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武侠修真 > 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 > 袁崇焕画像及轶事纪闻

袁崇焕画像及轶事纪闻(2 / 2)

以上除石刻像外,知有原作传本的仅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之一帧。此外,笔者往时购得道光间伍崇曜刻本《袁督师事迹》,内中批注处甚多,审为两人笔迹。一为蝇头小字甚工,引述审慎,是学者手笔,惜失记名。另一为东莞陈翰源批注,扉页亦是陈氏手题,文笔平平,间有可资考证处,记事署同治九年,亦百年前关心乡邦文献者。此书有一页按书本原大尺寸补画的袁崇焕像,画心高18.5厘米,宽11.2厘米,彩绘纸本。图书写袁氏身着红莽玉带抱笏端坐,修眉俊目,隆准大耳,三绺须髯垂胸,神态庄严肃穆。这一人物形象,与历史博物馆所藏画像相似,意必同出一源,当有所本。这一插图像画笔甚佳,须眉根条毕现,写乌纱冠上的美玉,并莽袍团龙图案以及玉带等纹饰,均用描金细笔为之,构画精妙,形象生动,当出自肖像画高手之笔。审之画本纸墨甚旧,可能是陈翰源在同治年间重装此书时,倩丹青家所画而装订入书的。画首用纸签加题《督师袁襄愍公遗像》覆贴其上。襄愍乃谥号。邝露《峤雅》集所收《留都赠梁非馨》五律一诗原注称:“非馨为袁督师重客。督师以孤忠见法,天下冤之。后十二年(按:即崇祯十四年,1641年),予与非馨同朝。非馨在主政,余在史馆,疏白其冤,服爵赐葬。非馨真信友矣。”是则崇祯后期,朝廷已为之辩白,而史册失略,亦未见有赐谥号事。《鲒琦亭集外编》卷二八中记载,惟全祖望在《跋〈明史·袁崇焕传〉后》一文说:“南都已有为崇焕请恤者,未得施行。桂王在粤争请之。会北来者,以(清)太宗档子所言,雪崇焕之冤,始复官,赐谥曰襄愍。此见吾乡高武选《宇泰集》。”可知襄愍为南明永历时所颁谥号。是则崇祯十四年及永历间,先后已为崇焕辩诬。于乾隆间为之辩白说,一则出于清廷政治需要,二者臣民只能附会清政府的说法,官修《明史》之于袁崇焕忌讳滋多,不会尽录其实的。再详审题额“督师袁襄愍公遗像”八字,乃陈伯陶所书,书本中又夹有毛笔书红纸请帖一纸,也是陈氏笔迹。陈伯陶字子砺,晚隐九龙山中,自号九龙真逸,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民国21年卒,东莞人。陈翰源生当道光、同治间,其请人画像,重为装订《袁督师事迹》一书是在同治年间,此册画像由伯陶题额应是清末民初间的事,而崇焕图像当是同治九年装册之前所画。这一彩绘本小型画像,与“历博”藏本均由陈伯陶题签,特不知孰为先后?

关于袁崇焕的疏稿等传世情形,有一段故事值得引述。崇祯三年崇焕蒙冤死,其部属、旧识中有冒死愿陪罪者。就中以程本直(更生)、余大成(集生)等人,与袁崇焕关系为密切,其行事见《袁崇焕资料集录》。而程、余二家故事,又是有赖于袁崇焕幕僚王予以传。王予表字予安,别署菌阁主人,山阴(今浙江山阴)人。予安乃崇祯年间举人,尝在崇焕幕中,素与番禺屈大均友善。王氏殁后,大均撰《王予安先生哀辞》略记其为人,并及王氏述袁崇焕蒙冤事。此文收入传本至希的康熙刻本《翁山文钞》卷十中,内中记袁氏事有为他书所未及者。今摘录于下:

先生尝谓予曰:“予之乡有大司马袁公崇焕者。方其督师蓟、辽,予以诸生居幕下。其为国之忠勤,予独知之。其不得死于封疆,而死于门户,天下人未必知之也。自大司马死,而辽事遂不可为。吾三十年以来,每一念至,未尝不痛心切齿于当日之权奸也。大司马无子,其疏稿及余集生、程更生讼冤诸疏,予藏之笥中久矣,今将授子,其为他日国史之采择,其可乎?”

关于崇焕遗文以及程、余二氏之白冤疏流传情况,往昔鲜为人道及,借大均一文传此消息,方知伍崇曜刊本《袁督师事迹》一书所收袁氏疏及程本直《矶声纪》、余大成《剖肝录》诸文,有可能是自屈大均旧藏本所由出。屈文又记王氏述说往事时之戚切情状,称:

……临别,嘻吁,呜咽,复执予手曰:“曩当丧乱时,予不能死,不惟有愧于吾乡九公,且无以见袁大司马。使大司马被逮时,予以一死明其冤,以十口保之,天恕或回,使大司马得立功自赎,则辽事庶几可为,而吾乃镧弱不能,郁郁至今,悔之无及。惟斯疏草子,其采入大司马列传,使后世获知其忠,亦吾所以下报大司马也。”

以上两引屈氏文,皆录自康熙本《翁山文钞》。此文意在为崇焕申冤,惟《翁山文钞》例属清代禁书,传本远不及邝露《峤雅》之多,影响或未广,故为移录之,以备研究者之参考。

;

最新小说: 民国之我能无限转职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全世界都在等我破碎虚空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