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选矿厂宁愿用缓慢低效的人力晾晒方式,也不愿意用可以连续生产的湿式磁选机。
至于产量低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增加晾晒场的面积和人工来解决。
但是对陈枫来说,成本问题是优先级很低的考虑,产量才是第一优先。所以现在这种生产方式必须得到改变。
然而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即使陈枫想要不计一切代价地提高产量,金素帕这个地方也缺少很多必要的基础条件。
首先,这里就没有电力供应。
陈枫的前世已经习惯了充足的电力供应和无处不在的手机信号,但到了这里才知道为什么“村村通工程”那么重要。
这个一万多人的小城就是没有电力供应,只在桑托斯的庄园和少数几个地方有柴油机驱动的小型发电机。
想想也很容易理解。这里是被叛军控制的地区,菲南政府当然不会在敌人的地盘上投资去搞基础建设。所以这里连下水道都没有,更别提复杂的供电系统了。
没有电力,很多工业设备就无法使用。所以选矿厂的设备都只能用柴油机驱动,连夜间照明都得依靠油灯。
因此陈枫即使能够买来现代化的矿山设备,在这里也多半无法使用。必须先想办法改造成无需电力驱动的。
其次,这里也没有足够的工人。
如果只是电力不足,陈枫还可以直接复制现有的柴油动力选矿机。选矿机的结构很简单,用建造系统就可以直接复制。只要购买柴油机就可以了。
但是目前每天供应一万吨干海沙,就需要800名工人同时工作。再加上其他岗位的工人、以及采砂船的船员,整个金素帕铁矿的一线工人就达到两千人。而这两千名工人全部都是青壮年男性。
这个数量已经接近总人口刚过一万的金素帕城能够承载的极限了。实际上大部分工人都不是居住在城里,而是居住在厂区附近的棚户区里。不然小城估计早被撑爆了。
如果产量再翻番,多出来的两千多工人从哪里找?住在哪里?食物供给、卫生防疫、治安管理等等工作谁来做?
全部配齐的话,这矿工生活区就几乎等于新建一座万人规模的小城市了。
更麻烦的是,金素帕这里的工人全部都只是最基本的“劳工”。他们几乎95%都是文盲,只能承担最基本的体力劳动。技术工人只能从外地雇佣。
千头万绪,都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思来想去,陈枫也只能暂且忍受这低下的生产效率。同时,他也决定联系在厄贝尼市认识的那位商人,戴维德霍夫曼。
只有借助戴维德的商业关系和运输船队,陈枫才能购买到合适的设备、雇佣到足够的技术工人。只有拥有了这些,才有机会谈其他的事情。
…………
同一时间,不到十公里外的金素帕小城的西南角。一名兽医被请到了挂着绿色环保旗帜的科考船上。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目瞪口呆。
只见一只三四米长的幼年虎鲸奄奄一息地躺着特制的吊床中,吊床被固定在船尾的水槽中,让幼鲸的身体泡在海水里,而鼻孔刚好露出水面。
在幼鲸的头部和背部,一片片灰白色的钙化物犹如肿瘤一样从皮肤中生长出来,犹如一件畸形的甲壳。
这些钙化物由一个个拳头大的肿块组成,密密麻麻地拥挤在一起,从皮肤上凸起。每个凸起的顶部都有一个裂口,每个裂口中都伸出了两支细长多节的触须,犹如蛇信般在空中伸缩摆动。
成片的**肿块在幼鲸皮肤上肆意蔓延,几乎盖满了整个头部和大半的脊背,甚至遮住了幼鲸的左眼。
在幼鲸的鼻孔附近有几个深可见骨的伤口。这是船员们把影响幼鲸呼吸的肿块从皮肤中挖出来时留下的。
这场面犹如噩梦来到了现实。
兽医艰难地吞了口吐沫:“我的上帝!这是什么鬼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