入腹腔之内,属于胃腑,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连心脏,沿着食道浅出于口腔,上达于鼻根和眼眶下部,回过来联系到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目系),脉气仍会合于足阳明经。

足阳明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1),结于跗上,邪(斜)外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九页),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2),阳明为目下纲(3)。其之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4),伏兔转筋,髀前肿,颓疝(5),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6),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注释】

(1)中三指——即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

(2)(3)纲——原作“网”,此据《甲乙》、《太素》改。

(4)脚跳坚——脚部活动感觉僵硬不舒适。

(5)颓疝——又作“隤”。因疝气下颓,故名。参见足厥阴条。

(6)口僻——指口角歪斜。

【语译】

足阳明经筋,起始于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结于足背,斜向外行加附于腓骨,上结于胫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又向上沿胁部属于脊;其直行的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之筋结于外辅骨部,合并足少阳经筋;直行的沿伏兔上行,结于大腿部而聚会于阴器。再向上分布到腹部,至缺盆处结集;再向上至颈,夹口旁,合于鼻旁颧部,相继下结于鼻,从鼻旁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为“目上纲”(上睑),阳明经筋为“目下纲”(下睑)。另一分支之筋,从面颊结于耳前部。

其病症:可出现足中趾及胫部支撑不适,拘紧疼痛,足部活动感觉到僵硬不舒,股前拘紧疼痛,髀前部肿,疝气,腹部筋肉拘紧,向上牵制到缺盆和颊部,突然发生口角歪斜,如有寒邪则掣引眼睑不能闭合;如有热邪则筋松弛使眼睑不能睁开。颊筋有寒使筋脉紧急,牵引颊部致口角移动;有热时则筋肉松弛收缩无力,所以口歪。

足太阴脾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1),过核骨后(2),上内踝(3)前廉,上踹(4)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5)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6),连舌本(7),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本经穴]隐白(井),大都(荥),太白(输、原),公孙(络),商丘(经),三阴交(足三阴之会),漏谷,地机(郄),阴陵泉(合),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脾之大络)。

[交会穴]中府(手太阴),期门(足厥阴),日月(足少阳),下脘、关元、中极(任脉)。

【注释】

(1)白肉际——指四肢掌(蹠)面与背面交接的边缘。掌(蹠)面的皮肤较厚而色浅,称白肉,又称赤白肉际。

(2)核骨——张介宾注:“大指本节后内侧圆骨。”其形如半个果核,故名核骨。即指第1蹠骨的头部突起。

(3)内踝——胫骨下端的突出处。

(4)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肠肌部。

(5)厥阴——指足厥阴肝经。

(6)咽——张介宾注:“咽以咽物,居吼之后。”此兼指食管而言。

(7)舌本——指舌根部。

【语译】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公孙),上向内踝前边(商丘),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中极、关元,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月、期门),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络大包;会中府),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1)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2),则快然如衰(3),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4),水闭(5),黄疸,不能卧,强立(6)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能用(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注释】

(1)胃脘——《说文》:“脘,胃府也。”

(2)得后与气——“后,指大便;“气”,指矢气。

(3)快然如衰——感到病情忪解。

(4)溏瘕泄——溏,指大便溏薄,瘕,指腹部忽聚忽散的痞块;泄,指水泻。

(5)水闭——指小便不通等症。

(6)强立——《太素》作“强欠”。可作勉强起立解。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舌根部发强,吃了就要呕,胃脘痛,腹胀,好嗳气,得到大便或放屁后就感到轻松,全身感到沉重无力。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体不能活动,吃不下,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块,泄利,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勉强站立,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

足太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

其病: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腹(1)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注释】

(1)腹——原作肠,据《太素》改。

【语译】

足太阴络脉,名公孙。在距离足大趾本节后方一寸处分出,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与肠胃相联络。

其病症:气厥逆就挥霍缭乱,上吐下泻。实证,见腹部绞痛;虚证,见腹部胀气。可取足太阴络穴治疗。

足太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本(1)。

【注释】

(1)舌本——原作舌中,据《太素》改。

【语译】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分出后到达大腿前面,和足阳明经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喉,贯通到舌本。

足太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1)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2)引脐与(3)两胁痛,引膺中与(4)脊内痛。

【注释】

(1)阴股——股的内侧。

(2)上——原作下,据《太素》改。

(3)(4)与——原缺,据《太素》补。

【语译】

足太阴经筋,起始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结于内踝,直行向上结于膝内辅骨(胫骨内髁部),向上沿着大腿内侧,结于股前,会聚于阴器部;向上到腹部,结于脐,再沿着腹内结于肋骨,散布到胸中,在内的经筋则附着于脊旁。

其病症:可出现足大趾支撑不适,牵引内踝作痛,转筋,膝内辅骨痛,股内侧牵引髀部作痛,阴器部有扭转疼痛,并可向上引脐及两胁作痛,且能牵引胸膺和脊内疼痛。

最新小说: 难缠的甲方雇主 双生花的妖娆人生 穿书路人甲之在线观战 我的母亲是现代人 新江奇缘 人生何处不春天 苟在末日魔道成圣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四合院之贾东旭的逆袭 豪门第一新妻:hi,老公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