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门打开,净月师太走了出来,一眼瞥见盘坐在地的郭襄,不由咦了一声。
郭襄神色尴尬,虽说佛经并非武学秘决,然而如此在外偷听,也感大为不妥,当下起身朝净月师太施了一礼,道:“小女子适才偶听殿内念经之声,心中忽有所悟,因此听得入神,也未知会师太一声,还望师太恕过擅听之罪。”净月师太还礼道:“不妨,佛门广大,难得施主有此学佛之心。只是早间殿外清冷,施主若要听经,日后不妨进殿一同坐禅诵念。”郭襄大喜,拜谢不己。
此后数月,郭襄便在庵内住下,每日闻钟而起,与庵内大小尼姑一起,坐在大殿内念经礼佛。初时,郭襄对佛经中之义大多不甚了然,便不时请教净月师太,净月师太见她心诚,便悉心教导,详细惮明佛义。郭襄乃是聪明绝顶之人,一经净月师太点拔,立时对经意融会贯通。净月师太见郭襄悟性极高,不由也是欣然欢喜。
在与净月师太交谈之中,郭襄得知,原来白云庵内所信奉的乃是禅宗五家中的“临济宗”。自佛教禅宗传入中土几百年以来,因弟子们各自的悟性以及对佛义的理解的不同,而逐渐分成了五个宗派,是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那“临济宗”之由来,可追朔至唐开成年间,由当时的希运禅师在黄檗寺时便初露端倪,其徒义玄从希运禅师处学法三十三年,之后往镇州滹沱河畔建临济院,广为弘扬希运禅师所倡启的禅宗新法。这种禅宗新法因义玄在临济院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后世遂称之为“临济宗”。
“临济宗”倡立的禅宗新学其主旨是无心,即“无心说”。郭襄这几月内所诵念的佛经,便是临济宗的禅学要义所在。经过这数月的诵念领会,郭襄隐隐觉得,若要去除自己内心的情障,当可从临济宗的无心之说中去寻法。然而佛学讲究一朝悟道,郭襄虽知无心便可无念,无念便可无爱,无爱便可无忧。但要如何做到无心无念,却仍是茫然无绪。而向净月师太问之,净月师太却是含笑不答,最后只对郭襄说了句“佛缘未到,尚不可悟,佛缘到时,自可顿悟。”
这一日晨钟响后,郭襄起了床,但觉心中烦闷,实在无心进殿诵经,便自个走出了庵外,深深吸了一口山中清鲜之气,心道:“我来峨眉山己有数月,却一直在庵内静修佛学,尚未尽游峨眉全山。今日有暇,不妨到山顶最高处游玩一番。”想及于此,便信步朝峨眉山顶行去。此时天尚未亮,郭襄轻身登上了峨眉金顶,但觉山风吹过,寒冷袭体,不由打了个冷颤。体内九阳真气立时应景而生,绕着全身经脉转了数周,寒意顿时尽去,郭襄但觉全身暖洋洋的好不受用。
郭襄在山顶之上寻了块岩石坐下,举目往下望去,但见脚下四周尽是一片白茫茫的云海,无穷无尽,翻滚不休。远处几座山峰便似几座孤岛一般,座落在这云海之上,当真似蓬莱仙境一般。郭襄暗自惊叹,心道:“天地造化,当真是非同凡响。”细观那片云海,但见那些浮云忽而静止不动,忽而又随风翻滚,忽而聚集成团,忽而又分散如丝。郭襄不由心中一动,想道:“当年觉远大师传下来的内功口决当中,有一段说道:‘气如云,意如风,云随风变,气随意动,无拘无束,气意一体。’但我一直未能领会其中奥妙。如今在自己眼前有这么一大片云海,须当仔细观摩云如何随风变化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