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的选择暂时的保住了小家和将了魏帝曹丕一军。长安方面的酬功计划落空了。
陈仓魏军各回驻地,战事宣告结束。刘正和贾诩前往街亭,正值马谡与裨将军王平议事。
“马将军,丞相有令:大军依托街亭城池,当道下寨!得关兴、张苞两位将军合兵一处,再行反击大破魏军!”王平望着帐中诸将,坚持以诸葛亮的安排为准。
“王将军,你本为魏军校尉,后来弃暗投明。陛下英明神武,破格提拔为剑阁军裨将。你不思报效,反而陷众军于死地,你究竟安的是什么心!”李盛说道。他是益州世家的代表性人物,对马谡的才能绝对信任。
“当道下寨是丞相的安排,本将只是执行军令,我问心无愧!”王平嘴笨,再加上出身有问题,根本就没有办法反驳。言必称丞相,是他唯一的应对手段。
“好一个问心无愧!”参军黄袭冷笑着说道:“王裨将不痛不痒的一番话,就想拿五万剑阁儿郎的生命开玩笑!丞相的安排?丞相到过街亭吗?”
王平无言以对。街亭的情况他也清楚。城池狭小不说,城墙也是年久失修。诸葛亮只想到了据城而守等待大军会合,却没有想过以街亭的城防,如何抵御十万魏军的进攻?剑阁军如何撑到大军会合的那天?
魏军大都督司马师可不是庸手废物。十万大军到了街亭,总不至于看到蜀军守城就不攻了吧!街亭城池的防御力几乎为零,以五万剑阁军正面硬拼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怪不得同为裨将的李盛会怀疑王平的忠心,这样的事情换了谁也心存疑虑呀。
马谡有些头痛了,李盛和黄袭在剑阁军中的威望很高。两人一起质疑王平,军心可就不稳了。更何况用五万剑阁军正面迎击司马师的十万魏军,军中将领又没有办法齐心协力。这样的仗还能打吗?
王平是魏军降将,谁敢保证他不会思念故国而反戈一击?外有司马师十万大军,内有忠奸难辨的降将存在。当道下寨,这与送人头有什么区别?
马谡倒是愿意相信王平对蜀汉的忠诚。可是李盛和黄袭不愿意冒险。剑阁军是张任一手创建,马谡的威望不足以掌控五万大军。
这就好比一个三岁小孩手握十石弓,只怕是伤敌不成反伤己。马谡威望不足,面对搬出诸葛亮军令的王平也有些束手无策。试想换上关兴,或者是张苞,区区的一位裨将军,敢明目张胆的质疑主将的决策吗?军心不定,仗怎么打?
李盛坚持己见,当道下寨就是送死。黄袭也认为守着街亭小城,那就是拿人命拼。剑阁军不怕死,可是以卵击石的送死,谁也不愿意做?
最关键的问题是——王平如何安排?益州老人不信任魏军降将,安排在前锋,万一反戈一击,五万剑阁军就得死无葬身之地;安排在中军,关键时刻反水也足以让剑阁军损失惨重;安排在后军,一旦里应外合,剑阁军就万劫不复了。
马谡左思右想,决定分兵。反正李盛和王平尿不到一个壶里,强行抱团大家都没有心思作战。还不如分开,即便是王平反了,也不过是一万大军而已,主力不会伤筋动骨。
“丞相从来都没有亲临街亭,不知大军危情。本将决定:裨将军王平,领兵一万镇守城池,一应军机要务,均可自行决断!其余诸军,随本将一起前往南山安营扎寨!军令如山,不得有误!”马谡决定信任李盛和黄袭,根本就不敢把王平带在身边。
“得令!”李盛领命出去整军。黄袭忙安排分兵的具体事宜。王平独留中军大帐与马谡对峙。
“丞相军令,将军怎好违背?似这等乱命,请恕末将无礼!”王平不愿意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