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是陆逊的叔叔,陆康的小儿子,看这年龄差就知道,可谓是他老而弥坚的证明、在各种意义上,都是陆康的骄傲……
历史上的陆绩,也是以“神童”著称,和邓芝这种大器晚成的寒门子弟,截然相反。
只是陆绩“神”的方向,是在当时显得很“复古”的德治、礼治,以及经义研究方面。
如果是在两汉太平年景,陆绩肯定会成为江东陆氏的真正代表性人物,不过在三国时代……陆逊、陆抗这些“能打的”才最亮眼!
不过即便如此,十五岁的陆绩,也在礼科交上了令人惊艳的答卷,陆康今天笑得嘴角快要咧到耳根……
陆绩也是楚国第一届科举,七科中最年轻的榜首!
而原本盯着这位置的潘濬,心里更是五味杂陈,他在最有把握的礼科,不仅输给了十五岁的少年郎,而且连前三都没进去。
潘濬是荆州武陵人,师从宋忠——没错,就是那个在大将军府时期,因为不满白图“杀一人如杀我父”言论,与孔融隔空论辩,最终因为王朗支招,落入了孔融的陷阱,因为诋毁白图,而被百姓门前泼粪、清名尽毁的那位荆州大儒……
白图这次去荆州,还特地看望了宋忠,绝口不提当年之事,只当他是普通的因病致仕,不仅送上补品,而且名义上还鼓励了宋忠,即使身体不好、不能出仕,以后有什么意见也可以向朝廷反应。
不论是出于感动、还是“识时务”,宋忠表现得十分恭顺,甚至当场作赋三篇,歌颂楚王、歌颂楚学、歌颂楚政!
即使没有此事,潘濬也不会因为老师的遭遇,就拒绝出仕,这也符合如今的主流风气,原本历史上陆康还死于孙策攻庐江中了呢……
只是参加科举的时候,潘濬也未尝没有“让你们见识一下,我们荆州儒生的厉害”的想法,结果……礼科虽然拿了甲,但未入前三,在他看来根本不值得吹嘘。
但是!
在刑科上,潘濬居然拿了榜首!
一来自然要归功于潘濬认真复习,《楚律》背的滚瓜烂熟,二来……潘濬的历史评价可是“为人聪察”、“有机理”,也就是这个人善于观微推断,并且逻辑思维很强。
在那些奇葩的罪名推论题中,潘濬是少有的能够滤清思路、正确归罪的士子,这可不是背明白《楚律》就能做到的,而在推理题中,潘濬的表现也十分突出。
刑部榜首,当之无愧……
只是潘濬见到发布的成绩之后,心中滋味很复杂。
当初的“杀一人如杀我父”的直接诱因,就是白图整肃军纪,坚持斩首为祸百姓的将领,当时虽然还没有《楚律》,但却是《楚律》前身的“扬州约法”的代表性事件。
现在作为宋忠的学生,他在礼科表现只是普普通通的拿了个“甲”,却在刑部拿了榜首。
恩,不知道宋忠知道后,会不会再作赋一篇……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