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夜幕下的野战。
鲁之域的选择其实并不多,因为他无法利用地形进行穿插,对敌人阵地进行分割,阵地左侧不远就是范公堤,也就是说,整个战场吴淞卫能用来进攻的宽度,也就只有三里地左右。
这极大地方便了敌人火炮对战场的封锁和对己方主力冲锋的压制,
如果在白天发起强攻,那目标太过明显,双方五、六里地的距离,足够让敌人火炮,将冲锋大军犁上好几遍。
鲁之域没办法,这或许是唯一减少伤亡的方法。
只有在夜幕的掩护下,才能让敌人无法识别我军的主攻方向。
可三里的攻击宽度,八千人的强攻,事实上根本就无所谓主攻方向。在这三里的横面上,几乎都是人。也就是说,不需要瞄准,一颗炮弹砸下,总会带走那么一、两个人。
鲁之域的选择是,这八百“敢死队”,从正面强行突破。
所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越危险的方向,反而越安全。
……。
当八百敢死队员,以一种肃穆神态,无声地投向黑漆漆的夜幕时。
已经集结完毕的吴淞卫八千前锋,默默地向他们行军礼。
“兄弟先行一步,我等随后即来!”每个人的心中都在发誓,今日不克敌阵绝不休兵!
鲁之域的战术思路是,以八百敢死队去吸引敌人的炮火。
这个时代的火炮,质量好的,可以连继续击发十五、六次,质量差的,六、七次射击后,就得罢工,否则,就会给炮手“好看”。
所以,让这八百人去消耗敌人的射击次数,使得主力冲锋时,敌人无法进行炮火封锁,这确实是个有效的方法,虽然有些残忍。
同时,总会有人幸运地冲过弹幕,这就可以对敌阵形成短暂的压制和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
少一门炮、一杆枪朝吴淞卫射击,那都是好的。
鲁之域相信,只要对面没有骑兵,那么冲过去的敢死队,就算只有一成幸存下来,也可以为主力强攻争取一柱香的时间……这就够了!
……。
夜空中炮火的轨迹,非常清晰。
摇曳的流光,显得格外的美丽。
如同刚过去不久的元宵夜,那绚烂的焰火。
可每一发炮弹砸下,都能带走身边朝夕相伴的同袍兄弟。
这种刻骨铭心的刺痛感,让沈自駉不断地加快脚步。
自己活着,是因为很多兄弟,死在了身后。
沈自駉知道,此次冲锋,敌人火炮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最后一里地内,敌人火枪的齐射,那种密集,绝非炮弹可以比拟的,却同样可以带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八百敢死队以小队为单位,它的阵形是极其分散的,这是为了规避被炮火一锅端。
从出发开始,敢死队其实已经没有了命令,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四个字——各自为战。
这是一段死亡的距离,在冲至距离敌阵大概三里地时,敌人已经发现了这支队伍。
敌人抛出无数点燃的火把,这更让敢死队的目标依稀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