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再和皇后说了几句:“你既想把婧儿留下,便待她好些,他们兄妹俩襁褓之中便离了父母家人来宫里,又为咱们家带来了女儿,是咱们家的功臣,咱们总不能既要牛耕地又不让牛吃草,再说这神佛之事,贵乎心诚,你明显的偏爱金童冷待玉女,说不得就是送子菩萨知晓你这般心思,才特地给你送了个女儿。你没听人家说吗?越是想生儿子的人家越是会生女儿,越是想生女儿的人家越是会生儿子,你瞧镇国大将军他们家,一窝的崽子,没一个姑娘,他们家的夫人求女眼睛都求红了。”
在子嗣之事上,皇帝摒弃了他作为帝王的高贵冷傲,如寻常人家的夫君父亲一般,同妻子说这些鬼神之说,若不是实在不成体统,皇帝说不得要自己去拜一拜送子娘娘。毕竟如果皇后不能生,还能说是皇后的问题,后宫所有女人都没生,那肯定是他的问题了,最该拜送子菩萨的就是他了,灵童该养在他宫里才是。
皇帝这么一说,皇后也琢磨了一会儿,说不得真是这样,没关系,她既能生女儿,就一定能生儿子,离灵童满五岁还两年多呢,够她养好身子再怀一胎了。
“那臣妾日后待他们一视同仁,也不偏颇谁,把婧儿当亲生女儿看,送子娘娘是不是就知道我的诚心了?”
皇帝拍拍她的手背:“你能这样想便很好,婧儿也是个蛮讨喜的姑娘。”
刚进宫的那段日子不哭闹的时候是蛮讨喜的,后来越养越胆怯懦沉默寡言,不知道是坤仪宫的风水问题还是孩子的性子问题,太后都常咂舌,说玉女被皇后养坏了。倒是她哥哥金童是个聪明大方的孩子,偶尔皇帝同他们说话,姑娘总是躲在哥哥身后,都是金童出面回答,瞧着很有为人兄长的担当,答起话来也童趣横生偶尔又有些道理,皇帝还挺喜欢和这个养子说话。
经了皇帝的开解,皇后也对婧儿柔和了一些,倒是婧儿对于改名这个事儿耿耿于怀,很长一段时间都反应不过来,听人家喊玉女她会下意识的抬头。
三奶奶从皇后洗三宴回来后,便神思不属木讷寡言,瑞三爷问她如何,她也只是哭,瑞三爷猜想是孩子们在宫里过的不好,是不是因为招来的是个女娃不是男娃,惹宫里主子不满了?
瑞三爷当初被父母洗了脑,也觉着送孩子进宫是走青云路,如今孩子们一进去就一年多,只怕几年之后再见他这个父亲都不认识了,他心里也是后悔的,两孩子进了宫,自家除了得些金银赏赐,并没什么实际好处的,他只能安慰自己,两个孩子在帝后跟前长大,日后孩子们仕途嫁娶都有益处,总比他们这辈的其他人少走些弯路。
三房的铮哥儿如今已六岁了,去了宗学上学,学的也是一塌糊涂,宗学本就乌烟瘴气的,里头尽是些宗室皇亲家的孩子,个个都是霸王,学堂里的夫子也不敢管狠了,大多数时候是先生闭着眼睛在上头讲课,学生们在底下嘻笑打闹。孩子们在里头好的不学坏的学,拉帮结派炫富斗架是常态,铮哥儿原本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去了宗学之后便学坏了,回家来三奶奶盯着他写课业,他道不会,问他上课做什么了,他说周边同窗尽打搅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