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自古就是道教圣地,也是道教上清派的发祥地,被后人称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享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美誉。
相传距今约5000年前,展上公善养生术,修炼于此植白李弥满,食之登仙,周时燕国人郭四朝,也曾修炼于玉晨观,成道后被敕封为“太微葆光真人”。先秦时,李明真人栖息于郁冈山古炼丹院(今乾元观)合神丹而升仙。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炼,并为民治病,后于此山得道成仙,茅山也由此得名。东晋时期,茅山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有《抱朴子》,是丹鼎派的重要人物。
唐宋年代茅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宫观庵大多被损毁,现在对外开放的九霄宫、元符宫都是后人重建而成。
封天一行第一站就是茅山主峰大茅峰巅的九霄万福宫,前有广场,东西各建山门一座,入宫首为灵官殿,过藏楼沿级而上为主体建筑太元宝殿,殿后有台曰飞升,台后一殿为二圣殿,左右分别建有白鹤厅、养真仙馆、迎旭道院、花厅、仪鹄道院、道舍、斋堂等建筑,均依山借势,层层而上。
来九霄万福宫的游人很多,大部分都是来进香的,封天在九霄万福宫前后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不同,想想也是,这个万福宫是重建的,而且是旅游景点,就算有修士也不会在这里,修士毕竟是清修之辈,这地方熙熙攘攘凡尘气息太重,根本就不适合修炼。
封天又来到了茅山积金峰南腰处的元符万宁宫,穿过睹星门来到了灵官殿,去万福宫大多是上香的,来万宁宫大多数是求符的,封天刚走到灵官殿门口就是一愣,因为他感受到了灵气,这股灵气不是来自大殿里,而是大殿门口右侧不远一个人的身上,这是一个道士打扮的老人,头发稀疏胡子花白,穿一件麻布道袍,道袍很是破旧,窟窿补丁的还满身油迹,斜靠在墙上,腰上还挂个红葫芦,身前地上摊开一块污迹斑斑的白布,上面凌乱的放着一堆符篆。
灵气就是从这个老道身上传出来的,身前的符篆也有微弱灵气传出,封天很好奇,就在这个道人不远处的栏杆处依身站定,悄悄观察这个老道士。
不时有游客从大殿求符出来,手捧符篆满脸欣喜,每每这个时候,老道士都是满脸不屑的看一眼,时不时的摘下酒葫芦喝一口酒。
封天看了一会,发现没人光顾老道士的生意,就走到老道士身前蹲下,翻看他身前地摊上的符篆,“老人家,你这符是怎么求的?”
“看着给。”老道士并没有因为有人光顾他的生意而高兴。
“哦,你这符灵不灵啊?”
“不灵你去殿里买。”老道士随口答道,他说的是买,而不是求,可见他知道殿里的‘符’是商品而不是符。
“额,我总感觉那里的符更像废纸啊。”
“咦?小伙子有眼光,比那些蠢人强多了。”老道士听了封天的话眼睛一亮。
“老人家,你这些符都有那些作用啊?”
封天以前在封村学过画符,虽然那时候没有灵气,可他会画符,只是他不知道该怎么把灵气灌注在符纸上,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修炼和胡三爷的讲解,封天现在大致知道符的作用和怎么制符。
制符需要毛笔、朱砂和符纸,用朱砂是因为朱砂易传导灵气和留存灵气,符纸也不是普通的黄纸,而是特殊制造的黄纸,这种纸能在一定时间内锁住朱砂里的灵气,从而使符纸发挥作用,而画的符号,其实是一种阵法,根据不同的阵法发挥不同的作用。
“小伙子,看你不像一般人,老道我就跟你说道说道。”老道士看见封天一副诚心求教的样子,拿起一张符纸说道。
“你看,这是张凝神符,你把这张符戴在身上,就能时刻保持专注,这张是安神符,经常失眠的人带这个,可以治失眠,这是防风符,换季的时候戴上这个,可以防止伤风感冒。”
老道士拿着三张符跟封天说道。
“这么神奇?一张纸画几笔就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封天故意诧异的问道。
“小伙子,神奇的多着呢,只不过有些人不信而已,有信的人吧却又有眼无珠,可能这是他们的命吧。”
“老人家,这一堆多少钱?我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