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庄园(1 / 2)

 其实公孙度这一路上也在反思,中原的治理体制在辽东真的合适吗?或者说它是最优解吗?与其他地区粗放治理相比,中原的制度无疑是先进的,然而公孙度试图找到更加适用于辽东的方式。</p>

凡事都要讲一个实事求是,中原一直都要面对的局面都是资源紧缺,哪怕黄巾之乱使得中原损失了近五百万人,局面仍旧是人多地少,概因损失的那批小民,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活动中,根本不能算作人。</p>

历史也将证明,谁能将那些脱离了正常经济活动的小民,重新划归为农,谁就能整合中原。曹操的军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点,可惜的是,再好的制度也禁不住官僚系统的败坏,军屯发展到最后也成了军奴。</p>

这一路上就公孙度的观察,中原官僚除了他们之前讨论的那些,还有一个重要职责,那便是对下镇压,持久的人地矛盾导致的治安问题,使得中央不得不在各州郡设置种种维稳的官职。</p>

而在辽东呢?资源禀赋完全不一样,也没有地方势力掣肘,正是公孙度验证自己想法的好地方。</p>

想到这里,他看向刚刚被公孙度所讲的政事即取利的说法震撼的众人,继续道:</p>

“要论仁义,这世上最大的仁义,莫过于耕者有其田,莫过于让劳者有所获了。而儒家挂在口中的仁义,不过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施舍罢了!”</p>

“太史公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尽了天下事。</p>

这朝堂政事也不例外,一个政权的运行规则不过是向治下的百姓收取合理赋税,然后税赋又被统治者用到维持军队、养活官僚、贵族消费上。”这句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即便这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赤裸裸地将朝廷、政权,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剖开来,显露在众人眼前。</p>

他们不禁为之颔首,实在是现实比这公孙度所讲的离谱多了。</p>

首先就是赋税收取并不合理,越穷的人收取的赋税越重,田连阡陌者,不收一文,身无立锥者,重税加身。</p>

然后是赋税的去处,也不尽然是到了军队、官僚身上,多半还是被豪强士族瓜分。</p>

最新小说: 晚唐余晖 秦时明月之政 晚年大成圣体,我能穿越洪荒世界 这个明星只想做慈善 火影的春野桃 圣教种田,我看黑山羊母风韵犹存 魔女从石器时代开始 从斗罗开始的全职英灵 别碰我的舰娘 华娱:第一导演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