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可行吗?”赫云舒问道。
“可行,当然可行。虽然牵扯到方方面面,也会花费许多钱财,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赫云舒提及的,是借鉴当代的教育制度,结合大渝已有的科举,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育体系。设定几年的时间,要求适龄的孩子们必须读书,请先生的钱由国家承担。
而所请的先生,自然要有一定的学识,不至于误人子弟。
如此一来,那些贫苦家庭的孩子也能够拥有读书的机会,不至于永远沦为贫苦之人。
而那些请得起先生的人家,也不至于因为所请的先生良莠不齐,耽误了孩子。
至于书籍,也需要统一,不至于无米下锅,又不至于让人钻了空子,用坏米下锅。
听赫云舒详细地阐述这些,燕凌寒大受鼓舞,他当即挥毫泼墨,将这一设想付诸笔端,落然于纸上。
之后,待墨迹干透,刚刚从宫里回来的燕凌寒又进宫去了。
临走前,他抱着赫云舒亲吻了她,由衷道:“娘子,想必你不知,如今你所做的,将会造福多少人。”
赫云舒笑笑,道:“我只是有了这么一个提议,夫君若能促成这件事,才是真正的功德无量。”
“等我好消息。”说完,燕凌寒就进宫去了。
赫云舒想着这件事,也是心潮澎湃。
直到天色微暗,燕凌寒才步履轻快地回来,他满脸是笑,道:“皇兄也觉得极好。具体的细节,明日早朝之上,会让各级官员再行讨论的。想必,很快就会落实的。”
听到他这样说,赫云舒也很开心:“希望能够快一些实施。若真能做成,大渝必定人才辈出,以后也一定会更加强盛,不惧任何人。”
“一定会的。”燕凌寒激动道,“我已与皇兄言明,这主意是你出的。未来论功行赏,你是头功。”
“我岂会在乎这些虚名?好了,要吃晚饭了,孩子们也该下学了,咱们过去吧。”
说着,赫云舒拉着燕凌寒朝着饭厅走去。
这时候,孩子们已经在饭桌前等着了,小恭让与小灵毓你一言我一语,唱和的正是《笠翁对韵》里的内容。
见状,赫云舒与燕凌寒相视一笑。
见二人过来,两个小家伙愈卖力,恨不得显露出自己的全部学识。
赫云舒和燕凌寒见了,很是开心。
不过,想起心里那未完成的事情,他们更是开心。
晚间躺在床上,二人谈论着这个,久久未眠。
第二日,燕凌寒要上早朝谈论这件事,故而早早就起了。
赫云舒关心这件事,但不想抛头露面,并未到早朝上去,而是在燕凌寒的安排下,去了紧挨着金銮殿的偏殿。在那里,金銮殿内生的一切,她都能看到,且听到。
百官列队之后,燕皇很快就到了,他提及燕凌寒所言之事,很快,下面的朝臣就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