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汉起 > 诸葛亮刘备的千古佳话—刘备历史形象二

诸葛亮刘备的千古佳话—刘备历史形象二(1 / 2)

 前面所谈刘备白手起家、以人为本、刚烈勇猛、义气为先的性格和形象,主要是在与关羽、张飞、赵云等一起打拼时体现的。谈刘备,就不能不说诸葛亮,刘备将诸葛亮从白身步步提拔为丞相,后为托孤重臣,诸葛亮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人君臣相得,可谓千古佳话。

从成就讲,论军事,诸葛亮开疆拓土甚至比不上法正;论治国,也未能扭转蜀汉人口、经济实力上的战略劣势;论文采,也不及同时代的曹操、陈琳等人。然而诸葛亮的名气、形象,比法正、王猛、郗超、房玄龄等都要高大的多,以至于后世读书人(如左宗棠自称今亮),往往把诸葛亮的一生当做毕生的追求——若得明主赏识,就要像诸葛亮一样建功立业、兼济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不能则应向陶渊明一般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形象高大的根本原因就在刘备、诸葛亮这一对互相扶持、互相成就的君臣、搭档上。

一、君臣相谐的千古佳话

刘备待臣下亲切而宽容,与不少人建立了和谐的君臣关系,除了与关张赵云恩如兄弟外,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与诸葛亮的千古佳话。

1.相知相遇——三顾茅庐还是心有所属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经徐庶推荐(《襄阳记》记载司马徽推荐),顾而刘备知卧龙诸葛亮之名,于是“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诸葛亮见刘备心诚,这才为其分析天下形势。罗贯中在《三国志诸葛亮传》的基础上,演绎出闻名天下的隆中对,可见他是认可三国志的说法。

然而,《魏略》却记载诸葛亮主动面见刘备,刘备初时因诸葛亮年轻,不以为意,而后诸葛亮献计充实人口,刘备这才以上礼待诸葛亮。

不论三顾茅庐或主动投靠哪种说法为真,世人对诸葛亮投靠刘备的动机,都有诸多不解。易中天等人认为诸葛亮有自比管仲乐毅的志向,希望独揽大权,而曹操不可能提供这个机会,于是诸葛亮便选了刘备这个老板,既宽容,又言听计从。

其实这些看法,忽视了诸葛亮、诸葛瑾生长于徐州琅琊郡,曹操两次屠徐州,在徐州士民心中埋下了深深的怨恨,内心对对屠杀徐州的曹操及其不认同。《三国志张顾诸葛步传》记载了一次孙权与诸葛瑾的谈话,孙权“怪校尉殷模,罪至不测”,诸葛瑾劝道“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孙权“闻之怆然”,特地赦免了殷模。这里“本州”,就是徐州,“本州倾覆,生类殄尽”8字道出了曹操屠徐州的惨状,也道出了诸葛瑾投靠孙权而不投靠曹操的重要原因。身为弟弟的诸葛亮,当时年龄更小,很可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同时对救徐州的刘备,埋下了良好的印象。

诸葛亮、孙乾、麋竺,诸葛瑾、二张、鲁肃、徐盛、吕岱、步鸷等大量徐州籍或在徐州居住过人士的投效,为蜀、吴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也让曹操失去了统一中国的人心基础。

2相随相持——言听计从还是有所侧重

相比与演义中的有事就问军师相比,现实中刘备更多时候将诸葛亮作为内政外交的文官使用。长坂坡失败后,刘备逃到江夏,鲁肃来见刘备,商议联盟作战。诸葛亮便与鲁肃,前往东吴,以言辞打动孙权,并争取合作中的利益。

三国志记载,赤壁之战后,刘备收荆州江南以南地区“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刘备入蜀,先后以庞统、法正为谋主,将诸葛亮留在荆州。刘备攻下CD“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汉中之战,刘备也是以法正为谋主,将诸葛亮留在后方“镇守CD,足食足兵”

可见刘备、诸葛亮虽然君臣相谐,但刘备对诸葛亮的使用还是有所侧重的,并不将诸葛亮当做军事参谋,而是当做文臣之首。陈寿称诸葛亮为“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曾经“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可见刘备有所侧重的做法是有其道理的。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