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诚用心记下,以后肯定有机会跟顶级大导演合作,这些都是避免踩雷的经验之谈。
王天抿口酒,插话道:“要我说现在一切都是跟着钱走,再牛逼的导演面对资本也要妥协,无非是低低头,还是直接跪罢了。”
刘弘毅深以为然的点头道:“这话没错,整个圈子有能力跟资本叫板的不超过十个,而且他们也不是真的不差钱,越是大导,要求越高,花的钱越多。”
“只不过他们身边有多年合作的伙伴,钱的来历知根知底,用起来放心。在导演看来,什么才叫真正好投资?”
“您只负责砸钱,绝对不在片场叽叽歪歪!”
“拍电影就是创业做生意,几千上亿扔出去,最后连个响都没有,换成谁不着急?”
“观众买票出来骂导演、骂编剧、最后骂演员,咱们愿意辛辛苦苦几个月然后被人骂街?”
“哎……”
众人举杯,什么都不说,全在酒里。丁诚也深有体会,拍戏也是一个金字塔,最下面是演员,数量众多,百里挑一还是不缺好的。
中间是剧本,现在最缺的也是它,想找一个人物丰满、逻辑清晰、剧情曲折的好本子,简直是千载难逢。
最上面就是好导演,这个职业注定就是要烧钱。任何一个顶尖大导,翻翻以前的历史,谁没赔过几个亿?
更牛逼的还不是赔钱,而是您赔的都不是自己的钱!
王天猛地把手里酒杯一饮而尽,重重放在桌上,无奈道:“你刚才问我为什么不自立门户?”
“要说投资,咱好歹也混这么多年,钱不是问题。要说水平,比不了那些大导,但也绝对不差!”
“说到底,还是缺好本子啊!”
“你看看现在的所谓剧本,什么八年抗战开始了、我爷爷九岁就被鬼子残忍地杀害了,你丫的这些都是什么玩意!”
“题材扎堆、剧情狗血、台词漏洞百出……十几年前都是先有剧本,再找演员,最后开拍。现在完全反了,真正写剧本的编剧不到二十分之一,其他全是枪手!”
这点丁诚也很无语,现在国内大多数编剧的创作模式是委约制,简单说就是,编剧接受制片方委托创作。片方往往本着市场先行原则,要求剧本按照某特定路线进行操作。
都是半成品剧本,还没达到拍摄要求就草草开机,编剧赶鸭子上架,只能边写边拍,毫不夸张的说,现在超过四成的电视剧都这样。
就写十五集,甚至有的戏只写五集就敢拍,经常导演拿着大纲就开机,每天拿到啥场次就拍啥,最后连剧情内容接不上。
公司就有编剧,几个小姑娘都是中戏毕业,甚至跟不少大编剧混过。每天昏天暗地改剧本,人家说写啥就写啥。
累得像狗一样,才能挣到千把块钱,美其名曰编剧,其实不知不觉沦落成传说中的枪手。
习惯团队作战,比如能卖片的大编剧挂名头,拉个梗概,剩下的让枪手写。所以有些编剧一年能写十几个剧本,好像做个梦都能出个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