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官府的告诉圣人,这对于有田人家,这个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关键是没有田的人家,这个丁银就有很高。
这些折算下来,一个人就一两银子了,若是这一家有五六个人没有田地,那么他们每年如何缴税,只能去死了。
地官府说到最后,认为这个国策虽然能够让国库快速充实起来,但无疑是饮鸩止渴,将民间老百姓往死路上逼。
“朕准备让那些无田地的前去云歌府开荒,不知道诸位爱卿认为如何?”
地官府的官员继续说,这个办法只能解决一时,自古以来,土地兼并都是大问题,到时候民众卖了田地,无论虞朝有多少耕地都不够用。
魏朝的耕地差不多,唯一差的就是西北二府,魏朝没有实控,虞朝正式设立府县,拥有耕地八千万亩。
魏朝灭亡,肯定不是因为少了这八千万亩耕地,这些耕地最后都只会落在大户人家手里。以前还是千年土地八百主,到了如今,却变成了千亩土地一个主。
地部官员说到这里,有些不客气了,告诉圣人,如今虞朝的诸侯和军队人数,不到天下民众的十分之一,却占据了天下一半的土地。与其想着改税制,不如先把这个官田想办法调整一下。
圣人沉默了一阵,告诉朝臣,这十万万亩耕地,是祖制留下来的,用来养军队和养诸侯,免得诸侯军户侵占民田。现在虞朝王爷还少,自然官田很多,若是等到虞朝王爷多了,那么这些官田够不够用还是一个问题。
现在官田若是太多,倒是可以租给民间使用,但是又要交田赋又要交丁银,岂不是伤了朝廷放田养民之心。
但若是只让交田赋的话,那么人口较多之家,就会选择租官田而卖私田。
圣人将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地部官员再次肯定地说,这丁银若是要收,必须从长计议,否则一定会伤了国本。
大司农见气氛有些僵硬了,于是对着圣人说:“臣认为,此事非是一日就能议定,今日退朝之后,地官府将丁银的厉害关系给写一个折子,递交给圣人。”
圣人见地官府反对声太大,也说好,这件事可以慢慢商议。
等下朝之后,圣人前去勤政阁批阅奏折,然后等着地官府的折子到了之后,让送去麟趾宫,让雅妃处理这件事。
等到晚上之后,雅妃就回了折,说出了她几点看法。
如今这改田赋为丁银,是为了补充国库,接下来,将要推行养廉银,这是一大笔支出,若是按照田赋来,除了增加田赋,否则的话,国库很难有盈余。
而实行丁银,就可以完全无需顾虑这一点。
第二点,关于佃农的事情,雅妃觉得现在工匠太少了,现在应该扩招丝绸作坊,还有瓷器作坊。这作坊也要人,没有土地的人可以前去作坊工作。
雅妃也担心一点,就是作坊工钱高了,那么田地就少人了。
但是丝绸和瓷器可以和西戎做交易,能赚一大笔钱,雅妃想着的是,若是实在没有办法,那么就从南国买粮食。
当然这个具体怎么做,还有和冬官府商议。
第三这工坊要是兴起,那么还要按照田赋的话,大家都逃工坊了,这样大户人家没有耕农,自然会和这些人为难,到时候工坊就难办了。这改为丁银,那么大户人家为了留住耕农,只能善待。
雅妃还说,若是可以的话,还可以鼓励某些地方种桑,种桑总是比种粮要赚钱多了。
圣人看了这个折子,琢磨了很久,然后苦笑地说:“唉,华玉就算在怎么聪慧,也只是妇道人家,这谈钱,岂不是让臣工再次攻讦朕吗?”
不过圣人也觉得这个法子可行,于是改了一下措辞,第二天上朝之后,圣人将回折给说了。
他当然不是说为了赚钱,而是说无田之农,可以进入工坊。
圣人询问冬官府,问他们丝绸瓷器的事情。
冬官府的人回答,这瓷器不好说,丝绸倒是有市价,在弘道年间,因为丝绸紧缺,市价是十三两银子一匹,经过这些年的修养生息,丝绸已经很多了,是七两银子一匹,而拉到灵州去卖的话,可以卖到十五到二十两银子。
“现在天下一年能生产多少丝绸?”
“就官局来说,一年只能生产五十万匹。”
圣人有些不相信,对着冬官府询问,为什么只能产这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