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经常风餐露宿、挨饿受冻的武将们不同,文臣们一向养尊处优惯了,他们吃不得太大的苦。
大家一起熬到凌晨四更天,却没见夜宵端来,只要是聪明人,谁不明白其中的内涵?
于是,真正的妥协很快达成,定于三日后拥戴曹王就位监国。
实际上,陪着挨饿的李中易心里非常清楚,所谓的监国登位仪式,不过是走个场面罢了,文臣们争论最多的是,李中易本人应该享有什么样的头衔?
水再大,还能漫得过船去?
李中易的名分和爵位越高,大家才有可能跟着一起沾光,来个皆大欢喜!
今天,吵了这么久,吵的就是李中易应该封王,还是继续保持低调的作风。
刘金山虽然也是文臣中的一份子,但和杨崇圣这种腐儒不同,他是个很务实的官僚。也正因为如此,刘金山这个老部下很对李中易的胃口,被引为平卢一脉的文臣之首。
俗话说的好,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在这年月,读书人的总体数量少得可怜,确实需要善待。不过,对于不通经济的腐儒,只能赏以高位荣爵,绝不可令其真正掌权,从而掣肘并败坏军国大事。
远的且不去说了,野猪皮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此人满嘴的道德文章,干的却是因私害军,因私害国的丑陋勾当。
想当初,大明朝内外交困,濒临绝境之际,崇祯帝十分无奈的找大臣们借钱。掌握朝政的东林党人,个个装穷装孙子,死活不乐意出钱。
结果呢,东林党人搜刮来的民脂民膏,连同他们的妻女美妾,全都便宜了闯贼和入关的野猪皮。
腐儒当权及党争误国的深刻教训,李中易从来都不敢或忘,他连儿子们都不敢交给所谓的鸿儒去教导,可见防范之深?
李中易拒绝了封王的提议,也没接受丞相兼任大将军的职位,只同意以托孤相公兼六军副使的职务,都督中外诸军事。
作为超级务实的老牌政客,李中易的战略大局观,从来都是远超众人的存在。
所谓,得民心则得天下,只是皇权专制统治阶级忽悠草民的障眼法罢了!
兵强马壮的权臣、军阀、土匪或是流寇,登上皇帝位,这才是上下几千年通行的政权更替准则!
天下,都是打出来!不打?谁会乖乖的交出至高无上的统治权?
所以,彻底战胜朝廷的几十万禁军,以最强悍的王者姿态,被战败者们跪迎进入开封城,才是李中易主掌天下的根本!
进军开封城,势在必行!
散会之后,文臣们都走光了,武将们一个没走,都留了下来。
李中易高坐于虎皮帅椅之上,扭头看了眼同知参议司事杨无双,杨无双随即双手捧着厚厚厚的一叠军令,站到李中易的身侧。
“全体都有……听我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