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一百二十一节 交锋

第一百二十一节 交锋(2 / 2)

李隆基不动声色的说道“张九龄年纪老迈,朕不忍心让他继续操劳。爱卿还有别的人选吗?”

杨钊眼珠儿一转,说道“哥舒翰久在边塞,为国家立功,或可调他回朝,足可应对大局。”

李隆基长叹了一声,他心里再一次确认,杨钊推荐了两个似乎最有能力,但却是最不可能的人选,毫无疑问,这小子自己有野心。想到这里,他再一次摇头,说道“哥舒翰主持陇右军务,近日吐蕃蠢蠢欲动,正要他在边关镇守。危急时刻,临阵换将,似乎不妥。”

杨钊一瞬间明白了,李隆基已经有了打算。不管这个打算对自己是有利还是不利,自己这时候决不能多嘴了,淡定是第一要务,因此,沉默的不发一言。

杨钊猜对了李隆基的心思,火候拿捏的十分的精准,他很快听到了李隆基的声音。

“想来,爱卿在朝为官有些日子了,朝廷的钱粮十分的充足,按理说,正是宰相的不二人选。可惜的是,有些事朕拿不准啊!”

杨钊闻言大惊失色,李隆基这么说,是宣布了自己政治生命的终结,而自己刚刚体会到了权力的好处。因此,这绝对是不能够忍受的,于是他立刻跪倒在地,颤声说道“蒙陛下垂爱,臣鞠躬尽瘁操持国事,不知因何事让陛下如此忧心?”

李隆基落寞的拿起了龙书案的一本奏折,扔给了杨钊。

杨钊展开一看,顿时冷汗下来了。

李隆基黯然说道“‘天暗日色寒,李树独黯然,一木带金刀,关百卉掸。’难道这是说,大唐江山要出乱子吗?”

杨钊吓得面如土色,立刻跪地叩头,使劲儿的磕,如果不是波斯地毯厚实,他的脑袋磕两半都不怪。

李隆基轻轻地敲了一下龙书案,说道“爱卿,朕知道,这是有人整你,你也不要太放在心。”

李隆基如此大度,这是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的,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央政权各法司独立,相互制约,所有的官员都要听命皇帝,宰相只是代皇帝传导命令的人而已。正因为如此,在唐朝,汉朝以后的武人专权的事情不具有生长的土壤。而且,为了预防王莽那样的权臣出现,皇帝亲自掌握了千牛卫、金吾卫的精锐部队,全国共置634个折冲府,其有261个位于保卫京师长安的关,故军力是外轻内重,保证唐室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及其政权。不仅如此,驻扎在全国边境地区的节度使的力量逐渐强大,总兵力达数十万。这些兵力人手一把菜刀,在危急时刻,朝廷都可以指望。

正因为如此,李隆基才不相信没有掌握军权的杨钊能翻了天。

李隆基算的是数字,他没有计算战斗力,实际,经过了兵制改革,唐朝已经不是内重外轻了,而是外重内轻,各大节度使掌握了朝廷的一半兵力,而且,节度使手军队的战斗力远远超过皇帝手的军队。

甚至,李隆基计算的数字都是不准确的,经过多年的和平发展,折冲府掌握的府兵徒有其名,人员老化,吃空饷的现象皆是。

可惜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并不知道这些情况,他还以为自己的兵都很能打呢。

听到李隆基的话,杨钊如蒙大赦,立刻抬起头来,说道“臣杨钊谢陛下知遇之恩!”

“好了!”李隆基非常满意杨钊的态度,宽慰的说道“起来说话吧。”

杨钊依然跪地不起,说道“臣的名字确实带有煞气,因此引来鬼,请陛下赐名。”

李隆基乐了,他作为皇帝,经常给臣子赐名,甚至将人家的姓氏都改了,赵钱孙之流的,都赐姓李李氏家族人多势众,和李隆基不无关系。因此,他对于给别人改名字,也是乐此不疲的。

“好吧!”李隆基沉吟着说道“爱卿一心体国,忠贞不二,叫国忠可好?”

李隆基如此说,这意味着他很满意杨钊的所作所为,这个新名字寄托了厚重的情谊和希望。杨钊是聪明人,如何能不明白这里的关节,于是,他再一次叩头拜谢,说道“臣杨国忠谢陛下!”

李隆基心情好多了,笑容终于浮到了脸,想了想说道“现在,宰相位置空悬,朝廷不能一日无宰相,很多大臣都在推荐爱卿出任宰相一职,朕也认为如此甚好。”

杨国忠以为李隆基要提把自己,因此大喜过望,再一次大礼参拜,感谢万岁隆恩。

转瞬之间,峰回路转,尘埃落定。杨钊以为没事儿了,可以安稳的成为了除了李隆基以外最大的那一个。谁想到,李隆基的另一席话说出来,犹如晴天霹雳,让他吃了一惊。

...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