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枷锁(1 / 2)

 为什么天下明明饥荒连连,还会生产过剩?</p>

原因很简单,那批正在挨饿受冻的人,是被主流经济活动——庄园经济排斥在外的一群人,在手工业不发达的东汉,他们无法参与到社会生产和交易中,也就无法以自己的劳动交易到果腹的粮食。</p>

他们成了后世某些狠心的专家所讲的那种:社会进步的代价!</p>

早在白马时,那个叫做老黄的农夫就提醒了公孙度,黄巾之前的那些中原豪强,根本没有多养奴仆的意愿。</p>

这里面涉及一个庄园经济的账目,豪强要想维持一个庄园,需要大块田亩,方便规划种植,要实现这一点的隐性投入先不谈,就说最低成本:</p>

中等土地500亩计15000钱,2牛计10000钱,耧车计2000钱。</p>

合计27000钱的投入,直接就提高了这世上九成九的农夫向豪强转变的门槛。</p>

有了巨量前期投入之后的庄园主,一个奴仆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几个小农,也就是说,随着豪强的兼并土地,必定会产生一批无处容身的失地小农!</p>

与后世公孙度所被灌输的中国古代是小农经济不同,此时的公孙度从自己本体的记忆以及这些日子的观察得出结论,东汉社会经济主体就是庄园经济,而非小农经济。</p>

小农经济的产生,是要经过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铁制品价格的逐渐下降,以及小农的法宝:精耕细作的诞生之后,才有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能性。</p>

当今天下,自耕农的产量是不能与后世的那些精耕细作田亩产量相比较的,也就是老黄所提到的,中原此时无佃农的经济原因:</p>

佃农交的租子比不上豪强收回土地用奴仆耕种的收益。</p>

本着赚得少了就是亏钱的经济原理,豪强是不会敞开大门收纳过多奴仆,也不会坐地收租的。</p>

最新小说: 秦时明月之政 晚年大成圣体,我能穿越洪荒世界 这个明星只想做慈善 火影的春野桃 圣教种田,我看黑山羊母风韵犹存 魔女从石器时代开始 从斗罗开始的全职英灵 别碰我的舰娘 华娱:第一导演财阀 我以神通证道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